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菲推出“大建特建”基建計畫 六年擬投資約2400億元

菲律賓政府18日宣佈正式推出一項名為“大建特建”的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計畫,將在六年內投資8.4萬億比索(約11620億人民幣),在全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新華社報導,當天在馬尼拉舉辦的“杜特爾特經濟學”論壇上,

政府經濟團隊聯合推出這項計畫,稱其為“菲律賓史上最大膽、最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九位內閣部長連袂登臺解說杜特爾特政府的經濟發展大計。

根據計畫,政府將在2017年到2022年的六年間投資8.4萬億比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已經開工或正在籌備的項目超過30個,涵蓋道路、橋樑、機場、鐵路、港口、防洪設施等各個領域。

財政部長多明格斯表示,過去數十年菲律賓忽視了基礎設施建設,而鄰國卻在大興土木,這使菲律賓失去了國際競爭力。作為一個島國,菲律賓落後的基礎設施使各島之間的貨物運輸成本居高不下,推高了糧食、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使製造業投資者望而卻步。

他說,

政府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三部分:政府稅收、外國政府開發援助和商業貸款。他預計,一旦稅制改革成功實施而且各項基礎設施建成,菲律賓有望在2022年躍升成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到2040年躋身高收入國家之列。

設基建網站列工程項目

以提高運作透明度

交通部長杜加德特別介紹了棉蘭老鐵路、大馬尼拉地鐵、克拉克國際機場新航站樓等一批備受關注的大型基建項目。

他還表示,為緩解首都大馬尼拉地區的交通,交通部7月會把辦公室從大馬尼拉遷往克拉克。

一個名為“建設!建設!建設!”的政府網站當天也在論壇上正式上線。網站上羅列了一批菲律賓基礎設施工程項目,民眾可登錄查詢有關資訊,當局希望借此提高基礎設施專案運作的透明度。

不過菲律賓貪腐叢生、長期存在的繁文縟節和其他問題正威脅這項投資計畫。

馬尼拉反腐組織“透明與問責網路”執行理事拉薩丁告訴法新社,基建專案平均約10%至30%的成本因貪腐而流失,而如果有國會議員直接參與分配撥款,難免出現“政治分肥”的情況,流入貪官口袋的基建經費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