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餓了麼發佈外賣行業首份社會責任報告 引領外賣行業共用發展生態

又是一年報告季,各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CSR報告)相繼出爐。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發佈報告的行列,中國企業每年的CSR報告數量已在10年間增長了53倍,達到1710份。其中,國企占一半以上,

上市公司為71.9%,近年高速發展的互聯網企業則為數寥寥。

近日,餓了麼發佈了外賣行業的第一份CSR報告,這也是餓了麼首次發佈社會責任報告。報告分為安全、創新、便捷、共用、成長、溫暖六大主體板塊,系統披露餓了麼通過產品和服務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理念和實踐,

在完整性、系統性、創新性方面可圈可點。其中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和推動改善,濃墨重彩,佔據了整個報告的1/4。另一大重點是即時物流配送體系,以及對平臺上300萬配送員的關注。

生態建設 平臺級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

在傳統企業CSR中,

佔據核心位置的議題往往是企業生產的環境影響、所在地社區發展、勞工權益和工作環境等。互聯網企業的主要業務模式線上上完成,這些傳統議題對它們來說適用性不強。互聯網企業如何做好CSR,有哪些更恰當的核心議題和指標,還是一個探索中的問題。

一些企業根據自己的業務模式,發揮優勢,用產品和技術解決社會問題,為更多人創造了價值,與各類人群共用技術創新的成果。

平臺級互聯網企業往往在自己的領域強調生態建設,支援平臺夥伴,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平臺的生態建設,亦可類比傳統大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20世紀70年代,耐克的供應商被指責為“血汗工廠”,影響到耐克的責任形象和公眾聲譽。此類案例促使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從改進自身表現,延伸到管理供應鏈夥伴的表現。當企業規模較大,具有一定的供應鏈影響力,

可以通過對供應商的合規治理、環境保護、勞工權益、社區關係等方面提出一定的標準和要求,來幫助夥伴提升,從而促進整個產業鏈條的健康發展。

今天的平臺型互聯網企業,同樣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開發新技術,探索新標準,嚴格對平臺夥伴的管理,共建健康的生態,也是促進整個行業發展。

餓了麼這份報告所體現出來的責任理念和行動,頗具前瞻性和引領性。

作為外賣行業領導者,餓了麼與眾多利益相關方共同建設到家服務生態,通過與各方的協同努力,不斷改進與提升,促使整個生態日趨完善。在科技創新、食品安全管理標準、配送員培訓和保障體系等方面,餓了麼引領行業標準,踐行社會責任,推動外賣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上游 引領外賣行業食品安全

在這份報告中,上至CEO張旭豪,下到一個普通員工,都在強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毫無疑問,餓了麼將之作為自己的CSR核心議題。

自2016年以來,餓了麼重拳出擊食品安全,建立了公司一級部門食品安全部,陸續推出商家三重審核體系、食品安全自查自糾行動、專業協力廠商機構巡檢等一系列防患於未然的安全監管措施,提升對入駐商戶的資質要求。此外,平臺還通過服務評價、客服熱線、官方平臺回饋等管道,加強動態監管,社會共治。

餓了麼食品安全部的同事阿勇(右)來到申請上線的新店負責線下審查

為最大程度保證食物在運輸中保持營養和溫度,餓了麼和上海交大陸伯勳食品安全中心合作,研發出60℃恒溫外賣箱。在部分地區,餓了麼推出餐品包裝封簽,以避免配送中的外部污染,未來希望推動“一餐一封簽”成為即時配送行業標準。

每個餐箱都要噴灑酒精,用抹布反復擦拭餐箱內外部直至乾淨

餓了麼用一張包裝封簽,徹底避免外賣的人為污染

剛剛過去的3月是餓了麼“食品安全月”,餓了麼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自查自糾行動,對平臺上超過100萬家商戶進行飛行檢查,共查出並下線違規餐廳5257家。此外,餓了麼推出全國首個外賣食安服務App,協助監管部門提升食安監管的精准度和時效性。

目前,餓了麼已經形成“食品安全體系”,包括風險回饋、商戶入駐、線上監管、供應鏈、服務評價和食安學堂六大板塊。

在CSR的報告的“安全”篇章裡,有個值得一提的細節,即每節都引用了一句與內容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條文。該法2015年4月通過修訂,2015年10月開始實施。從公佈的情況看,食品安全是餓了麼員工培訓的重要內容,其中食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是全體新員工入職的必修課。

