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劉備的內部派系的角度來分析蜀漢政權的滅亡

摘要:在曹魏、孫吳、蜀漢三國中,最先滅亡的是蜀漢政權,儘管表面上蜀漢是最弱的一方,但也不一定先亡,換個思路,我們從蜀漢內部派系來分析蜀漢滅亡的原因。

劉備

蜀漢政權主要分三個派系

1.劉備的元老派

主要人物:關羽、張飛、趙雲,孫乾,簡雍、糜氏兄弟等

此派系是劉備起家時的班底,最得信任的,可惜此派系武強文弱,最關鍵的是後代乏力。

2.荊州派系

主要人物:諸葛亮、馬良馬謖、黃忠,魏延,楊儀,蔣琬,費禕。

此派系是維持蜀漢中後期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有文有武,當然魏延楊儀的內鬥,馬謖的失敗暫且不說。

3.益州派系

主要人物:法正、李嚴、黃權等

此派系在劉備晚期是重點扶持對象,可惜劉備去世後,李嚴還是鬥不過諸葛亮。

諸葛亮

自從劉備在荊州有了穩定的根據地後,

荊州大批的人才主動相投,荊州系派與元老派之間就有衝突產生,劉備統治荊州大片土地後,元老派的地位都大大提高,比如糜芳之流竊據高位,但新附之人比如龐統之才也僅任一縣令,但此時因為劉備勢力不大,所以利益衝突不尖銳,還在可控範圍內。

但劉備取得益州和漢中稱漢中王后,派系衝突開始加劇,這從劉備分封群臣時絞盡腦汁可以看出。劉備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元老派,

這是最受信任的,所以蜀漢大部分兵力都在元老派掌控之中,荊州派系得到了大量的中央政權及部分軍隊指揮權,而法正為代表的益州派系則得到了部分中央政權和大部分地方政權,似乎三方都基本滿意,但關羽對黃忠與自己同列“五虎上將”不滿,我們可以看出,其實三方都不太滿意,可基本可以維持,所以劉備漢中稱王,也沒起到凝聚力的作用。

可這時候卻發生了一件事,

導致平衡破壞,法正突然暴斃。益州派系領袖死去,導致影響力快速推出朝堂,李嚴新入益州不久,得不到益州本土勢力的全力支持。與此同時,荊州方向戰事突變,元老派系的關羽戰敗求援,按理說長達半年的時間,可近在咫尺的劉封在益州勢力孟達的勸說下拒不發兵,關羽兵敗被殺,隨後不久張飛也被部下叛亂所害,自此荊州派系一家獨大。

劉備不願看到這種情況,

兼顧其他方面的因素,劉備不得不親率大軍東征。這次出征有點怪異:1.荊州派系首領諸葛亮沒隨軍出征;2.出征主力為荊州派系的部隊,五虎將之一的趙雲只是押送糧草;3.益州派系也僅僅出動少量水軍。結果卻是大敗退回白帝城,劉備深知兒子劉禪的無能,不想荊州派系一家獨大,這次東征儘管失敗,但荊州派系也損失不小。

李嚴

於是劉備在托孤時候,將荊州派首領諸葛亮和益州派首領李嚴叫到床前,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你可取之”把諸葛亮的後路封死,然後任命李嚴為尚書令,相當於二把手。儘管劉備做了穩妥的後事安排,可李嚴還是敗在諸葛亮之手。

自此諸葛亮內外軍政大權一手抓,然後五伐中原,直到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依然在荊州派系手上,等到鐘會,鄧艾伐蜀之時,蜀漢政權所能依靠的也僅僅只有荊州派和姜維,周倉等外來勢力了。益州本土勢力,在這場滅亡蜀漢的戰爭中沒有進行堅決的抵抗,所以鄧艾缺衣少食的2萬人途經700餘裡幾乎毫無抵抗的突進到了成都城下,此時,儘管城內尚有數萬大軍,但也沒人願為蜀漢分憂了,最終,劉禪不戰而降,蜀漢滅亡。

你的閱讀就是給我最大的動力

你的轉發就是給我最大的支持

你的點評就是給我最大的信任

我是趣味的歷史,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我。

李嚴

於是劉備在托孤時候,將荊州派首領諸葛亮和益州派首領李嚴叫到床前,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你可取之”把諸葛亮的後路封死,然後任命李嚴為尚書令,相當於二把手。儘管劉備做了穩妥的後事安排,可李嚴還是敗在諸葛亮之手。

自此諸葛亮內外軍政大權一手抓,然後五伐中原,直到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依然在荊州派系手上,等到鐘會,鄧艾伐蜀之時,蜀漢政權所能依靠的也僅僅只有荊州派和姜維,周倉等外來勢力了。益州本土勢力,在這場滅亡蜀漢的戰爭中沒有進行堅決的抵抗,所以鄧艾缺衣少食的2萬人途經700餘裡幾乎毫無抵抗的突進到了成都城下,此時,儘管城內尚有數萬大軍,但也沒人願為蜀漢分憂了,最終,劉禪不戰而降,蜀漢滅亡。

你的閱讀就是給我最大的動力

你的轉發就是給我最大的支持

你的點評就是給我最大的信任

我是趣味的歷史,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