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要造豪華SUV,長城WEY真能一柱擎天?

“開創屬於中國的豪華SUV品牌”,長城的標語聽起來有那麼些野心勃勃。不過在看到了WEY旗下第一款車型VV7C/VV7S之後,它充滿衝擊感的驚豔外觀和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讓我覺得這或許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4月12日,《童濟仁汽車評論》前往長城汽車的基地保定,來一探WEY前行者的究竟。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Harris

相比北上廣深,河北保定受到的關注度並沒有那麼多,不過憑藉H系車型在中國SUV市場的大熱,起源于保定的長城汽車長期受到全國的關注。而如今,長城將目光指向豪華SUV市場,勢在與觀致和LYNK&CO一起搶佔幾乎屬於合資品牌的15-20萬SUV市場。

關於WEY的命名與LOGO,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WEY”來源於長城汽車公司創始人魏建軍的英文姓氏,而WEY的LOGO源自於保定的地標性建築“保定總督府大旗杆”,而且在LOGO的下部,還有保定的英文名“POATING”字樣。

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沒錯,WEY與遠在斯圖加特的保時捷,有著如出一轍的命名方式。

在試駕之前,我們前往長城的研發部門進行了參觀。而在報告廳內,我第一次見到了VV7C/VV7S的實車。驚豔,這或許是第一個跳入我腦海的詞彙,因為它的外觀確實是極具震撼力。

接近4米8的車長,修長的車頭,收攏的車頂與腰線,加上細長且略帶殺氣的頭燈。整輛車呈現的氣場讓我想起了英菲尼迪FX35,

而那恰好是我個人認為的運動級SUV中最美的一台車。

更美好的是,VV7的外觀並沒有對FX35,或是其它任何車型進行抄襲▐

在我的個人理解中,國產自主品牌車型的外觀設計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平淡、毫無亮點的初期,為打破平淡加入誇張的設計項目,

但由於設計功底的不足使得整體視覺效果不佳的中期,以及設計風格趨於柔和,但整體視覺效果接近主流品牌的後期。而WEY的這款新車,已經將外形設計提升到了有突出亮點,整體效果也十分可佳的新階段。

“它看起來像一台概念車”,

這或許是我能給出的最高評價了▐

關於外觀還想多說一點,那就是LOGO造型的設計項目。全車各處都有這豎式DNA的點綴,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車燈了。頭燈、尾燈、霧燈和日間行車燈都為豎式造型,充分體現了產品對於LOGO的用心程度。

神奇的是,連高位刹車燈也變成了豎式▐

鑰匙也同樣是長條形的,而且質感很不錯▐

坐進車內,充滿德味的內飾設計風格依舊衝擊著我的眼球。分層式的中控、簡潔的按鍵排布以及集成度極高的多媒體控制鍵都散發著濃郁的歐式氣息。氛圍燈以及鋼琴黑的面板與拉絲鋁面的搭配為提升車內品質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雖然還是一台試裝車,但面板的接合度和皮面的縫製品質都還算令人滿意,按鍵的觸感和阻尼也同樣沒有硬傷。

方向盤握感不錯,而且造型十分討喜,全液晶儀錶盤也很吸睛▐

略微偏向駕駛員的空調面板很有設計感,也更便於操作▐

VV7的金屬按鍵無論是質感還是顏值都很出眾▐

接下來的動力總成與四大工藝工廠參觀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而其中變速箱工廠受到了最大的關注。VV7C/VV7S所搭載的變速箱是中國第一款濕式雙離合7速變速箱,雖然核心技術來自柏格華納,但是它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版權,而且效率、工藝和邏輯也都躋身世界一流水準。當然了,光說不算數,下午的場地試駕之後才能有結論。

試駕在徐水基地試車場進行,這也是國內最大的試車場之一了。體驗的內容非常豐富,操控極限性(等距繞樁、緊急避障等項目)、懸掛舒適度(顛簸路面)、高速穩定性(環路)以及坡道能力(30%坡道和陡坡緩降)都包含其中。

坐進VV7C的主駕,我便發現了它的另一個優點,那就是它的駕駛姿態。對於身高一米九但是臂展相對偏短的我來說,要找到一個腿、腰、手臂都舒服的駕駛姿勢並不容易。但是VV7C的座椅和方向盤擁有非常豐富的調節空間,可以為我提供非常舒適的駕駛姿態。

相對駕駛姿態,視野的表現可能不那麼出色。寬大的A柱造成的盲區較多,高聳的車頭也遮蔽了不少的前部視野。高度一般的後窗使得後視鏡視野同樣不佳,好在配備的流媒體後視鏡為其扳回一城。

起步的第一腳油,稍縱即逝的猶豫感還是能夠讓你感覺到這是一台雙離合變速箱。不過之後的表現一直十分平順,換擋邏輯和頓挫表現都十分出色,確實不愧對“一流水準”的稱號。不過發動機的表現相對更多偏向於平穩而非動力取向,可以與變速箱配合出很好的加速體驗,但不會提供暴躁的加速度。

關於行駛品質,這也是這款車型的優勢之一。長城在為WEY定位的時候很好的進行了取捨,在舒適與運動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既保證了足夠的舒適性,又能夠在較激烈的駕駛中不把乘員晃得七葷八素。