互聯網平臺企業快速擴張之時,容易為爭奪市場份額而降低准入門檻,監督品質和推廣數量之間常常成為一對矛盾。從餓了麼這份報告看來,它為保障食品安全,設置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將食安相關指標納入KPI考核,合規部對新增商戶的一審通過率、證照合格率等進行逆向考核,部門之間聯動審核、互相監督制衡……試圖從制度上完善食安監管。

在餓了麼,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通過企業價值觀、制度檔、培訓體系、產品運營,層層貫穿於每名員工的日常工作中。一名市場部門一線員工表示,在開發新商戶時,同事們常常要自己先吃過再上線。“如果我們自己都吃不下去,為什麼要讓它上平臺?這是底線。公司的考核也是這樣,要求入駐高品質的商戶。”

據報告披露,2016年,餓了麼因合規問題未批准上線的商戶共24.32萬家,占申請總數近30%,守住食品安全第一關。

為推進食品安全行業共治,在有關部門引導下,餓了麼計畫牽頭成立“網路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訂立商家准入、即時配送等多項行業標準,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持續創新,為中國食品安全整體形勢帶來積極變化。

餓了麼對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責任有著先行一步的認識。報告提出“為未來探索行業新標準”,包括許多現行法律之外的新問題。無論是開發宮保雞丁裡雞肉的標準比例,還是探索中央廚房模式的未來餐廳,餓了麼都想試一試。

張旭豪的話最能體現餓了麼對這一議題的雄心:“餓了麼的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責任也越來越大。我們希望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不僅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也努力讓未來中國的餐飲環境和食品安全更上一個層次。這是長期的良心工程,也是值得驕傲的事業。我們將牢記這一初心,並一直傳遞下去。”

生態下游 普通人共用發展的平臺

聚合商戶,連接用戶,物流配送體系是外賣行業運轉的關鍵。2015年,餓了麼搭建起蜂鳥即時配送平臺。加盟配送商和眾包騎手,找到了在其中一起拼的機會。從配送效率上看,蜂鳥系統的智慧調度技術和網格化管理體系,將外賣行業的單均時長從45分鐘縮短為29分鐘。

與先進科技並存的,是完成外賣最後一個閉環的300多萬配送員。餓了麼也關注普通的騎手。

在蜂鳥配送的平臺上,餓了麼吸納包括退伍軍人、殘障人士等各類群體,為他們提供更多元公平的就業機會。截至2016年底,餓了麼帶動了包括食材供應鏈、餐飲、配送等各個環節約1000萬人的就業。

在送餐速度與交通安全之間,餓了麼強調交通安全培訓和管理。針對騎手工作面臨的風險,餓了麼為平臺騎手提供意外、醫療、協力廠商責任以及電瓶車盜搶等保障,基本覆蓋了全部工作鏈條。

交管部門對餓了麼騎手進行交通安全培訓

此外,餓了麼還呼籲所有外賣平臺在關注食品安全和用戶體驗的同時,都應對騎手的健康與安全多一份關愛,倡議每一家外賣平臺和配送平臺,都能為騎手提供一份保險,為他和他的家庭送上一份保障。張旭豪認為:“騎手保險應該作為外賣行業的標配,這也是外賣企業必須遵循的社會責任。”

大部分騎手是加盟或眾包,並不屬於餓了麼員工。這又可類比傳統行業CSR中的勞工權益。從報告可以看出,餓了麼希望為他們提供盡可能的保障。

這是一家在意價值觀的公司,希望做正確的事情。

騎手們每天在路上,經常出手仗義助人,被叫做“外賣俠”。餓了麼多次嘉獎義舉,傳播他們的事蹟,支持平凡人的善行。對於困難的餐廳,餓了麼盡力扶持,阿大蔥油餅和夢花街餛飩兩家上海弄堂小店,在餓了麼的協助下得以合規經營,煥發新生。

餓了麼提出,用創新科技打造平臺,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地享有發展機會,願社會更包容、開放,重視個體的價值。

還有哪些提升空間?

