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話商城人物:清源知縣、萊州同知:曾光

曾光,河南承宣佈政使司汝甯府光州商城縣人山裡人,

字汝奎,明朝官員,明朝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四年(1519)己卯科鄉試中舉人,與山東商河知縣舉人胡浩、甘肅甯遠知縣舉人陳官是正德己卯科同榜鄉試舉人。

曾光家學淵博,父親曾詢也是博學多才,親自教子授課,所以曾光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受了正統的儒學教育,

有著很好的品德修養,待人處世也很有儒者的風範。曾光對自己的學業要求很嚴格,刻苦攻讀舉子業,終擢賢科,考中舉人。

中舉十五年後,朝廷根據曾光的德行,授以縣官的委任狀,商城舉人曾光于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到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任山西清源縣知縣達六年之久。山西清源縣,古稱梗陽,現稱清徐,始建于春秋,隋開皇16年(596)置清源縣,明朝時屬山西承宣佈政使司太原府。

曾光擔任清源縣知縣期間,恰逢太原地區自然災難頻發:嘉靖元年秋地震數十次、嘉靖七年九月地震賈家山崩裂數十丈、嘉靖十二年饑荒、嘉靖十四年蝗災、嘉靖十九年氣溫反常桃李冬花,嘉靖二十年水災等等;作為主宰一方的縣令,曾光以非凡的氣魄組織清源民眾和士紳開展生產自救,替朝廷和上級官府分憂。

曾光性格耿直,辦事認真,認定對老百姓有實惠和恩惠的事情就會比較執著地去做,老百姓也能夠感受到曾光縣令治理下的清源能夠帶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好處。曾光家教嚴格,自律性強,為官比較清廉,拿著朝廷的俸祿不僅知足常樂,而且還常常助人,晉人德之。

曾光治理清源六年,

深得民心,百姓感恩戴德,有政聲,是難得的賢良名宦,朝廷也對曾光的業績感到滿意,嘉靖十八年(1539)對曾光進行了褒獎,恩賜文林郎。

曾光因治理清源縣有方,嘉靖十九年(1540)擢升到萊州府。從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商城舉人曾光任山東萊州府同知達四年。

作為萊州府知府的副手,曾光盡心盡責,負責分掌萊州府的鹽、糧、捕盜、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軍籍、撫綏民夷等事務。儘管角色變了,但是曾光的為官的品行沒變,在任上曾光一如既往嚴格要求自己,清廉自律,所在皆有善政。曾光的夫人方氏也被朝廷恩賜為孺人。

據嘉靖《商城縣誌》、嘉慶《商城縣誌》、康熙《汝寧府志》、萬曆《萊州府志》、光緒《清源鄉志》等資料編撰。

作者簡介:雷鳴,商城金剛台人,2003年畢業于河南師範大學歷史系,高中歷史教師,現任教於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廣東省歷史骨幹教師。

作者簡介:雷鳴,商城金剛台人,2003年畢業于河南師範大學歷史系,高中歷史教師,現任教於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廣東省歷史骨幹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