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要不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各位愛讀書的小夥伴,肯定都有讀到一本書,感到不滿意甚至很失望的時候。

書評君推出的小欄目——“黴土豆”,專門用於吐槽那些我們讀到的失望之書。

讀到“黴土豆”的你,自然想要不吐不快,對於其它愛書人,你的意見,也是他們重要的“防雷”參考。

三月份我們推出了四期“黴土豆”書單,《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以1157高票當選為三月份的“黴土豆”書籍。

四月份的“黴土豆”,同樣來自讀書人的吐槽。如果你想參與不吐不快的“黴土豆”,

可以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按鈕,將你讀到的“失望之書”告訴我們。

《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提名者:落雨拂塵去 (學生)

《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作者: 盧思浩

版本: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3年6月

看書名大概就猜得到,這是本主打青春、治癒系的散文集。

迷茫、孤獨,繼而反思、奮發,大致就是這類青春文藝勵志類書籍的套路。吃不吃這一套,喝不喝這碗湯,看各人選擇咯。

“首先,這本書的定位是治癒系,然而,我並沒有發現任何治癒的東西,全書都是不知從何而來的、莫名其妙的人生感悟和豆瓣式的小清新。其次,三月的黴土豆是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而本書的文章碎片化更是嚴重到了極致,沒有故事,

沒有情節,只有乾巴巴的青春感言。差評。

《消失的地平線》

提名者:koolgle酷狗(書評讀者)

《消失的地平線》

作者: [英] 詹姆斯·希爾頓

譯者: 胡蕊 / 張穎

版本: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

可以將這本書看作一本旅行探險小說,但它充滿了東方式的神秘奇幻色彩。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這本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

一經出版立刻在歐洲引起了轟動,並很快暢銷世界,從此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一股尋找理想王國香格里拉的熱潮。

這是一本適合旅途中拿來翻看的書。但對中國讀者來說,這種從西方視角切入的東方神秘,已經令人稍感厭倦。即使是在香格里拉這片神秘的樂土上的驚人故事,如果沒有足夠的敘事新意與技巧,也難令讀者驚豔。

“不知所云。沒有任何時代背景。說是小說,其實通篇就是一篇大散文。

《我的大腦失控了》

提名者:思錡(書評讀者)

《我的大腦失控了》

作者: 銀教授 / 溫酒 / 英國報姐

版本: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7年1月

“內容空洞、無聊。讀完感覺就是:矯揉造作至極。

《我在火葬場工作這5年》

提名者:匿名(公司員工)

《我在火葬場工作這5年》

作者: 李喃生

版本: 武漢出版社 2012年7月

這本書的書名很抓人眼球,普通人都對“火葬場”感到神秘、恐懼又好奇。於是,你很有可能抱著瞭解火葬場、瞭解死亡的想法入手這本書。此書將以一個資深火化工的視角,細述在火葬場的親身經歷和親眼所見,展示"重口味人生"。然而根據讀者回饋,本書文筆較粗糙,讀罷不僅無法加深對死亡的瞭解,還頓生無厘頭之感。

“已經記不起哪年買的了,沖著書名,和書封。拿到手,又驚又喜,我很好奇殯葬這一塊的具體工作。但是很失望,字裡行間都透著無厘頭,大半都寫作者戀愛去了。沒有滿足我對這一行業的好奇心,放棄了…

這一期的“黴土豆”書單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以上這些書籍中,有沒有一本書也恰是你心目中的“黴土豆”候選者?

歡迎各位小夥伴們繼續提名。你讀過哪些令你感覺失望忍不住吐槽的書?你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按鈕,通過填寫問卷的方式把你的“黴土豆”候選書單告訴書評君。

下期“黴土豆”,期待聽到你的聲音。

提名者:匿名(公司員工)

《我在火葬場工作這5年》

作者: 李喃生

版本: 武漢出版社 2012年7月

這本書的書名很抓人眼球,普通人都對“火葬場”感到神秘、恐懼又好奇。於是,你很有可能抱著瞭解火葬場、瞭解死亡的想法入手這本書。此書將以一個資深火化工的視角,細述在火葬場的親身經歷和親眼所見,展示"重口味人生"。然而根據讀者回饋,本書文筆較粗糙,讀罷不僅無法加深對死亡的瞭解,還頓生無厘頭之感。

“已經記不起哪年買的了,沖著書名,和書封。拿到手,又驚又喜,我很好奇殯葬這一塊的具體工作。但是很失望,字裡行間都透著無厘頭,大半都寫作者戀愛去了。沒有滿足我對這一行業的好奇心,放棄了…

這一期的“黴土豆”書單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以上這些書籍中,有沒有一本書也恰是你心目中的“黴土豆”候選者?

歡迎各位小夥伴們繼續提名。你讀過哪些令你感覺失望忍不住吐槽的書?你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按鈕,通過填寫問卷的方式把你的“黴土豆”候選書單告訴書評君。

下期“黴土豆”,期待聽到你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