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剖腹產和順產的寶寶到底差在哪?分享我的超快順產經歷

現在有不少准媽媽都願意選擇剖宮產的方式分娩,但也有不少人依然堅持自己生,原因就是他們覺得順產寶寶體制更好,更不容易生病。

反之,剖宮產寶寶體質較弱。考慮到寶寶未來的健康的問題,

除了特殊的身體原因,許多准媽媽放棄了剖宮產。

事實果真如此嗎?剖宮產寶寶的體質真的不好嗎?

剖宮產產程不會經歷子宮收縮

在順產之前,子宮會有規律地陣發性收縮,這種收縮會使寶寶的胸廓受到相對的壓縮和擴張,

肺泡擴張可以促進胎兒肺成熟,有利於出生後主動呼吸的建立。同時有規律的子宮收縮及經過產道時的擠壓作用,可將胎兒呼吸道內的羊水和粘液排擠出來,新生兒的併發症濕肺、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可大大地減少。

剖宮產產程無產道擠壓

經陰☆禁☆道分娩時,

胎頭受子宮收縮和產道擠壓,能提高腦部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有利於寶寶出生後迅速建立正常呼吸。同時,經歷陰☆禁☆道的過程中,寶寶可以更多接觸母親的陰☆禁☆道有益菌群,母體內的免疫物質可以更多進入胎體,有助於免疫系統的發展與成熟。順產後,媽媽能儘快進行母乳餵養,建立以雙歧桿菌為主的腸道菌群。

順產是自然分娩,剖宮產是手術

順產是一種分娩方式,是通過女性陰☆禁☆道來進行分娩的,這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胎兒在產程中,經過產道的擠壓,呼吸道內的液體大部分排出,有利於胎兒出生後開始建立呼吸迴圈;而剖宮產則是一種手術,女性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來生產,呼吸道內往往有液體滯留,

容易發生窒息、濕肺、肺不張等呼吸系統總並症。

因為產程沒有經歷子宮收縮和生產時未經歷產道擠壓,因此,與順產寶寶相比:

剖宮產寶寶在呼吸系統(肺部功能相關)、消化系統(腸道菌群相關)、免疫系統三個方面都會有些不足,剖宮產寶寶需要更多呵護。

分娩最好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結果,因為它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對母親和胎兒都沒有多大的損傷,而且母親產後很快能得以恢復。剖宮產是解決難產和母嬰併發症的一種手段,正確使用可挽救母嬰生命,但終究不是一種理想和完美的分娩方式。

剖宮產兒與順產兒在體格發育上無明顯差異

嬰兒出生後體格的生長發育首先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充足合理的營養攝入、良好的環境衛生條件、細緻的護理、運動鍛煉等均可促進寶寶後天的生長發育。國內外研究資料顯示剖宮產兒與順產兒在體格發育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剖宮產可能在母乳餵養成功率低、嬰兒易患感染性疾病等方面間接影響寶寶的體格生長發育。

美國的一項研究聲稱剖宮產兒,在三歲時出現超重的幾率是順產兒的兩倍。研究者在排除導致兒童超重的家族遺傳和日常飲食習慣等因素後,仍然發現剖宮產和超重的比率是正相關的。推測這可能跟前述新生兒腸道內菌群的差異有關。這些孩子在吸收食物營養時存在某些差別,最終導致超重的發生。

剖宮產兒與順產兒在智力上無明顯差異

雖然目前研究尚未發現剖宮產兒與順產兒在智力方面存在差異,但剖宮產可增加新生兒缺氧和窒息的風險,造成腦損傷,從而影響寶寶的腦功能。剖宮產手術中麻醉時孕婦容易發生血壓下降,當血壓下降幅度超過基礎值的1/3時可使子宮胎盤血流量降低,導致胎兒缺氧及酸中毒。再者剖宮產兒呼吸系統併發症較多,嚴重時可造成缺氧和窒息。

如何護理剖宮產寶寶?

