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昭陽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小寨子,長這樣子?

近日,國家民委發佈《關於命名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全國共有717個村寨被作為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予以命名掛牌。在此次評選活動中,昭陽區舊圃鎮小寨子自然村榜上有名。

彝家小寨

小寨子自然村是三善堂村第一村民小組,居住著彝、漢兩種民族共138戶486人,其中彝族有75戶,占總人口的60%。

2009年,小寨子自然村被列為全省扶貧開發整村推進試點,鎮、村兩級按照“發揮區位優勢、加大產業培植、整治村容村貌、創建鄉風文明、構建和諧家庭”的總要求,

採用農戶自籌850萬元,再整合資金785萬元的方式進行建設,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小寨子自然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環境優美、經濟寬裕、民風淳樸、文化豐富的少數民族示範點。

小寨風光

小寨一角

走進舊圃鎮三善堂村小寨子自然村,沿著蜿蜒的水泥路前行,一排排青磚白牆、錯落有致的彝家民居映入眼簾,院牆上富有彝族風情的繪畫、廣場上高高矗立的火炬雕塑讓整個村子充滿了濃濃的民族風情。

村子美了,居住環境變了,鎮、村兩級又開始著手大力發展產業,開展文化建設。小寨子彝族刺繡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做工精美,五彩斑斕的服飾、掛件、配飾等蘊含著彝家精深的刺繡技藝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作為禮品和旅遊紀念品遠銷省內外,供不應求。

小寨子民族手工藝深受廣大遊客的青睞。

富有彝族特色文化色彩

與此同時,近年來,小寨子的櫻桃、水果豌豆、葡萄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迅猛,

不僅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還為發展生態旅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舊圃鎮黨委、政府和三善堂村“兩委”領導介紹,舊圃鎮三善堂小寨子彝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建設專案的順利實施,有效改善了群眾居住環境、加速了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群眾經濟收入、促進了彝族文化發展,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

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是一份榮譽,更是一個動力。接下來,舊圃鎮將以保護彝族特色民居和生態環境為重點,以傳承民族特色文化為載體,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依託,創建團結和諧的民族關係,形成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長效機制,輻射帶動其它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促進民族地區的長足發展。

文圖|任天能 蔣德玉 @微雨

編輯|曾巍審核|鄧龍啟

接下來,舊圃鎮將以保護彝族特色民居和生態環境為重點,以傳承民族特色文化為載體,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依託,創建團結和諧的民族關係,形成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長效機制,輻射帶動其它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促進民族地區的長足發展。

文圖|任天能 蔣德玉 @微雨

編輯|曾巍審核|鄧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