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傾聽是一種能力,擁有即能收穫美好

親愛的書友們,昨天我們學習了聽到不中聽的話的四種選擇,

如何從情感的奴隸到生活的主人。這一次我們將探討如何傾聽他人,瞭解他們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並給予回饋。現在就讓我們繼續往下共讀89-137頁的內容吧。

by 圈姐

你,懂得傾聽他人嗎

插畫來源:渡辺あきお

01

用全身心傾聽

為了傾聽他們,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

哈樂德•庫希納拉比在《當好人遭到厄運》一書中訴說了他的苦難。在他兒子臨死時,聽到人們的安慰,他極為痛苦。然而,想到20多年來他在別人遭遇不幸時也說同樣的話,他更是傷透了心!

我們常常認為,

在親友感到痛苦時,我們應該想辦法使他們好受一點。然而,急於採取行動使我們無法充分體會他們的狀況。如果我們只關心別人說了什麼,並考慮他的情況符合哪種理論,我們並沒有傾聽他們。

在非暴力溝通中,傾聽他人意味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地體會他人。傾聽的這種品質體現了它與理解以及同情之間的區別。

02

體會他人的感受的需要

不論別人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息,

我們都可以用心體會其中所包含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比方說,一位新鄰因為急事借走了你家的車。你的家人知道後責駡你:“你把車借給陌生人,真蠢!”此時,你就可以好好體會他們的感受和需要,既不反駁也不自責。

不論別人說什麼,我們只聽到他們此時此刻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在這個例子裡,很明顯,家人觀察到的事實是:車被借給了陌生人。

03

給他人回饋

在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之後,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如果我們已經準確領會了他們的意思,我們的回饋將幫助他們意識到這一點。

非暴力溝通建議我們使用疑問句來給予他人回饋。這將便於他人對我們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補充。比如“你說的什麼事?”“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你希望我怎麼做?”

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直接,但它們並不是獲得資訊的最佳方式。

如果我們真的要這麼問,那麼,在提問前先提及我們的感受和需要,將鼓勵人們主動表達自己。例如,如果我們想問別人“你說的是什麼事”,我們可以說:“我有些困惑。我想知道你是指哪件事。告訴我好嗎?”

04

保持關注

在解決問題或詢問他人的請求前,為他人的充分表達創造條件。如果過早地提及他人的請求,我們也許就無法傳達我們的關心;甚至還會被看作是應付。

而且,在談話剛開始時,人們所表達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許多相關的感受——通常是更為強烈的情感,並沒有得到表達。傾聽將為他們探究和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創造條件。反之,如果急於瞭解他們的請求或表達自己,就會妨礙這個過程。

假定有一位母親和我們說:“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的孩子不論我和他說什麼,他都不聽。”這時,我們就可以表達我們的理解:“聽起來,你很傷心,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溝通的辦法。”

這樣的回答通常會鼓勵對方去瞭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一直保持關注,直到她充分表達相關的感受。

怎樣判斷對方的感受是否已經充分表達呢?較為明顯的標誌是,他停止了談話。如果無法確實對方是否還有話要說,就不妨問一句:“你還有什麼話要告訴我嗎?”

05

當我們痛苦得無法傾聽

我們無法給別人我們自己都沒有的東西。有時,我們會發現我們沒有心情去關心別人。一般來說,這反映了我們也需要得到關心。

如果告訴他人我們正處於痛苦中,我們無法顧及他們的感受和需要,別人很可能就會伸出援手。而且一旦我們能夠敏銳地察覺並照顧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有能力迅速調整好狀態,來傾聽他人。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還有另外兩種選擇。其中一種選擇是大聲地提出請求。另一種選擇是,換一個環境。我們需要時間和空間來調整狀態,等平靜下來了,再回來。

06

傾聽使身心痊癒

一個人如果有機會傾訴,會是怎樣的感覺呢?一旦有人傾聽,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

勞倫斯分享了她的一段經歷。有一次,她和六歲的兒子談話,話清空沒說完,兒子一不高興就跑開了。這時,年僅十歲的女兒和她說:“媽媽,看起來你有一點生氣,你希望他耐心地與你談話,是嗎?”