雖然我們知道了剖宮產寶寶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3個方面會有不足,但是媽媽們也不用太過擔心,程醫生表示,只要媽媽們護理得當剖宮產寶寶也可以健康成長,那麼如何護理呢?醫生給出了以下3點建議:

1:有條件的媽媽應儘量堅持母乳餵養

首先,有條件的媽媽應該儘量堅持母乳餵養,母乳中富含大量乳鐵蛋白,這是寶寶核心免疫蛋白最主要的來源,能大大提升剖腹產寶寶的機體免疫力。此外,母乳也具有蛋白分子小、好消化吸收等特性,十分適合剖宮產寶寶還不夠成熟的消化系統。

剖宮產的產婦往往比順產的產婦要遲一到兩天才有母乳,但是媽媽們不必過分擔憂,足月出生的寶寶,已經帶夠了營養和能量出生,一兩天不吃奶也問題不大,媽媽要做的就是讓寶寶努力吸奶,刺激乳汁分泌。

2、母乳不足時選擇針對性的奶粉

如果母乳不夠、或者因為某些原因實在不能堅持母乳,媽媽們最好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奶粉。

第一、看配方是否接近母乳?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為60:40,乳清蛋白易消化,不會給寶寶稚嫩的腸胃造成負擔。

第二、看奶粉中是否含有乳鐵蛋白?剖宮產肺部功能較弱,寶寶易被細菌感染,促發呼吸道類疾病,例如肺炎。乳鐵蛋白具有抗菌、抑菌的作用,可以防止寶寶被有害細菌侵害,對保護剖宮產寶寶肺部健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第三、看奶粉中是否含有多種益生元及活性乳雙歧桿菌。科學的益生元組合以及高含量的活性乳雙歧桿菌可以幫助寶寶更快的建立腸道菌群的平衡,對寶寶腸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在國內已經有了專門針對剖宮產寶寶營養需求設計的配方奶粉,提高剖宮產寶寶免疫力,還可以大大降低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率。

3、加強協調訓練,幫助感知自我

研究表明,剖腹產的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觸覺和本體感的體驗和學習。這種體驗的缺乏雖然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商,但卻容易讓孩子產生情緒敏感、注意力分散、手腳笨拙等問題。

最後在分享一下我的順產經歷

大寶男孩16個月。2.14日情人節那天給老公生了個小情人。現在記錄下我的二胎順產經歷。

預產期是2.18農曆11,初六晚上跟婆婆聊天說初八日子好,那天生就好了,但我心想肯定沒這麼快生,醫生說頭還比較高,到時候不要超預產期一兩個禮拜去醫院催生啊。當天晚上很早就睡了,期間有假宮縮,我都習以為常了。淩晨大概5點半左右下面突然洪出水,止也止不住,這肯定是羊水破了,於是淡定地叫老公,我要生孩子了。於是起來趕緊收拾東西去醫院。

那天早上下著大雨,因為才6點所以一路暢通無阻。到了醫院各種檢查,陣痛不規律,已經開了0.5公分,7:30的時候去做了b超看下寶寶大小,大概7斤左右。8:30的時候開了一指,陣痛依舊不規律。9點醫生內檢寶寶頭很上面,問我有沒有尿有時候尿多也會影響頭下不來,我說有但尿不出。9點20多進產房了,醫生說在裡邊好觀察,我心裡是沒底的,因為在裡邊就沒有親屬陪伴了。收拾了下東西,衛生巾、產褥墊、內褲、睡褲、手機等一起帶入產房。

在我被推產房的路上推我的大媽還不疼不癢地說第一胎都兒子了還這麼快再生啊,我哭笑不得。產房裡還分待產間和生產的產間。裡邊有好多孕婦,幾乎待產間滿座。我被帶到角落邊的位置,上了胎心監護後就左側躺著默默感受疼痛了,那時候也不是很規律,有時3分鐘有時1分鐘疼一次。期間我還啃了一片麵包,早飯都沒吃肚子實在是餓,等下生的時候怕沒力氣。

