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帕金森病不可治癒!這些早期症狀,家裡老人有嗎

近年來,帕金森病在我們的視野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包括數學家陳景潤、拳王阿裡等諸多大眾熟悉的名字都曾與該病相關。該病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老年癡呆症”之後,

嚴重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帕金森病專科主任醫師陶恩祥教授告訴家庭醫生線上:“帕金森病是發病率僅次於老年癡呆的神經退行性病變,在65歲以上老人中發病率為1.7%,70歲以上老人中發病率為3%,年齡越大,患上帕金森病的概率越大,病情也嚴重。”

警惕帕金森病早期症狀 及早就診

“由於大多數人對帕金森病的認識不深,全國大概仍舊有200-300萬帕金森病人未得到規範診斷與治療。”陶恩祥教授介紹,“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會有助於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帕金森病有典型的肢體表現,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為主要特徵,這也是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就醫的原因。

然而實際上,在運動症狀出現之前很長時間,帕金森病就有一些蛛絲馬跡,包括頑固性便秘、嗅覺減退、抑鬱焦慮、睡眠障礙或者睡覺時一直做惡夢,並伴有拳打腳踢、奔跑從床上掉下的夢境等。“這些都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一旦患者出現了這些症狀,也切勿慌張,建議前往醫院神經內科或者帕金森病專科就診,進一步確診。

雖然帕金森病較為典型的症狀是肢體的震顫或抖動,

但出現震顫抖動並不能確診一定是帕金森病。“臨床上約有50%的震顫是因帕金森病。

此外,還有特發性震顫等其它疾病也會引起肢體震顫。”陶恩祥教授解釋道。目前,除了結合臨床症狀觀察,輔助檢查手段還有B超、彩超、同位素檢查等。

CT與MRI檢查則起到了排除其它腦部、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作用。

長期科學規範管理,有利於帕金森病康復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進展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帕金森病不能根治,但及早規範治療可使症狀改善,長久保持生活自理。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帕金森病患者非常重要。“陶恩祥教授提醒。

藥物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首選 具體用藥與劑量必須遵醫囑

近些年來,隨著新型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的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能較長時間地維持高水準的活動狀態和生活品質。一旦沒及時接受治療,就會出現運動症狀型的表現,例如手臂酸脹無力,容易疲勞,一些精細的動作變得緩慢吃力,自己不能刷牙、系紐扣或者是系鞋帶等,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療法、心理疏導及照料護理等。陶恩祥教授強調:“藥物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首選,但具體藥物的劑量及使用方法需在專業人士的指導和調整下應用,並時刻警惕不同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中明確指出,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的出現與服藥種類、劑量和服藥次數相關,目前大多推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為首選藥物,尤其適用於早髮型帕金森病患的病程初期。

腦深部電刺激術(DBS)不可替代藥物療法

此外,陶恩祥教授建議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運動併發症嚴重者,可進行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手術),術後可減輕運動併發症症狀,同時還可減少2/3的口服用藥劑量,但不可完全替代藥物療法。

除了藥物、手術以外,康復、心理治療及護理也十分重要。即使被診斷得了帕金森病,家屬也應鼓勵早期的患者盡可能多地進行體力活動,繼續工作,培養業餘愛好,以達到延緩疾病進程,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

自己不能刷牙、系紐扣或者是系鞋帶等,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療法、心理疏導及照料護理等。陶恩祥教授強調:“藥物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首選,但具體藥物的劑量及使用方法需在專業人士的指導和調整下應用,並時刻警惕不同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中明確指出,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的出現與服藥種類、劑量和服藥次數相關,目前大多推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為首選藥物,尤其適用於早髮型帕金森病患的病程初期。

腦深部電刺激術(DBS)不可替代藥物療法

此外,陶恩祥教授建議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運動併發症嚴重者,可進行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手術),術後可減輕運動併發症症狀,同時還可減少2/3的口服用藥劑量,但不可完全替代藥物療法。

除了藥物、手術以外,康復、心理治療及護理也十分重要。即使被診斷得了帕金森病,家屬也應鼓勵早期的患者盡可能多地進行體力活動,繼續工作,培養業餘愛好,以達到延緩疾病進程,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