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度“創業”再出發,前樂外教總經理鄭金禮要打造一條“外教供應鏈”

芥末堆 怡彭 4 月 17 日 報導

鄭金禮上一次面對媒體公開發聲,

還是在兩年前。作為線上外教行業的老兵,他在加盟好未來半年後交出了“樂外教”作為答卷。而這一次,他的身份已經從企業高管變為了創業者。

兩年的時間,樂外教已經走上正軌,被與學而思網校、“海邊”一同列為好未來的三大線上業務。據鄭金禮透露,在部分城市,樂外教對學而思學員的轉化率高達三分之一。

2016 年 12 月,好未來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樂外教被歸入培優事業部,

以求與學而思培優的 K12 輔導業務形成生態價值。這可能是促使鄭金禮在樂外教發展順風順水時“再創業”的部分原因。“從91外教到樂外教,每一次都有種半途而廢的感覺。”鄭金禮坦言。

這一次,他的新專案“Hioffer”仍然與外教有關,卻不再是直面消費者。面向 B 端,Hioffer 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專業的外教 offer 擔保交易平臺。

外教的火熱,讓市場急需“供給側改革”

根據調研機構公佈的資料,

中國線下外教培訓的市場有大約 1000 億的規模。2016 年,線上外教營收規模也達到了 30-50 億左右,並將在未來幾年保持高速的增長。“外教並不是一個新品類,”鄭金禮表示,“但在 2017 年,中國的外語教學正處在升級反覆運算的時間節點。”

鄭金禮所說的“升級反覆運算”,是指語言培訓的目的將從考試提分,轉變為以提升聽說能力為核心。而需求的改變,則來源於用戶的“更新”:小學四年級以下的學生基本不受政策與考試的影響,

家長的意願和認知是選擇教育產品的主要因素。而經歷過“啞巴英語”教育的八零後家長們,對聽說等實際應用能力格外重視。

因此在未來五年,培訓機構必須讓家長感受到,它們的課程體系有能力解決孩子的聽說問題,反之則很容易被市場拋棄。這意味著大批青少英語機構面臨轉型,而對外教的需求則會呈現指數級的增大。用招聘平臺的模式來做“外教供應鏈”,

鄭金禮瞄準的正是這個機會。

然而在外教的問題上,教育培訓行業內一直存在著爭議。薪資過高,管理不便,流動率極高,以及許多濫竽充數、並不真正會教學的外教,讓許多資深的教育從業者並不喜歡外教。一位全國性的少兒英語品牌創始人曾對芥末堆表示,外教課程的開設對他來說更多出於市場的考慮,而為了保證教學品質,他嚴令外教課占比不能超過三分之一。

“所有這些問題都只是現象,”鄭金禮說,“供需不平衡導致現在是嚴重的賣方市場,只要是外國人,無論好壞都能得到 offer,機構沒有挑選的餘地。”

據透露,在中國任教的外教目前大約有 30 萬左右,流失率則超過 60%。幾千家分散在各地的外教仲介們,在為培訓機構們解決招聘外教的需求,每一單的仲介費高達幾千甚至上萬元。但實際上,這些小型的外教仲介們本身也並不具備去海外招聘的實力,主要的管道還是靠挖角。

對於機構們來說,花費大量資源,可能才僅僅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而品質則是“天知道”。而即使是對那些規模大、有融資的機構,在海外招聘外教所帶來的成本壓力也並不小。

網站流量排名工具 Alexa 顯示,我國主流的線上外教一對一網站的流量中,外國教師招聘頁面的點擊在 30%-45% 之間,僅次於網站首頁。由此可見,這些在國內花大價錢做廣告的巨頭和獨角獸們,在海外招聘上的投放也一點不小。

鄭金禮告訴芥末堆,人口是外教招聘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據統計,外籍人士占中國總人口的 0.07%,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值為 1.6%,是中國的 22 倍。相對嚴格的簽證標準,讓能在中國從事教學工作的外國人本就不多。而線上方面,有能力“出海”招聘的機構本就寥寥無幾。