過了會醫生內檢已經2指了,由於尿不出,醫生給我導尿了,頭稍微下來點但還是挺上面。10點左右,醫生給我打了促進宮頸軟化的針,第一胎時沒有打這個,我也不知道這次為什麼給我打。沒過多久,陣痛開始規律,但間隔不是很密。大概10:30醫生內檢時宮口已經開3指,但寶寶頭還是很上面。對於我而言,宮口開到三指就意味著接近勝利了,第一胎就是這樣,0-3指開了4、5個小時,3指到全開到生兩小時左右。大概11點出頭的樣子,我有種想拉大便的感覺,於是喊了醫生,這時候內檢沒宮縮時4指,宮縮時5指了。我問醫生現在可不可以去產間了,她說再看看,我說我怕等下我去不了了,沒過一會我就全開了,醫生就喊人把輪椅推來等我沒陣痛時推了過去。上了產床,兩腿張開踩著蹬腳的地方,雙手緊握把手,等陣痛的時候用力拉屎,由於肚子餓,真心沒什麼力氣啊

我和老公都希望能生個妹妹,兒女雙全,但孕期各種反應和特徵,總讓人覺得肚子裡是個弟弟,沒想到我們如願了!一切都值了!二胎真的跟母雞下蛋一樣。順產其實沒那麼可怕,女人都會經歷的也都會熬過去的。加油,姐妹們!祝大家都能生個健康活潑白白胖胖的寶貝!

國內外研究資料顯示剖宮產兒與順產兒在體格發育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剖宮產可能在母乳餵養成功率低、嬰兒易患感染性疾病等方面間接影響寶寶的體格生長發育。

美國的一項研究聲稱剖宮產兒,在三歲時出現超重的幾率是順產兒的兩倍。研究者在排除導致兒童超重的家族遺傳和日常飲食習慣等因素後,仍然發現剖宮產和超重的比率是正相關的。推測這可能跟前述新生兒腸道內菌群的差異有關。這些孩子在吸收食物營養時存在某些差別,最終導致超重的發生。

剖宮產兒與順產兒在智力上無明顯差異

雖然目前研究尚未發現剖宮產兒與順產兒在智力方面存在差異,但剖宮產可增加新生兒缺氧和窒息的風險,造成腦損傷,從而影響寶寶的腦功能。剖宮產手術中麻醉時孕婦容易發生血壓下降,當血壓下降幅度超過基礎值的1/3時可使子宮胎盤血流量降低,導致胎兒缺氧及酸中毒。再者剖宮產兒呼吸系統併發症較多,嚴重時可造成缺氧和窒息。

如何護理剖宮產寶寶?

雖然我們知道了剖宮產寶寶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3個方面會有不足,但是媽媽們也不用太過擔心,程醫生表示,只要媽媽們護理得當剖宮產寶寶也可以健康成長,那麼如何護理呢?醫生給出了以下3點建議:

1:有條件的媽媽應儘量堅持母乳餵養

首先,有條件的媽媽應該儘量堅持母乳餵養,母乳中富含大量乳鐵蛋白,這是寶寶核心免疫蛋白最主要的來源,能大大提升剖腹產寶寶的機體免疫力。此外,母乳也具有蛋白分子小、好消化吸收等特性,十分適合剖宮產寶寶還不夠成熟的消化系統。

剖宮產的產婦往往比順產的產婦要遲一到兩天才有母乳,但是媽媽們不必過分擔憂,足月出生的寶寶,已經帶夠了營養和能量出生,一兩天不吃奶也問題不大,媽媽要做的就是讓寶寶努力吸奶,刺激乳汁分泌。

2、母乳不足時選擇針對性的奶粉

如果母乳不夠、或者因為某些原因實在不能堅持母乳,媽媽們最好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奶粉。

第一、看配方是否接近母乳?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為60:40,乳清蛋白易消化,不會給寶寶稚嫩的腸胃造成負擔。