外賣行業近兩年飛速發展,餓了麼在當紅之際發佈第一份CSR報告,可謂正當其時。報告的傳播屬性相對較強,這也是很多互聯網企業的選擇。對它們來說,可讀性和傳播性重於規範性。因此,報告雖有明顯的議題側重,但沒有體現分析和篩選核心議題的過程。更加規範地參考報告編制相關標準,是確保報告品質的一個手段,便於橫向和縱向比較,幫助年輕的互聯網企業在CSR管理和披露方面更加成熟。

不過,如前所述,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模式不同,目前尚無針對性的分行業編制指南,這也是其與傳統行業相比,規範性偏弱的一個原因。2016年,中國互聯網協會發佈《互聯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倡議書》,從健全內部治理體系、保護使用者合法權益、參與網路生態治理等八個方面發出倡議,或可作為梳理議題方向的一種參考。

此外,環境議題略有缺失。報告最後簡單提及,餓了麼曾推動淘汰不可降解的白色泡沫飯盒,並關注一次性餐具的代替品研發。除此之外,對環境影響沒有更多關注。互聯網企業由於不進行實體生產,通常認為自己天然環保。但巨大的資料中心,以及公司日常辦公的能耗,亦可作為環境議題的切入點。外賣餐具和包裝也值得更加關注。

相信CSR報告是餓了麼的一個開始,未來如能系統梳理,在核心議題上不斷深入和拓展,逐漸形成CSR戰略,可為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及報告提供新的經驗。

生態上游 引領外賣行業食品安全

在這份報告中,上至CEO張旭豪,下到一個普通員工,都在強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毫無疑問,餓了麼將之作為自己的CSR核心議題。

自2016年以來,餓了麼重拳出擊食品安全,建立了公司一級部門食品安全部,陸續推出商家三重審核體系、食品安全自查自糾行動、專業協力廠商機構巡檢等一系列防患於未然的安全監管措施,提升對入駐商戶的資質要求。此外,平臺還通過服務評價、客服熱線、官方平臺回饋等管道,加強動態監管,社會共治。

餓了麼食品安全部的同事阿勇(右)來到申請上線的新店負責線下審查

為最大程度保證食物在運輸中保持營養和溫度,餓了麼和上海交大陸伯勳食品安全中心合作,研發出60℃恒溫外賣箱。在部分地區,餓了麼推出餐品包裝封簽,以避免配送中的外部污染,未來希望推動“一餐一封簽”成為即時配送行業標準。

每個餐箱都要噴灑酒精,用抹布反復擦拭餐箱內外部直至乾淨

餓了麼用一張包裝封簽,徹底避免外賣的人為污染

剛剛過去的3月是餓了麼“食品安全月”,餓了麼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自查自糾行動,對平臺上超過100萬家商戶進行飛行檢查,共查出並下線違規餐廳5257家。此外,餓了麼推出全國首個外賣食安服務App,協助監管部門提升食安監管的精准度和時效性。

目前,餓了麼已經形成“食品安全體系”,包括風險回饋、商戶入駐、線上監管、供應鏈、服務評價和食安學堂六大板塊。

在CSR的報告的“安全”篇章裡,有個值得一提的細節,即每節都引用了一句與內容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條文。該法2015年4月通過修訂,2015年10月開始實施。從公佈的情況看,食品安全是餓了麼員工培訓的重要內容,其中食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是全體新員工入職的必修課。

互聯網平臺企業快速擴張之時,容易為爭奪市場份額而降低准入門檻,監督品質和推廣數量之間常常成為一對矛盾。從餓了麼這份報告看來,它為保障食品安全,設置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將食安相關指標納入KPI考核,合規部對新增商戶的一審通過率、證照合格率等進行逆向考核,部門之間聯動審核、互相監督制衡……試圖從制度上完善食安監管。

在餓了麼,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通過企業價值觀、制度檔、培訓體系、產品運營,層層貫穿於每名員工的日常工作中。一名市場部門一線員工表示,在開發新商戶時,同事們常常要自己先吃過再上線。“如果我們自己都吃不下去,為什麼要讓它上平臺?這是底線。公司的考核也是這樣,要求入駐高品質的商戶。”

據報告披露,2016年,餓了麼因合規問題未批准上線的商戶共24.32萬家,占申請總數近30%,守住食品安全第一關。

為推進食品安全行業共治,在有關部門引導下,餓了麼計畫牽頭成立“網路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訂立商家准入、即時配送等多項行業標準,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持續創新,為中國食品安全整體形勢帶來積極變化。