聽到女兒的話,勞倫斯大為驚訝,氣也消了。兒子回來後,她也就能靜下心來和他談話。

07

傾聽的能力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表達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們有時也許會發現運用非暴力溝通是富有挑戰性的。

然而,通過傾聽,我們將意識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處,這會使自我表達變得容易些。

我們越是傾聽他人語言背後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與他們坦誠地溝通。

08

使談話生動有趣

有的時候,談話的氣氛很沉悶。我們體會不到說話的人有怎樣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對我們有什麼期待。

這樣的談話是很累人的。它只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而無法幫助我們與他人如何加深聯繫。這種書面的出現往往是因為說話的人並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請求。

怎麼做才可以扭轉這種局面,使談話生動有趣呢?我的建議是,儘快提醒說話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等得越久,也就越難做到這一點。

09

課後小練習

昨天在文章中給大家留了些小練習,看到很多書友留言評論,現在就跟大家公佈一下答案:

1.我希望你理解我。(沒有明確要求)——你是否可以告訴我,你認為我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沒有明確要求)

2.請告訴我,在我做的事情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件?(明確要求)

3.我希望你更加自信。(沒有明確要求)——我希望你能參加關於人際交流的培訓,我相信這會有助於你增強自信心。(明確要求)

現在,對於傾聽他人和明確要求,你有什麼新的認知和感受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留言,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THE END

心靈的圈子:每天學點心理學,做自己的心靈療愈師。

而且,在談話剛開始時,人們所表達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許多相關的感受——通常是更為強烈的情感,並沒有得到表達。傾聽將為他們探究和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創造條件。反之,如果急於瞭解他們的請求或表達自己,就會妨礙這個過程。

假定有一位母親和我們說:“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的孩子不論我和他說什麼,他都不聽。”這時,我們就可以表達我們的理解:“聽起來,你很傷心,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溝通的辦法。”

這樣的回答通常會鼓勵對方去瞭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一直保持關注,直到她充分表達相關的感受。

怎樣判斷對方的感受是否已經充分表達呢?較為明顯的標誌是,他停止了談話。如果無法確實對方是否還有話要說,就不妨問一句:“你還有什麼話要告訴我嗎?”

05

當我們痛苦得無法傾聽

我們無法給別人我們自己都沒有的東西。有時,我們會發現我們沒有心情去關心別人。一般來說,這反映了我們也需要得到關心。

如果告訴他人我們正處於痛苦中,我們無法顧及他們的感受和需要,別人很可能就會伸出援手。而且一旦我們能夠敏銳地察覺並照顧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有能力迅速調整好狀態,來傾聽他人。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還有另外兩種選擇。其中一種選擇是大聲地提出請求。另一種選擇是,換一個環境。我們需要時間和空間來調整狀態,等平靜下來了,再回來。

06

傾聽使身心痊癒

一個人如果有機會傾訴,會是怎樣的感覺呢?一旦有人傾聽,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

勞倫斯分享了她的一段經歷。有一次,她和六歲的兒子談話,話清空沒說完,兒子一不高興就跑開了。這時,年僅十歲的女兒和她說:“媽媽,看起來你有一點生氣,你希望他耐心地與你談話,是嗎?”

聽到女兒的話,勞倫斯大為驚訝,氣也消了。兒子回來後,她也就能靜下心來和他談話。

07

傾聽的能力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表達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們有時也許會發現運用非暴力溝通是富有挑戰性的。

然而,通過傾聽,我們將意識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處,這會使自我表達變得容易些。

我們越是傾聽他人語言背後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與他們坦誠地溝通。

08

使談話生動有趣

有的時候,談話的氣氛很沉悶。我們體會不到說話的人有怎樣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對我們有什麼期待。

這樣的談話是很累人的。它只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而無法幫助我們與他人如何加深聯繫。這種書面的出現往往是因為說話的人並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請求。

怎麼做才可以扭轉這種局面,使談話生動有趣呢?我的建議是,儘快提醒說話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等得越久,也就越難做到這一點。

09

課後小練習

昨天在文章中給大家留了些小練習,看到很多書友留言評論,現在就跟大家公佈一下答案:

1.我希望你理解我。(沒有明確要求)——你是否可以告訴我,你認為我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沒有明確要求)

2.請告訴我,在我做的事情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件?(明確要求)

3.我希望你更加自信。(沒有明確要求)——我希望你能參加關於人際交流的培訓,我相信這會有助於你增強自信心。(明確要求)

現在,對於傾聽他人和明確要求,你有什麼新的認知和感受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留言,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THE END

心靈的圈子:每天學點心理學,做自己的心靈療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