“中國就像一塊極度缺水的土地,”鄭金禮表示,“我想做的就是把連接到水源地的水管建起來。解決數量問題後,才有可能讓良幣驅逐劣幣,提升外教品質。”

提升招聘效率,做一條外教“引水渠”

現在,鄭金禮把 Hioffer 做成了平臺的形態,其主要的價值在於為機構和外教兩端提升效率。“外教企業經常會說 97% 的簡歷淘汰率之類的,外界會覺著很驚奇,但我們知道是真的。”鄭金禮說,“比如一百份簡歷有 60% 同意面試,然後這裡面可能又只有 60% 真的來面試,到面試這一環節,就只剩下 36% 了。很多外教並不是因為能力,而是時間、時差以及跨國招聘的低效而被篩掉了。”

在此之前,在海外招聘外教的流程主要為三步:

在海外平臺投放曝光;

接收、篩選外教簡歷;

面試;

而在 Hioffer 上,每個外教都被要求上傳介紹視頻和詳細的資訊,讓招聘人員可以快速地通過檢索來篩掉不合適的簡歷,直接預約面試。簡化流程的同時,為機構節省了海外投放廣告的資金。據 Hioffer 團隊預計,現有機制可以讓單一員工的招聘效率從月入職十人提升至四十人。

在通過 Hioffer 發放 offer 之後,外教帳號將被凍結,無法再與其他團隊接觸。同時,平臺也會記錄老師的資料,包括平均就業時長、違約率等,以此來解決老師的穩定性問題。

而在老師端,平臺給予的則是簽約後的工資保障(機構違約由平臺賠付)和更多的工作機會。鄭金禮坦言,在國外老師資源上,沒有任何捷徑。現在,Hioffer 在美國、南非 、菲律賓建立了自己的辦公室,負責老師的招募。目前,平臺上已註冊了超 1000 名個人外教和 50 個專門提供外教的海外機構。

今年目標:一萬個實際入職

在解決外教供應問題上,Hioffer 並不是第一家。 2017 年第一季度相繼獲得融資的飛博教育、微語言,都提供以課時為單位,師資+直播平臺+教研打包的外教“租用”服務。鄭金禮承認,這樣的方式也能達成不錯的業績,但多年的 To C 經驗,讓他並不喜歡這樣的方式。

“對於教育培訓機構來說,教師可能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相比於機構自身,老師對學生擁有更大的掌控力。”鄭金禮說,“所以機構更希望擁有教師的‘所有權’,也就是掌握老師職位晉升與薪水的決定權。”

如果市場真如他所預判的那樣迎來外教的“井噴”,外教越發重要的地位,可能會促使機構更加看重外教的穩定性。

據鄭金禮透露,國內巨大的需求讓他並不愁沒“生意”可做,在產品尚未正式上線的情況下,希望合作的國內 B 端機構就已有三百餘家。未來,Hioffer 的主要精力會放在海外外教的招募上。“當平臺上的外教積累到一定數量,就可以通過口碑和品牌形成正向的迴圈。但海外,要形成品牌效應困難還是比較大的。”鄭金禮說。

在 2017 年,Hioffer 的目標是註冊外教人數達到 15-20 萬,並促成一萬名外教入職。由於單個外教可以匹配多家機構,Hioffer 能夠做到高於業界水準的錄取成功率,從而獲取盈利空間。

在收費上,Hioffer 採用與獵頭類似的效果付費模式,機構可以在外教入職且工作兩個月後再進行付費,價格為線下外教 2500 元、線上 800 元。這一價格遠低於仲介機構 7000-10000 元的標價。

“在 Google 上搜索 ESL teacher,幾乎全是中國企業的招聘廣告。”鄭金禮說。“這個市場需要一條通路,希望我們能夠把它做好。”

主要的管道還是靠挖角。

對於機構們來說,花費大量資源,可能才僅僅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而品質則是“天知道”。而即使是對那些規模大、有融資的機構,在海外招聘外教所帶來的成本壓力也並不小。

網站流量排名工具 Alexa 顯示,我國主流的線上外教一對一網站的流量中,外國教師招聘頁面的點擊在 30%-45% 之間,僅次於網站首頁。由此可見,這些在國內花大價錢做廣告的巨頭和獨角獸們,在海外招聘上的投放也一點不小。

