華文網

【上海車展】福特的智慧移動計畫有什麼新想法?

回想起從去年北京車展之前開始參與福特的活動,

直到現在已經一年有多的時間了,雖然福特每一次發佈會都會有不同的主推車型,但是總有一個話題會堅挺地存在於福特的發佈會和車展活動裡,那就是「智慧移動計畫」,以及圍繞著這個計畫展開的不少動作。

現在的不少汽車廠商都在強調自己在進行車輛互聯方面的新嘗試,

而福特可能是在這一領域內觀念「不走尋常路」的廠商之一。

不只是提高一台車的出行效率

在提到智慧移動計畫的城市解決方案時,福特亞太區智慧移動戰略總監雷先同舉了個例子:在堵車時,大家都想儘快讓自己往前走,這樣的狀態其實並無益於交通擁堵的緩解。

這樣的例子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事實似乎也確實如雷先同所言,

很多交通擁堵來自於一些意外因素,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有兩台車緊急刹車,導致產生了一種蝴蝶效應,進而引發堵車,但堵車無法緩解的原因,確實因為大家都企圖讓自己更快地離開擁堵狀態,導致「堵上加堵」。

(圖片來自:Wikiwand)

對於這個問題,福特的想法是交通系統的單位並非最理想。

由於現在的交通系統是以個體汽車單位為基礎,所以整體交通效率並不算太高。雷先同表示,福特目前所做的城市解決方案,就是在嘗試著提高整個城市的交通效率。

不過要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需要長時間與政府部門相互合作,優化一個非常巨大的體系,所以目前福特智慧移動計畫的城市解決方案還沒有具體的成果可以公佈。

人類不可靠,所以自動駕駛汽車應徹底劃清界限

在採訪期間,雷先同還談了談 ADAS 的問題。

搶在自動駕駛技術真正研發成熟之前,很多汽車廠商都在用高級輔助駕駛(ADAS)系統作為過渡的解決方案。但是無論是我很長時間之前體驗過的特斯拉 Autopilot,還是在富豪 V40 和別克 GL8 Avenir 上體驗那套基於攝像頭打造的 ADAS,都能感覺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瞭解什麼時候應該手動接管 ADAS 系統的工作,

才有能力把這套 ADAS 的最大優勢放心地發揮出來。

如果不懂裝懂,只會讓自己的駕駛操作手忙腳亂,反而有礙于安全。一些人類不信任 ADAS,而福特不信任的,則是人類在輔助駕駛功能強大從汽車時所呈現出來的不確定感。

今年 2 月份,福特宣佈要跳過 L3 的自動駕駛分級,直接開始專注於研發能夠量產的五級自動駕駛研發。

在接受採訪時,雷先同表示目前有些廠商宣傳不夠好,使得不懂行的消費者以為滿足 L2 自動駕駛標準的汽車可以完全自動駕駛。福特為了避免在 L3 階段產生這樣的誤解,所以就可以選擇跳過 L3,直接在進化到 L5,徹底消除人類對於汽車自動駕駛行為的干擾。

至於福特認為在 2025 年汽車就能實現全自動駕駛的想法,有人認為這樣的時間會不會太長。雷先同認為,由於在自動駕駛汽車出現致命事故之前就要走很多的里程,所以雖然現在福特已經在開始路試,但仍然有很多實驗、用車場景需要嘗試,這也是福特要在未來 10 年內要做的事情。

車主想要有的服務,都能通過一個 app 提供?

在 4 月 8 日的發佈會上,福特宣佈正式向國內引入「福特派」app。車輛檢測狀態、貸款還款記錄、廠商人工服務……不少福特車主想要的服務,現在可以通過福特的 app「福特派」來實現。

如果你關注智慧汽車的發展,就會聯想到已經落地了一段時間的通用 OnStar ,還有很多汽車廠商都在做的遠端操控功能。這也很正常,畢竟在這方面福特真不算是嘗鮮的廠商。

在談及為什麼福特現在才把福特派引入中國時,福特亞太區消費者體驗行銷高級經理 Kay Hart 透露,除了車型匹配之外(福特派目前只適用於 2017 款車型),福特還得考慮中國市場的基礎設施是否成熟,合作夥伴(比如提供服務資訊的 4S 店)是否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福特派此前曾宣佈與 e 代駕達成合作,允許車主通過福特派 app 預約代駕服務並使用「福特錢包」支付費用,而 Kay 表示蔚來還會有更多的合作夥伴加入福特派。

想法是有了,規模尚待培養

優化城市交通、用手機遠端操控汽車,將一個 app 開發成為車主汽車周邊生活的核心,福特的這些想法咋一看都是挺不錯的,畢竟智慧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數碼生活的核心終端,城市管理者也很重視城市交通整個體系的優化。

但是,福特在將這些想法付諸於實踐並獲得成果之前,還要不斷地「滾雪球」,讓自己的智慧移動計畫的新產品,比如按需制定行駛路線的穿梭巴士(類似滴滴小巴),還有剛剛推出的福特派,積累足夠多的使用者、資料與回饋,才能真正對交通環境還有消費者的用車體驗有更多的積極影響。

福特宣佈要跳過 L3 的自動駕駛分級,直接開始專注於研發能夠量產的五級自動駕駛研發。

在接受採訪時,雷先同表示目前有些廠商宣傳不夠好,使得不懂行的消費者以為滿足 L2 自動駕駛標準的汽車可以完全自動駕駛。福特為了避免在 L3 階段產生這樣的誤解,所以就可以選擇跳過 L3,直接在進化到 L5,徹底消除人類對於汽車自動駕駛行為的干擾。

至於福特認為在 2025 年汽車就能實現全自動駕駛的想法,有人認為這樣的時間會不會太長。雷先同認為,由於在自動駕駛汽車出現致命事故之前就要走很多的里程,所以雖然現在福特已經在開始路試,但仍然有很多實驗、用車場景需要嘗試,這也是福特要在未來 10 年內要做的事情。

車主想要有的服務,都能通過一個 app 提供?

在 4 月 8 日的發佈會上,福特宣佈正式向國內引入「福特派」app。車輛檢測狀態、貸款還款記錄、廠商人工服務……不少福特車主想要的服務,現在可以通過福特的 app「福特派」來實現。

如果你關注智慧汽車的發展,就會聯想到已經落地了一段時間的通用 OnStar ,還有很多汽車廠商都在做的遠端操控功能。這也很正常,畢竟在這方面福特真不算是嘗鮮的廠商。

在談及為什麼福特現在才把福特派引入中國時,福特亞太區消費者體驗行銷高級經理 Kay Hart 透露,除了車型匹配之外(福特派目前只適用於 2017 款車型),福特還得考慮中國市場的基礎設施是否成熟,合作夥伴(比如提供服務資訊的 4S 店)是否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福特派此前曾宣佈與 e 代駕達成合作,允許車主通過福特派 app 預約代駕服務並使用「福特錢包」支付費用,而 Kay 表示蔚來還會有更多的合作夥伴加入福特派。

想法是有了,規模尚待培養

優化城市交通、用手機遠端操控汽車,將一個 app 開發成為車主汽車周邊生活的核心,福特的這些想法咋一看都是挺不錯的,畢竟智慧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數碼生活的核心終端,城市管理者也很重視城市交通整個體系的優化。

但是,福特在將這些想法付諸於實踐並獲得成果之前,還要不斷地「滾雪球」,讓自己的智慧移動計畫的新產品,比如按需制定行駛路線的穿梭巴士(類似滴滴小巴),還有剛剛推出的福特派,積累足夠多的使用者、資料與回饋,才能真正對交通環境還有消費者的用車體驗有更多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