不過在極限駕駛中,VV7C的極限並沒有很高,轉向不足出現得較早,好在電子設施的干預很及時,能夠迅速讓車脫離險情。退一步來說,雖然它擁有極為動感的外觀,可這畢竟是一款定位豪華的SUV,過好的操控必然會降低乘坐的舒適性。

在前排呆了許久,來到後排感受一下乘坐體驗。由於那條修長的車頭,擁有4米75車長和2米9軸距的VV7C的後排空間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不過也算夠用。由於當天狂風大作,高速行駛時車內的風噪並沒有參考價值,車內震動倒是控制得很好,可見WEY團隊深厚的NVH功底。

總體來說,WEY VV7C/VV7S擁有足夠在國產自主品牌的高端SUV闖蕩的資本。高挑的顏值、出色的駕乘體驗、豪華的內飾氛圍,以及豐富的舒適與主動安全配置。空間和動力雖然不是主角,但在豪華氛圍的主題中,它倆也並不適合搶鏡。

做好品質口碑,如果再能夠擁有合理的價格區間和配置,我們認為,它有能力延續哈弗品牌在SUV市場裡的出色成績。

神奇的是,連高位刹車燈也變成了豎式▐

鑰匙也同樣是長條形的,而且質感很不錯▐

坐進車內,充滿德味的內飾設計風格依舊衝擊著我的眼球。分層式的中控、簡潔的按鍵排布以及集成度極高的多媒體控制鍵都散發著濃郁的歐式氣息。氛圍燈以及鋼琴黑的面板與拉絲鋁面的搭配為提升車內品質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雖然還是一台試裝車,但面板的接合度和皮面的縫製品質都還算令人滿意,按鍵的觸感和阻尼也同樣沒有硬傷。

方向盤握感不錯,而且造型十分討喜,全液晶儀錶盤也很吸睛▐

略微偏向駕駛員的空調面板很有設計感,也更便於操作▐

VV7的金屬按鍵無論是質感還是顏值都很出眾▐

接下來的動力總成與四大工藝工廠參觀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而其中變速箱工廠受到了最大的關注。VV7C/VV7S所搭載的變速箱是中國第一款濕式雙離合7速變速箱,雖然核心技術來自柏格華納,但是它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版權,而且效率、工藝和邏輯也都躋身世界一流水準。當然了,光說不算數,下午的場地試駕之後才能有結論。

試駕在徐水基地試車場進行,這也是國內最大的試車場之一了。體驗的內容非常豐富,操控極限性(等距繞樁、緊急避障等項目)、懸掛舒適度(顛簸路面)、高速穩定性(環路)以及坡道能力(30%坡道和陡坡緩降)都包含其中。

坐進VV7C的主駕,我便發現了它的另一個優點,那就是它的駕駛姿態。對於身高一米九但是臂展相對偏短的我來說,要找到一個腿、腰、手臂都舒服的駕駛姿勢並不容易。但是VV7C的座椅和方向盤擁有非常豐富的調節空間,可以為我提供非常舒適的駕駛姿態。

相對駕駛姿態,視野的表現可能不那麼出色。寬大的A柱造成的盲區較多,高聳的車頭也遮蔽了不少的前部視野。高度一般的後窗使得後視鏡視野同樣不佳,好在配備的流媒體後視鏡為其扳回一城。

起步的第一腳油,稍縱即逝的猶豫感還是能夠讓你感覺到這是一台雙離合變速箱。不過之後的表現一直十分平順,換擋邏輯和頓挫表現都十分出色,確實不愧對“一流水準”的稱號。不過發動機的表現相對更多偏向於平穩而非動力取向,可以與變速箱配合出很好的加速體驗,但不會提供暴躁的加速度。

關於行駛品質,這也是這款車型的優勢之一。長城在為WEY定位的時候很好的進行了取捨,在舒適與運動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既保證了足夠的舒適性,又能夠在較激烈的駕駛中不把乘員晃得七葷八素。

不過在極限駕駛中,VV7C的極限並沒有很高,轉向不足出現得較早,好在電子設施的干預很及時,能夠迅速讓車脫離險情。退一步來說,雖然它擁有極為動感的外觀,可這畢竟是一款定位豪華的SUV,過好的操控必然會降低乘坐的舒適性。

在前排呆了許久,來到後排感受一下乘坐體驗。由於那條修長的車頭,擁有4米75車長和2米9軸距的VV7C的後排空間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不過也算夠用。由於當天狂風大作,高速行駛時車內的風噪並沒有參考價值,車內震動倒是控制得很好,可見WEY團隊深厚的NVH功底。

總體來說,WEY VV7C/VV7S擁有足夠在國產自主品牌的高端SUV闖蕩的資本。高挑的顏值、出色的駕乘體驗、豪華的內飾氛圍,以及豐富的舒適與主動安全配置。空間和動力雖然不是主角,但在豪華氛圍的主題中,它倆也並不適合搶鏡。

做好品質口碑,如果再能夠擁有合理的價格區間和配置,我們認為,它有能力延續哈弗品牌在SUV市場裡的出色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