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穀雨茶地圖:來來來,喝完這杯還有三杯

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

“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

清明穀雨是採茶制茶的季節。中國是茶的故鄉,不同的產茶區的茶葉因氣候差異而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香韻,今天捕輿者就帶各位去看看各地茶園,趁穀雨時節,品一品春茶。

浙江:雨前龍井最新鮮

“龍井茶,虎跑泉”,江南煙雨朦朧時,也正是龍井茶採摘的季節。

龍井茶之名取自龍井泉(又名“龍泓”),此泉位於杭州西湖鳳凰嶺上,泉水甘冽,大旱亦不枯竭,世人皆謂有龍居於此地,故稱“龍井”。茶樹在龍井泉水的滋養下長成,也以龍井為名。獅峰山腳下茶農以製造聲名遠播的獅峰龍井為生,是為“龍井村”。

群山環繞中的龍井村中一片白牆灰瓦,

好似從水墨畫中走出。清晨,太陽在東邊升起的時候,茶山中水汽氤氳,群山靜寂,只聽到早起採茶茶農的對話聲。龍井茶的最佳採摘季在清明至穀雨之間,這幾日的茶葉鮮嫩,且產量較少,成為珍品,舊時常常作為貢品進獻皇家。穀雨前採摘的茶不如清明前採摘的那般細嫩,但由於這時氣溫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積累的內含物也較豐富,
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鮮濃而耐泡。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採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福建:居人清明采嫩葉,為制春茶鐵觀音

當浙江的龍井已經進入製作工序的時候,安溪的鐵觀音才剛剛開始採摘。泉州位於東南沿海的福建省,

當地的安溪鎮以鐵觀音之鄉聞名。天下名茶以“鐵觀音”為王,而安溪則是鐵觀音的故鄉。

安溪唐代已產茶,到明代產茶稍盛,18世紀後期安溪茶戶有了較大發展。詩人阮渂錫在《安溪茶歌》中有“安溪之山鬱嵯峨,甚陰常濕生叢茶。居人清明采嫩葉,為價甚賤保萬家……”之句。

安溪分為內安溪與外安溪,生產鐵觀音的地方為內安溪,那裡群山綿延,雲霧繚繞,山巒被開墾成了梯田的模樣,

一排又一排地種著整齊的茶樹,是當地人賴以為生的“珍寶”。鐵觀音並無明前、雨前之分,而是按季採摘,穀雨至立夏為春茶,夏至至小暑為夏茶,立秋至處暑為暑茶,秋分至寒露為秋茶,口感以秋茶最佳,產量最大。

廣東:明後一杯鳳凰茶

廣東潮州人愛喝的功夫茶,其實就是來自潮州鳳凰山的鳳凰茶。鳳凰山上棲鳳凰,佘族群居於鳳凰山上,以制茶販茶為生。鳳凰茶品質極佳,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絕之特點。依品質檔次分為單叢-浪菜-水仙三檔。江浙一帶有“明前一杯茶,明後一斤茶”的說法,意指明前茶的珍貴,但是在鳳凰則不儘然,最好的鳳凰茶是清明後採摘的。

清明時節來到鳳凰山的中山地區,嫩綠的茶樹佈滿了開墾成階梯狀的山麓。鳳凰山上茶樹繁茂,傳言樹齡300年以上的老茶樹還保存著3700多株,其中還有一棵600多歲的“老茶王”,樹高約5米,樹葉茂密像一把大傘。來自福建詔安的茶娘們每一年都會被茶山的主人雇傭著採茶,她們技藝嫺熟,說起採茶的講究也頭頭是道:“不能摘帶露帶雨的葉子,要采兩到三瓣的葉子……”

當然,鳳凰茶最講究的還是飲用的時候,煎茶如同作文,講究起承轉合,唯有掌握火候,才能喝到最甘美的鳳凰茶。

雲南:普洱春茶新在“三前”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記》中說:“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 已自唐時。”

清幽的鈴聲與噠噠的馬蹄聲在西南的山巒之間響徹千年,聯結著中國西南與西北的茶馬古道是中國西部的民間貿易走廊,雲南特產的普洱茶在古代就是通過這裡通道銷往遠方,當地人以茶易馬,通過茶葉來換取其他的生產用具。

雲南的緯度較之浙江、福建更低一些,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下,茶葉採摘的季節也與其他地區不同。茶家歷來都有共同的品茶訣:茶貴新。

如果你是留學生、新移民、僑二代,或是對海外中國有一顆珍貴的好奇心——不要放過我們,華輿就是你的菜!

其實就是來自潮州鳳凰山的鳳凰茶。鳳凰山上棲鳳凰,佘族群居於鳳凰山上,以制茶販茶為生。鳳凰茶品質極佳,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絕之特點。依品質檔次分為單叢-浪菜-水仙三檔。江浙一帶有“明前一杯茶,明後一斤茶”的說法,意指明前茶的珍貴,但是在鳳凰則不儘然,最好的鳳凰茶是清明後採摘的。

清明時節來到鳳凰山的中山地區,嫩綠的茶樹佈滿了開墾成階梯狀的山麓。鳳凰山上茶樹繁茂,傳言樹齡300年以上的老茶樹還保存著3700多株,其中還有一棵600多歲的“老茶王”,樹高約5米,樹葉茂密像一把大傘。來自福建詔安的茶娘們每一年都會被茶山的主人雇傭著採茶,她們技藝嫺熟,說起採茶的講究也頭頭是道:“不能摘帶露帶雨的葉子,要采兩到三瓣的葉子……”

當然,鳳凰茶最講究的還是飲用的時候,煎茶如同作文,講究起承轉合,唯有掌握火候,才能喝到最甘美的鳳凰茶。

雲南:普洱春茶新在“三前”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記》中說:“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 已自唐時。”

清幽的鈴聲與噠噠的馬蹄聲在西南的山巒之間響徹千年,聯結著中國西南與西北的茶馬古道是中國西部的民間貿易走廊,雲南特產的普洱茶在古代就是通過這裡通道銷往遠方,當地人以茶易馬,通過茶葉來換取其他的生產用具。

雲南的緯度較之浙江、福建更低一些,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下,茶葉採摘的季節也與其他地區不同。茶家歷來都有共同的品茶訣:茶貴新。

如果你是留學生、新移民、僑二代,或是對海外中國有一顆珍貴的好奇心——不要放過我們,華輿就是你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