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瀘州市民報料稱麵條裡有橡膠 專家:實為麵筋多加更筋道

4月19日,家住瀘州市江陽區的張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在副食店購買的麵條中發現有無法溶于水的膠狀物,懷疑麵條裡添加了橡膠,希望通過記者弄清真相。

通過江陽區快檢中心的吊白塊檢測,張先生所購買的古藺面呈陰性

面中泡出膠狀物 真的是膠?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膠狀物實為麵筋 可以做美食

記者將張先生帶來的麵條用冷水浸泡、揉搓後,發現逐漸出現白色膠狀物,且不溶于水。

“其實這就是我們經常在燒烤攤上吃到的麵筋。

”江陽區食品藥品檢驗所負責人李紹蘭說,將麵粉加入水揉成麵團,再用清水把麵團中的澱粉和其他雜質全部洗掉,剩下的膠狀物即是麵筋。煮過麵條之後出現的黏糊糊的“膠”就是麵筋,一般來說,小麥麵粉等級越高,麵筋含量也越高。

有時我們吃麵條感到不夠筋道,就是因為麵筋不夠。有的不良商家會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吊白塊,如粉絲中放入吊白塊可變得韌性好、爽滑可口、不易煮爛,

這類麵條、粉絲一般特別白,且吃起來特別有筋道。

瀘州並未檢出含有吊白塊的麵條

那麼,怎樣判斷張先生帶來的麵條裡含有的是麵筋還是吊白塊呢?記者將麵條送往江陽區快檢中心,經檢驗,張先生提供的麵條並未添加吊白塊。

李紹蘭表示,吊白塊常用作工業漂白劑等,對人體有嚴重毒副作用,國家嚴禁將其作為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使用。

根據《食品安全法》,在食品中添加吊白塊,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將處以5到10萬元罰款;貨值金額超過1萬元的,將處10到20倍罰款。

“目前,瀘州城區並未檢測出含有吊白塊的麵條。”李紹蘭說,接下來每個月將規劃一天為“你送我檢”活動日,市民朋友可將存在疑問的食藥品送往江陽區快檢中心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