餓了麼對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責任有著先行一步的認識。報告提出“為未來探索行業新標準”,包括許多現行法律之外的新問題。無論是開發宮保雞丁裡雞肉的標準比例,還是探索中央廚房模式的未來餐廳,餓了麼都想試一試。

張旭豪的話最能體現餓了麼對這一議題的雄心:“餓了麼的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責任也越來越大。我們希望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不僅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也努力讓未來中國的餐飲環境和食品安全更上一個層次。這是長期的良心工程,也是值得驕傲的事業。我們將牢記這一初心,並一直傳遞下去。”

生態下游 普通人共用發展的平臺

聚合商戶,連接用戶,物流配送體系是外賣行業運轉的關鍵。2015年,餓了麼搭建起蜂鳥即時配送平臺。加盟配送商和眾包騎手,找到了在其中一起拼的機會。從配送效率上看,蜂鳥系統的智慧調度技術和網格化管理體系,將外賣行業的單均時長從45分鐘縮短為29分鐘。

與先進科技並存的,是完成外賣最後一個閉環的300多萬配送員。餓了麼也關注普通的騎手。

在蜂鳥配送的平臺上,餓了麼吸納包括退伍軍人、殘障人士等各類群體,為他們提供更多元公平的就業機會。截至2016年底,餓了麼帶動了包括食材供應鏈、餐飲、配送等各個環節約1000萬人的就業。

在送餐速度與交通安全之間,餓了麼強調交通安全培訓和管理。針對騎手工作面臨的風險,餓了麼為平臺騎手提供意外、醫療、協力廠商責任以及電瓶車盜搶等保障,基本覆蓋了全部工作鏈條。

交管部門對餓了麼騎手進行交通安全培訓

此外,餓了麼還呼籲所有外賣平臺在關注食品安全和用戶體驗的同時,都應對騎手的健康與安全多一份關愛,倡議每一家外賣平臺和配送平臺,都能為騎手提供一份保險,為他和他的家庭送上一份保障。張旭豪認為:“騎手保險應該作為外賣行業的標配,這也是外賣企業必須遵循的社會責任。”

大部分騎手是加盟或眾包,並不屬於餓了麼員工。這又可類比傳統行業CSR中的勞工權益。從報告可以看出,餓了麼希望為他們提供盡可能的保障。

這是一家在意價值觀的公司,希望做正確的事情。

騎手們每天在路上,經常出手仗義助人,被叫做“外賣俠”。餓了麼多次嘉獎義舉,傳播他們的事蹟,支持平凡人的善行。對於困難的餐廳,餓了麼盡力扶持,阿大蔥油餅和夢花街餛飩兩家上海弄堂小店,在餓了麼的協助下得以合規經營,煥發新生。

餓了麼提出,用創新科技打造平臺,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地享有發展機會,願社會更包容、開放,重視個體的價值。

還有哪些提升空間?

外賣行業近兩年飛速發展,餓了麼在當紅之際發佈第一份CSR報告,可謂正當其時。報告的傳播屬性相對較強,這也是很多互聯網企業的選擇。對它們來說,可讀性和傳播性重於規範性。因此,報告雖有明顯的議題側重,但沒有體現分析和篩選核心議題的過程。更加規範地參考報告編制相關標準,是確保報告品質的一個手段,便於橫向和縱向比較,幫助年輕的互聯網企業在CSR管理和披露方面更加成熟。

不過,如前所述,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模式不同,目前尚無針對性的分行業編制指南,這也是其與傳統行業相比,規範性偏弱的一個原因。2016年,中國互聯網協會發佈《互聯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倡議書》,從健全內部治理體系、保護使用者合法權益、參與網路生態治理等八個方面發出倡議,或可作為梳理議題方向的一種參考。

此外,環境議題略有缺失。報告最後簡單提及,餓了麼曾推動淘汰不可降解的白色泡沫飯盒,並關注一次性餐具的代替品研發。除此之外,對環境影響沒有更多關注。互聯網企業由於不進行實體生產,通常認為自己天然環保。但巨大的資料中心,以及公司日常辦公的能耗,亦可作為環境議題的切入點。外賣餐具和包裝也值得更加關注。

相信CSR報告是餓了麼的一個開始,未來如能系統梳理,在核心議題上不斷深入和拓展,逐漸形成CSR戰略,可為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及報告提供新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