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酵母是人類文明的支柱?它的作用遠不止發酵食物這麼簡單

話說這世間萬物,與人類淵源深厚者可謂比比皆是。但當中令我們受惠最深的,當推酵母。

自從幾千年前,古人類開始用野生酵母菌種發酵食物以來,人類就開始調教酵母菌至今。

這種真菌成了人類文明的支柱之一,從啤酒到麵包,再到丹貝(印尼發酵食品)和魚露,製造出種種美味。

自科學家完成酵母基因組的測序以來,近20年間,這種調教得以進一步加快,我們得到了形形色色的酵母菌,它們可以吐放或分泌生物燃料、胰島素、抗生素,以及其他各種工業用的小分子和大分子。

用不了多久,人類就能全權控制酵母了: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完全人工合成的酵母基因組,

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已經構建完畢。他們表示,到今年底,這種100%人工合成的酵母就能投入發酵事業。

Sc2.0酵母拼圖

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七篇論文,是橫跨四大洲的數百名科學家幾十年心血的結晶。

“酵母2.0”項目揭曉了第一種完全人工設計,

而且部分已構建完成的的真核生物基因組。真核生物是指細胞中具備細胞核與其他細胞器並且由細胞膜包裹著的生物,酵母菌、植物、倉鼠、人類,所有複雜的生命形式都屬於真核生物。

因此,為一個真核生物編寫基因組,這事本身就非同小可。但更重要的是,人工合成的酵母基因組具有相對穩定、容易操控等優點,從而能夠為生產新一代的藥物、生物燃料和新型材料提供更大助力。


機緣巧合

2006年的一天,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喬爾·巴德(Joel Bader)坐在生物醫學工程系的辦公室裡,聽見門外的休息室裡傳來興奮的交談聲。

時任霍普金斯高通量生物中心(High Throughput Biology Center)主任的傑夫·貝基(Jef Boeke)正在和生物化學家斯裡尼瓦桑·錢德拉塞嘉蘭(Srinivasan Chandrasegaran)討論一個問題:如何從零開始,構建出完整的酵母菌DNA。

巴德當時是一門計算醫學課程的講師,他也禁不住加入到這場討論中。

他指出,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基因組合成(約含1100萬個堿基對),強有力的電腦和軟體支援不可或缺。就這樣,他也加入進來,成為Sc2.0的第三名團隊成員。當時,該項目只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個基地,貝基剛在那裡開設一門本科生課程,名為“基因組的構建”。

最開始的幾年,他們招募到幾十個分子生物學專業生,不分晝夜地泡在實驗室,學會了如何將小段的核苷酸拼接起來,

形成750個堿基對組成的DNA鏈。

接著,其他研究人員又將這些鏈條組裝起來,最終形成最小的酵母染色體:3號染色體。

接著,他們將其植入活酵菌內。酵母菌有一種名為“同源重組”的酵母通路,可自然而然地將其拼接為更長的序列。

每段DNA的構建都需要很長時間,因此,貝基的學生和同事們每完成一個序列,就將其轉化為質粒(一種可自主複製的環形DNA片段),並注入酵母或大腸桿菌內,暫時保存起來。

實驗室冷櫃裡通常塞滿了數以百計的培養平板,封存著各種不同狀態的“休眠生命”,染色體拼圖的不同模組就保存在它們的身體裡。只有當集齊所有模組之後,他們才會喚醒細胞,將其注入新的酵母菌,完成最後的組裝。

後來,貝基便將Sc2.0的基地搬到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巴德接任約翰霍普金斯高通量生物醫學中心主任。漸漸地,團隊規模就拓展到了500名科學家,以及世界各地的十個實驗室,如中國、澳大利亞和蘇格蘭。

巴德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軟體團隊還開發了一款程式,用於指引並執行專案工作流,為基因組設計設定規則,這樣一來,各實驗室就可以遵循同樣的流程,獨立構建各自的染色體,實現大幅加速。2014年,這個國際化的研究團隊公開了第一個完全人工合成的染色體。為拼湊這272,871個堿基對,他們共花了八年時間。

第17條染色體

這次,研究團隊又新公佈了五條染色體,其餘染色體的設計也已經完成並公佈——總共有17條染色體。

酶學家可能會注意到,這比野生酵母菌多了一條。那麼,第17條是怎麼來的呢?

