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7種常見的理財騙局,銀行理財居然占了3種!

金融騙局五花八門,讓人防不勝防。“3·15”打假日剛過,防騙依然是主題,要提高自己的防騙意識和辨別能力,才能讓騙子無所遁形。

小九列舉出以下7種常見的理財騙局,其中銀行理財竟占了3種:

1、假銀行

這幾年隨著銀行越來越多,一些假銀行也就有了渾水摸魚的機會。時不時有人收到“假短信”,騙子假借銀行口令升級、親友求助、積分兌換等名義,傳播欺詐短信,騙取用戶訪問短信中的“釣魚”網址,或回撥詐騙電話。

防騙小竅門:先撥打銀行官方客服熱線進行查證。

一般銀行業客服熱線為95開頭;在中國只有銀行是唯一的發行借記卡和信用卡的機構、所髮卡均以62開頭。

2、銀行存款突然失蹤

有時候覺得銀行理財的收益太低,客戶經理會悄悄的出示一份非本銀行的理財產品,明顯收益高出很多,風險也高出很多,一旦出事本息都沒了,銀行是沒責任的。還有一種情況是銀行內鬼夥同外人欺騙客戶,給出高息承諾,

然後把錢都卷走了。

防騙小竅門:不要相信銀行工作人員給出的高息承諾,更不要跟著銀行工作人員到銀行以外的任何地方辦理存款和理財業務。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定要看合同上面有無銀行公章,發現合同內容有任何問題務必要弄明白了再簽字。

3、銀行理財變保險

銀行理財變保險這些事早已被媒體給報導“爛”了,仍舊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防騙小竅門:投資者要時刻警惕,簽訂合同前要看清楚條款中寫的是保險,還是理財產品?是銀行自營類產品,還是與保險公司合作的產品?

4、虛假P2P騙局

虛假P2P騙局,值得是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進行斂財,主要分為“自融”和“欺詐”。

虛假平臺的特點:沒有合作的金融擔保機構;平臺對借款項目進行自擔保;利用高額利息吸引投資者等

除了銀行理財騙局和P2P騙局,另外常見的騙局還有假私募基金騙局、原始股騙局和現貸投資騙局。

-:licai935

理財有疑問,上935問問專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