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印股份2016年營收增長21% 加速地產銷售應對調控與跨界風險

4月18日,海印股份(000861,SZ)發佈2016年年報,當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94億元,

同比增長20.66%;實現淨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5.32%;零售行業營業平均收入增長率為0.83%。

今年2月底,海印股份出資5億元發起設立海印金控,成為廣州首家民資金控企業,而去年曾全資控股湖南紅太陽演藝、南昌新中原演藝等演藝公司。實際上,海印股份“去地產化”的色彩越來越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近3年來,海印股份一直在謀劃調整與轉型,試圖從房地產開發尤其是商業地產轉型為商業地產運營、金融與文娛相結合的輕資產服務型企業,

對外自稱“家庭生活休閒娛樂中心運營商”。

加大地產銷售應對調控

2016年年報顯示,海印股份以商業為主的業務板塊(含房地產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7.6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7億元,與上一年度對應的16.07億元和1.29億元相比,實現營業收入同比略有上升,淨利潤卻略有下降。

對於淨利下降,海印股份解釋稱,2016年宏觀經濟通脹壓力增大,

拉升商業行業成本,合併報表範圍的房地產銷售傭金與商業管理費用增加,導致營業成本提高。

據記者統計,2016年海印股份有4大住宅及商業住宅項目在售,分別是茂名森鄰四季、肇慶大旺·海印又一城、肇慶鼎湖·海印又一城、番禺·海印又一城,預售面積共達約29.2萬平方米,已結算約18.9萬平方米。

目前,海印股份在建的項目包括上海迪士尼商圈的上海海印又一城、珠海海印又一城項目、肇慶大旺海印又一城、肇慶鼎湖海印又一城與茂名大廈等。

記者查詢還得知,海印股份旗下位于廣州番禺海印又一城項目已完成建造並進入運營階段,在肇慶還持有一個商業專案——海印新都薈·大沙站,待開發土地面積達2.31萬平方米。

海印股份一位內部人士透露,要擴大商業項目保有量,並加快推進自有商業類地產的建設進度,優化商業業態,提高商業物業的附加值等。

今年計畫對地產項目加快銷售,加大對住宅去庫存力度,降低財務風險,提升經營業績。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經理何倩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國家調控政策密集,特別是限購限貸政策與限制“商轉住”等政策,對各地樓市影響較大。以海印股份的大本營廣州來看,“商住房不能轉讓個人”政策的出臺對商住市場的影響很大,這極大地減少了購房者數量,

企業會面臨銷售壓力。

外延並購與跨界合作

2016年11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對實體零售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創新發展方式、實現跨界融合、不斷提升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及效率作出部署。

“目前商業面臨的困境主要是電商的衝擊,空置率比較高。”何倩茹表示,國家出臺措施是非常利好的,在有效地幫助企業尋找一些新出路,加快商業去庫存。

海印股份作為一家規模較大的商業運營類企業,應對策略是將業務延伸到諸多新興業態務領域,包括智慧倉儲物流、創意產業園、雲資料(IDC)、新能源汽車和充電運營等。

基於此,海印股份今年將加快推進行業並購整合,繼續深化區域連鎖發展,借助外延性增長和跨界合作,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在何倩茹看來,新業態可以說是企業傳統業態的補充,目前很多企業都在拓展新業態。

2016年,海印股份一舉收購湖南紅太陽剩餘25%股權,以及南昌、昆明和郴州三個劇場剩餘股權,實現全資控股湖南紅太陽演藝、南昌新中原演藝等演藝公司。其中,湖南紅太陽2016年實現營收大約1.42億元,基本與上年持平,實現淨利潤3347萬元,略有下降。

海印股份方面表示,今年將繼續深耕文娛業務,大膽探索“商業+文娛”融合發展模式,重點打造“上海·海印又一城”項目。

記者注意到,按照海印金融規劃,將以海印控為平臺,今年將積極申請花城銀行和花城人壽金融牌照,推動互聯網小貸和“海印金控”業務,打造“海印控”全牌照金融服務集團。

海印股份作為一家規模較大的商業運營類企業,應對策略是將業務延伸到諸多新興業態務領域,包括智慧倉儲物流、創意產業園、雲資料(IDC)、新能源汽車和充電運營等。

基於此,海印股份今年將加快推進行業並購整合,繼續深化區域連鎖發展,借助外延性增長和跨界合作,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在何倩茹看來,新業態可以說是企業傳統業態的補充,目前很多企業都在拓展新業態。

2016年,海印股份一舉收購湖南紅太陽剩餘25%股權,以及南昌、昆明和郴州三個劇場剩餘股權,實現全資控股湖南紅太陽演藝、南昌新中原演藝等演藝公司。其中,湖南紅太陽2016年實現營收大約1.42億元,基本與上年持平,實現淨利潤3347萬元,略有下降。

海印股份方面表示,今年將繼續深耕文娛業務,大膽探索“商業+文娛”融合發展模式,重點打造“上海·海印又一城”項目。

記者注意到,按照海印金融規劃,將以海印控為平臺,今年將積極申請花城銀行和花城人壽金融牌照,推動互聯網小貸和“海印金控”業務,打造“海印控”全牌照金融服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