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完“16歲少女在教室遭同學強☆禁☆姦後被勒死”的評論,我震驚了

前不久,“UC震驚部”風靡網路。類似於“震驚!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不轉不是中國人!”的標題經常令人哭笑不得。

大司兄今天為何也用“震驚”二字?難不成大司兄近日從“UC震驚部”學習歸來?

非也,非也!雖然大司兄有時候會小小的“標題黨”一下,但是今日,大司兄確實是被“震驚”了。

2017年4月19日,一則“16歲少女在教室遭同學強☆禁☆姦後被勒死 案件今日開審”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案情回顧:高中男生教室裡掐死女同學 被訴故意殺人和強☆禁☆姦

2016年5月19日晚上,在北京市昌平區一所外語學校的教室內,16歲的女生小姚被人殺害。

案發第二天,小姚的17歲男同學王某向警方投案,王某因涉嫌故意殺人被拘留和批准逮捕。王某自稱:案發當晚,在小姚主動要求的情況下兩人發生了性關係,後小姚反悔要將此事告訴老師,

王某害怕被告發,於是用手將小姚勒死。

但小姚母親李女士卻堅持認為,他們倆人根本就不是男女朋友關係,女兒肯定是在遭受性侵後被殺害,強烈要求嚴懲兇手。

案發原因出現了“羅生門”,真相似乎顯得“撲朔迷離”,但我們相信法院會作出公正的判決。

就案件本身而言,案情並不複雜。簡單的說,這是一起發生在校園內的刑事案件。花季少女遭遇不幸,青春少年犯下大錯,這都是令人感到惋惜的。

但是在評論中,大司兄看到了令人震驚的評論:

“這姑娘真漂亮,16歲了也不太小,也該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我就奇怪了,要是她沒這個意向會從寢室和那個男的一起離開?那個男的天生神力,一把抓走的嗎?”

“大晚上的一個男生還是一個自己不大喜歡的男生叫你出去你出去?如果說你智商情商很低的話那我沒說的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你不跟他出去,他是不是就沒機會強☆禁☆姦你?”

大司兄沒看錯的話,某些網友是在指責受害者?

Excuse me?這幾條評論,還有著上千人點贊?

本來呢,法院沒有作出判決,我們也不能直接確定被害者遭遇了強☆禁☆姦。但是少女遇害是事實,退一萬步來說,即便雙方出於自願,

難道“長得漂亮”、“16歲”這些就是“活該”遇害的理由?

大司兄再來捋一捋這些網友的邏輯:

誰讓你長得這麼漂亮,吸引了男生的注意?

吸引男生注意後→你幹嘛要聽一個你不大喜歡的一個男生的,跟著他出去?

出去後→你都跟著他出去了,難道不表明你有這個意向?

最後→你不跟他出去,他是不是就沒機會強☆禁☆姦你了?

刨根究底:這起凶案的發生,全賴人家姑娘咯?都怪你,長得那麼漂亮幹嘛!

我的天哪?各位有沒有搞錯?這怎麼就變成了受害人的錯?

其實,這類評論並不是第一次出現。

在不少有關強☆禁☆姦或猥褻的報導中,我們或多或少會聽到這樣一種聲音:被強☆禁☆姦(猥褻)了,那是因為你長得漂亮,穿得太少。你自己“檢點”一些,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嗎?

按照這些網友的邏輯,女性就應該為自己穿得少(長漂亮)而為遭遇性侵害買單。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美國阿卡迪亞大學的凱薩琳做過這樣的一份調查,她找到一些願意分享,而曾被性侵過的女性,請她們拿出當時所穿的服裝。底下的照片,就是“女性被性侵時穿的衣服”。

除去上面這組圖以外,下面這個調查也會顛覆“傳統”的觀念。

在強☆禁☆姦案中,強☆禁☆姦犯在選擇下手目標時往往會先作出兩個基本判斷:“是否有機會下手”與“目標看上去是不是不易反抗”。

那又是如何判斷受害者是否容易順從呢?通過言行和衣著。但絕不是“穿得越少就越容易遭遇性侵”!

走路低頭含胸,看上去唯唯諾諾的,穿著比較保守的,更容易被認為是個好欺負的物件。而衣著暴露的女性會被認為自信,強勢,具有統治力,遇事也更具反抗力。

但這絕不是告訴大家“穿少點更安全”,而是想告訴某些人:性侵發生,或許與穿著有關,但絕不代表穿的少就更容易被性侵!更關鍵的是,即便穿得少,也不是“活該”被性侵的理由與藉口!

如果按照“穿得少該為自己被性侵買單”這個邏輯類推的話,是不是以後出現了犯罪,我們都可以這樣說:

被偷了——誰讓你家裝修的那麼好,看著就像有錢的,不偷你家偷誰家的?

