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現代農村家庭要坐擁多少資產,才能稱得上是“萬元戶”?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農村出了第一個“萬元戶”,這“萬元戶”指的是家庭有一萬塊錢的存款,這放在現在可能不算什麼,可在那個時候,誰家要是有一萬的存款,那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在“萬元戶”那個年代,一萬塊可以買很多東西,而如果你想要存下一萬塊錢,說不準十多年都很難存下來,那個時候工人的工資一般每個月是二十八塊左右,能憑著自己的工作存下來一千塊的就已經很少了,別說一萬塊,那更是屈指可數。

而對於這些早期先邁入“萬元戶”的人家來說,他們賺到的不僅是收入,還有名聲,他們會被視為是先富起來的的標兵模範,能享受貧困人家眼中羡慕的目光。

但其實,“萬元戶”雖然聽起來很牛,可他們的日子或許連現在的普通農村人家都比不上,

最多也就家裡添幾樣電器,日子依舊是精打細算的過,不像現在,只要發達一些的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小洋樓,買了小轎車,空調、電視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如果要跟那時候的萬元戶相比,可以說現在大部分農村家庭過的日子已經是相當滋潤的了。

而“萬元戶”像雨後春筍一樣大量冒尖,則是在85年左右,那時候正好是改革開放以後,市場經濟開始繁榮發展,農民開始有了自己的地,也可以自己做一點小買賣,也就這樣,農民的收入就越來越高,到後來“萬元戶”不再是一個難以達到的高度。

直到現在,“萬元戶”這個名詞已經很少會有人用了,畢竟家家戶戶誰會沒有個一萬塊的存款和收入,但是小編在這,又有一個疑問,既然在那個年代,家庭有一萬塊存款的才是“萬元戶”,那麼在如今,究竟農村人家要擁有多少資產,才能稱得上是“萬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