要瞭解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先得知道這樣一點:酵母菌DNA就和所有DNA一樣,充滿了錯誤和冗餘。

Sc2.0專案起步之初,是為了讓酵母菌產生更多有用的化學物質。在進化過程中,酵母菌的很多功能都得到優化,但要想用它進行酶或抗生素的工業級生產,自然進化的酵母菌仍舊力不從心。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將酵母基因組完全推翻重建,只需從基因組中移除導致不穩定性的片段,重構整個基因組,這樣,未來的研究者無論想量產何種化合物,就都可以按需定制了。

研究人員引入的最大改變之一,就是在基因組內安插了5000個DNA標籤,作為Cre重組酶的的作用位點,用來按需製造基因變異。這種酶在與雌激素接觸後,會攪亂這些人工合成的染色體序列——隨機刪除、複製和打亂基因。

這種方法名為SCRaMbLE(全稱“由LoxP介導的演化,實現合成染色體的重組與修改)。通過植入這些位點,科學家就可以從一個小小的試管著手——其中裝有上百萬個基因完全一致的合成酵母細胞,隨機重排這些酵母菌的基因,然後將它們暴露於各種壓力環境之下,如高溫高壓。這有點像是增強版的自然選擇,科學家得以輕鬆發現特定環境下更容易生存的新菌株,或是更適合生產燃料和藥物的酵母工廠。

“我們將演化過程縮短了數百萬年。”華裔生物工程師蔡毅之說,他最早與該項目結緣是在2010年,當時他還是貝基實驗室的一名博士後。“我們的目標不是構建某種特定的酵母菌,而是獲得那種聽從工程學指揮的酵母菌。”現在,他在愛丁堡大學運營自己的實驗室,負責構建第17條染色體。那也是唯一一條需要從零開始構建的染色體。

自打蔡毅之成立自己的實驗室起,他就接手了這個項目。他離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時候,16個原有染色體都已經被人分走。他最後接到的任務,是將酵母菌的所有轉錄RNA——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將氨基酸按順序排列的分子——歸集起來。轉錄RNA是蛋白質產生機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於複製次數多,其不穩定性也是出了名的高。

Sc2.0的科學家們覺得,與其讓它們散落在基因組的各個地方,不如集合到一處,美其名曰“派對染色體”。“所有調皮搗蛋的轉錄RNA都歸入了一條專門的染色體,” 蔡毅之說。“也就是說,它們不會在基因組中到處搗蛋,所以(基因組)非常穩定,比所有自然演化的酵母菌基因都要穩定。”

廣闊的商業應用前景

Sc2.0的酵母DNA不但更加穩定,而且更為精簡。經過種種編輯和改造, 人造基因組的長度較“原版”大幅縮短,只有野生酵母菌基因組的8%。其結構穩固,不容易發生不可預測的變異(這會阻礙化學物質的生產過程),而滿載轉錄RNA的第17條染色體一旦合成完畢,酵母菌就可以任你調教,提供無限的可能性。

業內人士對這種技術期待已久,聯合生物能源研究所(Joint BioEnergy Institute)首席執行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傑伊·基斯林(Jay Keasling)說。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他的實驗室通過生物工程手段培養出了一種酵母菌,可生產瘧疾藥物青蒿素。他對完全由人類設計而成的酵母菌滿懷期待。“這給了我們更大的控制權——在這種生物體內植入東西,使之在特定條件下停止生長,或是生產更多的東西,”他說,“未來,這些生物體有著無限的工業化前景。”Sc2.0團隊計畫在年內完成合成工作。

當然,對任何酵母來說——哪怕是完全人工合成DNA的酵母——要在應用領域大展拳腳,就必須具備各種輔助系統,用來有效地分離、回收並提純產出物。Sc2.0將這些問題留給了業界來解決。

雖然基因組尚未組裝完畢,但他們已將目光投向酵母菌之外的世界。今年春末,該小組將在紐約組織召開會議,探討如何降低合成基因組的成本。最終目標:將基因組合成的物件從酵母發展到植物,有朝一日,還有可能拓展到人類。

“難度至少要大上十倍。”這還純粹是就技術本身而言,若是考慮到倫理方面的阻力,那就更是難上加難。

翻譯:雁行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暫時保存起來。

實驗室冷櫃裡通常塞滿了數以百計的培養平板,封存著各種不同狀態的“休眠生命”,染色體拼圖的不同模組就保存在它們的身體裡。只有當集齊所有模組之後,他們才會喚醒細胞,將其注入新的酵母菌,完成最後的組裝。

後來,貝基便將Sc2.0的基地搬到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巴德接任約翰霍普金斯高通量生物醫學中心主任。漸漸地,團隊規模就拓展到了500名科學家,以及世界各地的十個實驗室,如中國、澳大利亞和蘇格蘭。

巴德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軟體團隊還開發了一款程式,用於指引並執行專案工作流,為基因組設計設定規則,這樣一來,各實驗室就可以遵循同樣的流程,獨立構建各自的染色體,實現大幅加速。2014年,這個國際化的研究團隊公開了第一個完全人工合成的染色體。為拼湊這272,871個堿基對,他們共花了八年時間。

第17條染色體

這次,研究團隊又新公佈了五條染色體,其餘染色體的設計也已經完成並公佈——總共有17條染色體。

酶學家可能會注意到,這比野生酵母菌多了一條。那麼,第17條是怎麼來的呢?

