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全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藍天行動

這幾年雖然汽車發展的較快,但是現在全球都在宣導節能環保,所以為了鼓勵廠家推出節能型汽車專門對此作出了一些補貼新政策,下面一起看一下。為了繼續引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新方案將在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客車和專用車的補貼,而乘用車的補貼標準並無太大變化。同時,新增對電池系統品質能量密度標準的要求,按電池品質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劃分等級計算補貼。

總體來看,提高企業准入門檻(包括整車能耗、續駛里程、電池/整車重量比重、電池性能水準等)並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

防止出現地方配套標準過高的現象;同時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由事前撥付改為事後清算。

補貼方案,純電動乘用車僅以續航里程作為補貼依據,補貼金額在2-4.4萬元之間,較去年同標準間補貼下調12%-20%。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的補貼金額減少6000元,而燃料電池乘用車的補貼力度仍維持不變,

但要求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不低於驅動電機額定功率的30%,燃料電池車純電續駛里程不低於300公里。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退坡20%。同時規定地方財政單車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的50%。

監管方面,加強對各地資金申請報告審核和推廣情況核查,建立補貼即時調整機制、即時監測機制和事中事後監管制度。

電池目錄方面,補貼調整方案與電池目錄不掛鉤。地方補貼方面,除了燃料電池車,其他類型汽車都被要求地方財政補貼上限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助額的50%。地方財政補貼包括各級地方補貼的總和,如省、市、區/縣等。

影響:

此外新政實施後,補貼方式從事前撥付改為事後清算,也將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公司流動資金產生壓力,使企業意識到靠補貼度日不是長久之計,要想獲得良性發展最終只能依靠技術創新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近日,工信部公佈了入圍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的近30款乘用車型。若您在新的一年有購車打算,不妨多留意一下。

政策內容:

2016年頒佈的《乘用車內空氣品質指南》(徵求意見稿)在之前2011年頒佈的標準之上進行了修訂,

並從推薦性標準升級為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從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銷售車輛必須滿足本標準要求;此前已經定型的車輛,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強制標準要求。

標準對M1類車車內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八種揮發性物質的濃度限值進行了加嚴設定。新增了資訊公開和環保一致性檢查,並對環保一致性檢查下線時間的作出了規定。

受檢車輛為新下線後28天±5天以內,且未經銷售者或者使用者擅自改變車輛內飾的車輛。檢測部門將按照“HJ/T 400-2007 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採樣測定方法”的規定進行,在生產線末端隨機抽取一輛汽車進行檢測。

在檢測結果中,如果8種控制物質中,有一種或以上物質超出規定的濃度限值則判定不合格。汽車製造企業應保證批量生產車輛的內飾零部件與備案資訊一致,並公開量產車型的測量結果。

影響:

因此新標準強制規定汽車生產企業改進相關生產工藝,不僅自外觀內飾方面設計大幅度的改進,就連不斷提高原材料的品質。瑞說這樣的成本比較大,但是為了日後消費者能夠最大程度的滿意。除此以外,我們在駕駛新車的初期應當勤通風,霧霾天氣中則開啟內迴圈過濾系統並定期更換品質過關的空氣濾芯。同時,政策執行後生產的車輛若車內空氣品質欠佳,消費者也有標準可依來捍衛自身的權益。這些就是我們瞭解到的一些政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了藍天我們在行動!

並對環保一致性檢查下線時間的作出了規定。

受檢車輛為新下線後28天±5天以內,且未經銷售者或者使用者擅自改變車輛內飾的車輛。檢測部門將按照“HJ/T 400-2007 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採樣測定方法”的規定進行,在生產線末端隨機抽取一輛汽車進行檢測。

在檢測結果中,如果8種控制物質中,有一種或以上物質超出規定的濃度限值則判定不合格。汽車製造企業應保證批量生產車輛的內飾零部件與備案資訊一致,並公開量產車型的測量結果。

影響:

因此新標準強制規定汽車生產企業改進相關生產工藝,不僅自外觀內飾方面設計大幅度的改進,就連不斷提高原材料的品質。瑞說這樣的成本比較大,但是為了日後消費者能夠最大程度的滿意。除此以外,我們在駕駛新車的初期應當勤通風,霧霾天氣中則開啟內迴圈過濾系統並定期更換品質過關的空氣濾芯。同時,政策執行後生產的車輛若車內空氣品質欠佳,消費者也有標準可依來捍衛自身的權益。這些就是我們瞭解到的一些政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了藍天我們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