鄭金禮告訴芥末堆,人口是外教招聘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據統計,外籍人士占中國總人口的 0.07%,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值為 1.6%,是中國的 22 倍。相對嚴格的簽證標準,讓能在中國從事教學工作的外國人本就不多。而線上方面,有能力“出海”招聘的機構本就寥寥無幾。

“中國就像一塊極度缺水的土地,”鄭金禮表示,“我想做的就是把連接到水源地的水管建起來。解決數量問題後,才有可能讓良幣驅逐劣幣,提升外教品質。”

提升招聘效率,做一條外教“引水渠”

現在,鄭金禮把 Hioffer 做成了平臺的形態,其主要的價值在於為機構和外教兩端提升效率。“外教企業經常會說 97% 的簡歷淘汰率之類的,外界會覺著很驚奇,但我們知道是真的。”鄭金禮說,“比如一百份簡歷有 60% 同意面試,然後這裡面可能又只有 60% 真的來面試,到面試這一環節,就只剩下 36% 了。很多外教並不是因為能力,而是時間、時差以及跨國招聘的低效而被篩掉了。”

在此之前,在海外招聘外教的流程主要為三步:

在海外平臺投放曝光;

接收、篩選外教簡歷;

面試;

而在 Hioffer 上,每個外教都被要求上傳介紹視頻和詳細的資訊,讓招聘人員可以快速地通過檢索來篩掉不合適的簡歷,直接預約面試。簡化流程的同時,為機構節省了海外投放廣告的資金。據 Hioffer 團隊預計,現有機制可以讓單一員工的招聘效率從月入職十人提升至四十人。

在通過 Hioffer 發放 offer 之後,外教帳號將被凍結,無法再與其他團隊接觸。同時,平臺也會記錄老師的資料,包括平均就業時長、違約率等,以此來解決老師的穩定性問題。

而在老師端,平臺給予的則是簽約後的工資保障(機構違約由平臺賠付)和更多的工作機會。鄭金禮坦言,在國外老師資源上,沒有任何捷徑。現在,Hioffer 在美國、南非 、菲律賓建立了自己的辦公室,負責老師的招募。目前,平臺上已註冊了超 1000 名個人外教和 50 個專門提供外教的海外機構。

今年目標:一萬個實際入職

在解決外教供應問題上,Hioffer 並不是第一家。 2017 年第一季度相繼獲得融資的飛博教育、微語言,都提供以課時為單位,師資+直播平臺+教研打包的外教“租用”服務。鄭金禮承認,這樣的方式也能達成不錯的業績,但多年的 To C 經驗,讓他並不喜歡這樣的方式。

“對於教育培訓機構來說,教師可能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相比於機構自身,老師對學生擁有更大的掌控力。”鄭金禮說,“所以機構更希望擁有教師的‘所有權’,也就是掌握老師職位晉升與薪水的決定權。”

如果市場真如他所預判的那樣迎來外教的“井噴”,外教越發重要的地位,可能會促使機構更加看重外教的穩定性。

據鄭金禮透露,國內巨大的需求讓他並不愁沒“生意”可做,在產品尚未正式上線的情況下,希望合作的國內 B 端機構就已有三百餘家。未來,Hioffer 的主要精力會放在海外外教的招募上。“當平臺上的外教積累到一定數量,就可以通過口碑和品牌形成正向的迴圈。但海外,要形成品牌效應困難還是比較大的。”鄭金禮說。

在 2017 年,Hioffer 的目標是註冊外教人數達到 15-20 萬,並促成一萬名外教入職。由於單個外教可以匹配多家機構,Hioffer 能夠做到高於業界水準的錄取成功率,從而獲取盈利空間。

在收費上,Hioffer 採用與獵頭類似的效果付費模式,機構可以在外教入職且工作兩個月後再進行付費,價格為線下外教 2500 元、線上 800 元。這一價格遠低於仲介機構 7000-10000 元的標價。

“在 Google 上搜索 ESL teacher,幾乎全是中國企業的招聘廣告。”鄭金禮說。“這個市場需要一條通路,希望我們能夠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