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0分鐘5塊港幣:不看好“共用單車”進軍香港市場的理由

圖:法新社

這是柳丁君的吐槽貼。

全球以及內地近期共用單車風行,

這股風潮近日也吹到了香港。近日,本港出現一個名為「Gobee.bike」的網站,今日開始將推出借用單車的服務,收費為每30分鐘5港元。

單車代步既環保又快捷,近年全球興起共用單車服務,內地有兩大品牌「摩拜」和「ofo」及臺灣亦有「YouBike」,惟本港在此方面則相對落後。近日,本港出現一個名為「Gobee.bike」的網站,今日開始將推出借用單車的服務,收費為每30分鐘5港元。

香港共用單車:每30分鐘5港元

據悉,

現時的租用單車服務,大約提供約1,000部單車,今年年底會將服務覆蓋至九龍及香港島,提供逾2萬部單車。不過,小編好奇的是,香港地少人多,這2萬部單車要放哪裡?

香港上周剛舉辦了市內單車世錦賽。圖:中新社

香港單車運動還是挺流行的

事實上,近年來,

香港單車運動還是挺流行的。除了政府踐行“單車友善”計畫,不斷在郊區開拓自行車道等配套措施之外,單車運動一直以來也被香港視為是主推的運動香港項目。特別是近年來,包括李慧詩等“牛下車神”在國際大賽屢獲獎項,更令單車運動在香港深入人心,這更不用說香港單車運動的標誌性人物黃金寶了。

香港市民喜歡單車運動。圖:星島

不過,在香港,柳丁君不太看好共用單車發展的原因是有兩點,簡單粗暴:第一是是否需要?要知香港的交通發達,共用單車在這個城市只能是發揮休閒娛樂作用,非是彌補公共交通的不足。

第二點是配套設施,是香港人多地少,道路狹小,除了郊區,市區就根本沒有自行車道。

另外,共用單車一大特色是騎到哪裡算哪裡,但香港有著嚴格的道路泊車條例,這條例是適用單車的。(這違法成本,是比內地高很多。)

港府對付隨街亂停的單車:沒收!

柳丁君翻查資料,立法會早在2013年曾討論過單車泊位的問題。根據根據《道路交通(泊車)規例》(第374C章)第8條,任何人在泊車處連續停泊車輛超過24小時,即屬違法。這規例也適用于規管公眾單車泊位。因此,如停泊單車在公眾單車停泊位超過24小時,

即屬違法。

換句說是:單車不是隨意可以在街上停泊的。


香港對單車的管理和機動車一樣。圖:星島

運輸署可根據《簡易程式治罪條例》(第228章)第4A條,在其管理的地方(例如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清理違法停泊的單車。地政總署則可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第28章)第6(1)條,清理違例佔用未批租政府土地的單車。

運輸署的資料顯示,運輸署於2010年、2011年及2012年根據《簡易程式治罪條例》于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分別沒收了165輛、370輛及329輛單車。而地政總署於2010年、2011年及2012年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於未批租政府土地上分別沒收了6651輛、7235輛及6642輛單車。

創辦公司呼籲使用者乖乖停在公共停泊處

關於香港能夠用於單車停泊的公眾單車泊位。2013年的資料顯示,現時全港共有約42 000個公眾單車泊位。柳丁君表示,這個資料的增長是非常有限的,在2013年的過去三年,港府增設的公眾單車泊位只有2000個,且都是在郊區。

當然了,共用單車作為一個新鮮事物進入到香港是值得鼓勵的。不過,柳丁君只是覺得在上述提及的法律限制之下,經營共用單車的人們可能要首先解決的是單車停泊位置的問題,學習國外城市在固定地點設有單車位?不過,這是不是有提升了運營成本?香港的道路又是否適合共用單車騎行呢?這都是問題。

「Gobee.bike」目前也提供了借車還車的一些場地,目前官方展示主要的地點集中在大埔、沙田、馬鞍山、中文大學、科學園及大圍等,不過這些場地非其公司所有,是公家的。公司只是建議市民使用之後乖乖的停在政府的公共停泊處。

香港單車“慢騎主義”創辦人ManLee。

香港是一個對單車不友好的城市

柳丁君前陣子曾經採訪了一位喜歡單車的中年文藝男子,他是香港單車“慢騎主義”創辦人ManLee。採訪當日現身時,他穿著現今罕見的“解放鞋”,騎著內地上世紀80年代的潮物“永久牌”自行車,翩翩而至,儒雅謙和。

Man說覺得香港是一個對單車不友好的城市。不過,他覺得單車在香港還是有市場。他在三年前發起“慢騎主義”為主旨的單車遊覽團,路線不走尋常單車徑,卻去往城市更深處——有故事的橫街窄巷,或野外郊遊美景路。“香港主流崇尚快,覺得快是一件好叻的事。我想用慢字去抗衡,帶出另一個理念——單車是生活和旅行的工具。”

或許,共用單車在香港是走這條路?如果純粹是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的話,估計懸。好了,吐槽完畢。在沒有“最後一公里”問題的香港,你們又覺得香港的共用單車要如何發展呢?

清理違例佔用未批租政府土地的單車。

運輸署的資料顯示,運輸署於2010年、2011年及2012年根據《簡易程式治罪條例》于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分別沒收了165輛、370輛及329輛單車。而地政總署於2010年、2011年及2012年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於未批租政府土地上分別沒收了6651輛、7235輛及6642輛單車。

創辦公司呼籲使用者乖乖停在公共停泊處

關於香港能夠用於單車停泊的公眾單車泊位。2013年的資料顯示,現時全港共有約42 000個公眾單車泊位。柳丁君表示,這個資料的增長是非常有限的,在2013年的過去三年,港府增設的公眾單車泊位只有2000個,且都是在郊區。

當然了,共用單車作為一個新鮮事物進入到香港是值得鼓勵的。不過,柳丁君只是覺得在上述提及的法律限制之下,經營共用單車的人們可能要首先解決的是單車停泊位置的問題,學習國外城市在固定地點設有單車位?不過,這是不是有提升了運營成本?香港的道路又是否適合共用單車騎行呢?這都是問題。

「Gobee.bike」目前也提供了借車還車的一些場地,目前官方展示主要的地點集中在大埔、沙田、馬鞍山、中文大學、科學園及大圍等,不過這些場地非其公司所有,是公家的。公司只是建議市民使用之後乖乖的停在政府的公共停泊處。

香港單車“慢騎主義”創辦人ManLee。

香港是一個對單車不友好的城市

柳丁君前陣子曾經採訪了一位喜歡單車的中年文藝男子,他是香港單車“慢騎主義”創辦人ManLee。採訪當日現身時,他穿著現今罕見的“解放鞋”,騎著內地上世紀80年代的潮物“永久牌”自行車,翩翩而至,儒雅謙和。

Man說覺得香港是一個對單車不友好的城市。不過,他覺得單車在香港還是有市場。他在三年前發起“慢騎主義”為主旨的單車遊覽團,路線不走尋常單車徑,卻去往城市更深處——有故事的橫街窄巷,或野外郊遊美景路。“香港主流崇尚快,覺得快是一件好叻的事。我想用慢字去抗衡,帶出另一個理念——單車是生活和旅行的工具。”

或許,共用單車在香港是走這條路?如果純粹是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的話,估計懸。好了,吐槽完畢。在沒有“最後一公里”問題的香港,你們又覺得香港的共用單車要如何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