第二、看奶粉中是否含有乳鐵蛋白?剖宮產肺部功能較弱,寶寶易被細菌感染,促發呼吸道類疾病,例如肺炎。乳鐵蛋白具有抗菌、抑菌的作用,可以防止寶寶被有害細菌侵害,對保護剖宮產寶寶肺部健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第三、看奶粉中是否含有多種益生元及活性乳雙歧桿菌。科學的益生元組合以及高含量的活性乳雙歧桿菌可以幫助寶寶更快的建立腸道菌群的平衡,對寶寶腸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在國內已經有了專門針對剖宮產寶寶營養需求設計的配方奶粉,提高剖宮產寶寶免疫力,還可以大大降低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率。

3、加強協調訓練,幫助感知自我

研究表明,剖腹產的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觸覺和本體感的體驗和學習。這種體驗的缺乏雖然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商,但卻容易讓孩子產生情緒敏感、注意力分散、手腳笨拙等問題。

最後在分享一下我的順產經歷

大寶男孩16個月。2.14日情人節那天給老公生了個小情人。現在記錄下我的二胎順產經歷。

預產期是2.18農曆11,初六晚上跟婆婆聊天說初八日子好,那天生就好了,但我心想肯定沒這麼快生,醫生說頭還比較高,到時候不要超預產期一兩個禮拜去醫院催生啊。當天晚上很早就睡了,期間有假宮縮,我都習以為常了。淩晨大概5點半左右下面突然洪出水,止也止不住,這肯定是羊水破了,於是淡定地叫老公,我要生孩子了。於是起來趕緊收拾東西去醫院。

那天早上下著大雨,因為才6點所以一路暢通無阻。到了醫院各種檢查,陣痛不規律,已經開了0.5公分,7:30的時候去做了b超看下寶寶大小,大概7斤左右。8:30的時候開了一指,陣痛依舊不規律。9點醫生內檢寶寶頭很上面,問我有沒有尿有時候尿多也會影響頭下不來,我說有但尿不出。9點20多進產房了,醫生說在裡邊好觀察,我心裡是沒底的,因為在裡邊就沒有親屬陪伴了。收拾了下東西,衛生巾、產褥墊、內褲、睡褲、手機等一起帶入產房。

在我被推產房的路上推我的大媽還不疼不癢地說第一胎都兒子了還這麼快再生啊,我哭笑不得。產房裡還分待產間和生產的產間。裡邊有好多孕婦,幾乎待產間滿座。我被帶到角落邊的位置,上了胎心監護後就左側躺著默默感受疼痛了,那時候也不是很規律,有時3分鐘有時1分鐘疼一次。期間我還啃了一片麵包,早飯都沒吃肚子實在是餓,等下生的時候怕沒力氣。

過了會醫生內檢已經2指了,由於尿不出,醫生給我導尿了,頭稍微下來點但還是挺上面。10點左右,醫生給我打了促進宮頸軟化的針,第一胎時沒有打這個,我也不知道這次為什麼給我打。沒過多久,陣痛開始規律,但間隔不是很密。大概10:30醫生內檢時宮口已經開3指,但寶寶頭還是很上面。對於我而言,宮口開到三指就意味著接近勝利了,第一胎就是這樣,0-3指開了4、5個小時,3指到全開到生兩小時左右。大概11點出頭的樣子,我有種想拉大便的感覺,於是喊了醫生,這時候內檢沒宮縮時4指,宮縮時5指了。我問醫生現在可不可以去產間了,她說再看看,我說我怕等下我去不了了,沒過一會我就全開了,醫生就喊人把輪椅推來等我沒陣痛時推了過去。上了產床,兩腿張開踩著蹬腳的地方,雙手緊握把手,等陣痛的時候用力拉屎,由於肚子餓,真心沒什麼力氣啊

我和老公都希望能生個妹妹,兒女雙全,但孕期各種反應和特徵,總讓人覺得肚子裡是個弟弟,沒想到我們如願了!一切都值了!二胎真的跟母雞下蛋一樣。順產其實沒那麼可怕,女人都會經歷的也都會熬過去的。加油,姐妹們!祝大家都能生個健康活潑白白胖胖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