要瞭解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先得知道這樣一點:酵母菌DNA就和所有DNA一樣,充滿了錯誤和冗餘。

Sc2.0專案起步之初,是為了讓酵母菌產生更多有用的化學物質。在進化過程中,酵母菌的很多功能都得到優化,但要想用它進行酶或抗生素的工業級生產,自然進化的酵母菌仍舊力不從心。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將酵母基因組完全推翻重建,只需從基因組中移除導致不穩定性的片段,重構整個基因組,這樣,未來的研究者無論想量產何種化合物,就都可以按需定制了。

研究人員引入的最大改變之一,就是在基因組內安插了5000個DNA標籤,作為Cre重組酶的的作用位點,用來按需製造基因變異。這種酶在與雌激素接觸後,會攪亂這些人工合成的染色體序列——隨機刪除、複製和打亂基因。

這種方法名為SCRaMbLE(全稱“由LoxP介導的演化,實現合成染色體的重組與修改)。通過植入這些位點,科學家就可以從一個小小的試管著手——其中裝有上百萬個基因完全一致的合成酵母細胞,隨機重排這些酵母菌的基因,然後將它們暴露於各種壓力環境之下,如高溫高壓。這有點像是增強版的自然選擇,科學家得以輕鬆發現特定環境下更容易生存的新菌株,或是更適合生產燃料和藥物的酵母工廠。

“我們將演化過程縮短了數百萬年。”華裔生物工程師蔡毅之說,他最早與該項目結緣是在2010年,當時他還是貝基實驗室的一名博士後。“我們的目標不是構建某種特定的酵母菌,而是獲得那種聽從工程學指揮的酵母菌。”現在,他在愛丁堡大學運營自己的實驗室,負責構建第17條染色體。那也是唯一一條需要從零開始構建的染色體。

自打蔡毅之成立自己的實驗室起,他就接手了這個項目。他離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時候,16個原有染色體都已經被人分走。他最後接到的任務,是將酵母菌的所有轉錄RNA——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將氨基酸按順序排列的分子——歸集起來。轉錄RNA是蛋白質產生機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於複製次數多,其不穩定性也是出了名的高。

Sc2.0的科學家們覺得,與其讓它們散落在基因組的各個地方,不如集合到一處,美其名曰“派對染色體”。“所有調皮搗蛋的轉錄RNA都歸入了一條專門的染色體,” 蔡毅之說。“也就是說,它們不會在基因組中到處搗蛋,所以(基因組)非常穩定,比所有自然演化的酵母菌基因都要穩定。”

廣闊的商業應用前景

Sc2.0的酵母DNA不但更加穩定,而且更為精簡。經過種種編輯和改造, 人造基因組的長度較“原版”大幅縮短,只有野生酵母菌基因組的8%。其結構穩固,不容易發生不可預測的變異(這會阻礙化學物質的生產過程),而滿載轉錄RNA的第17條染色體一旦合成完畢,酵母菌就可以任你調教,提供無限的可能性。

業內人士對這種技術期待已久,聯合生物能源研究所(Joint BioEnergy Institute)首席執行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傑伊·基斯林(Jay Keasling)說。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他的實驗室通過生物工程手段培養出了一種酵母菌,可生產瘧疾藥物青蒿素。他對完全由人類設計而成的酵母菌滿懷期待。“這給了我們更大的控制權——在這種生物體內植入東西,使之在特定條件下停止生長,或是生產更多的東西,”他說,“未來,這些生物體有著無限的工業化前景。”Sc2.0團隊計畫在年內完成合成工作。

當然,對任何酵母來說——哪怕是完全人工合成DNA的酵母——要在應用領域大展拳腳,就必須具備各種輔助系統,用來有效地分離、回收並提純產出物。Sc2.0將這些問題留給了業界來解決。

雖然基因組尚未組裝完畢,但他們已將目光投向酵母菌之外的世界。今年春末,該小組將在紐約組織召開會議,探討如何降低合成基因組的成本。最終目標:將基因組合成的物件從酵母發展到植物,有朝一日,還有可能拓展到人類。

“難度至少要大上十倍。”這還純粹是就技術本身而言,若是考慮到倫理方面的阻力,那就更是難上加難。

翻譯:雁行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