被搶了——誰讓你出門穿金戴銀的,拿著iPhone顯擺,不搶你還去搶乞丐?

被打了——誰讓你長得就那麼欠揍,一個巴掌拍不響,為什麼偏偏就打你?

強☆禁☆姦,其實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在黑漆漆的偏僻小巷裡,一個猥瑣的陌生男子經不住穿著暴露的年輕女性的誘惑,腦袋發熱,用武力制服對方,強行發生性關係。

看完下面兩組資料,你或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84%~90%的強☆禁☆姦發生在認識的人之間

71%的強☆禁☆姦是有預謀的

換個角度說,只有一成左右的強☆禁☆姦是發生在陌生人之間,只有不到三成的強☆禁☆姦是“臨時起意”的。

所以,那些說“長得漂亮走路上容易被強☆禁☆姦猥褻”的人,大司兄絕對尊重你們發表言論的權利,但絕對不認同你們的觀點。

最後,大司兄想再強調一句:我們不能否認被性侵與“長得漂亮、穿得少”之間有聯繫,但是,“長得漂亮、穿得少”與“需要對被性侵負責”之間沒有任何邏輯可言!

對了,那些指責受害者的人,希望當你們不幸遭遇到犯罪侵害的時候,也能這樣檢討自己。當然,按照你們的邏輯,你們也得有被侵害的“資本”。

夏天快到了,據說是性犯罪的高發季節。既然談到了,咱也就不避諱了。這個“防狼秘笈”就送給大家吧!色狼15次強☆禁☆姦18名婦女被判死刑,女生該如何自保?

當然,希望各位永遠都不會用到。

最後→你不跟他出去,他是不是就沒機會強☆禁☆姦你了?

刨根究底:這起凶案的發生,全賴人家姑娘咯?都怪你,長得那麼漂亮幹嘛!

我的天哪?各位有沒有搞錯?這怎麼就變成了受害人的錯?

其實,這類評論並不是第一次出現。

在不少有關強☆禁☆姦或猥褻的報導中,我們或多或少會聽到這樣一種聲音:被強☆禁☆姦(猥褻)了,那是因為你長得漂亮,穿得太少。你自己“檢點”一些,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嗎?

按照這些網友的邏輯,女性就應該為自己穿得少(長漂亮)而為遭遇性侵害買單。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美國阿卡迪亞大學的凱薩琳做過這樣的一份調查,她找到一些願意分享,而曾被性侵過的女性,請她們拿出當時所穿的服裝。底下的照片,就是“女性被性侵時穿的衣服”。

除去上面這組圖以外,下面這個調查也會顛覆“傳統”的觀念。

在強☆禁☆姦案中,強☆禁☆姦犯在選擇下手目標時往往會先作出兩個基本判斷:“是否有機會下手”與“目標看上去是不是不易反抗”。

那又是如何判斷受害者是否容易順從呢?通過言行和衣著。但絕不是“穿得越少就越容易遭遇性侵”!

走路低頭含胸,看上去唯唯諾諾的,穿著比較保守的,更容易被認為是個好欺負的物件。而衣著暴露的女性會被認為自信,強勢,具有統治力,遇事也更具反抗力。

但這絕不是告訴大家“穿少點更安全”,而是想告訴某些人:性侵發生,或許與穿著有關,但絕不代表穿的少就更容易被性侵!更關鍵的是,即便穿得少,也不是“活該”被性侵的理由與藉口!

如果按照“穿得少該為自己被性侵買單”這個邏輯類推的話,是不是以後出現了犯罪,我們都可以這樣說:

被偷了——誰讓你家裝修的那麼好,看著就像有錢的,不偷你家偷誰家的?

被搶了——誰讓你出門穿金戴銀的,拿著iPhone顯擺,不搶你還去搶乞丐?

被打了——誰讓你長得就那麼欠揍,一個巴掌拍不響,為什麼偏偏就打你?

強☆禁☆姦,其實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在黑漆漆的偏僻小巷裡,一個猥瑣的陌生男子經不住穿著暴露的年輕女性的誘惑,腦袋發熱,用武力制服對方,強行發生性關係。

看完下面兩組資料,你或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84%~90%的強☆禁☆姦發生在認識的人之間

71%的強☆禁☆姦是有預謀的

換個角度說,只有一成左右的強☆禁☆姦是發生在陌生人之間,只有不到三成的強☆禁☆姦是“臨時起意”的。

所以,那些說“長得漂亮走路上容易被強☆禁☆姦猥褻”的人,大司兄絕對尊重你們發表言論的權利,但絕對不認同你們的觀點。

最後,大司兄想再強調一句:我們不能否認被性侵與“長得漂亮、穿得少”之間有聯繫,但是,“長得漂亮、穿得少”與“需要對被性侵負責”之間沒有任何邏輯可言!

對了,那些指責受害者的人,希望當你們不幸遭遇到犯罪侵害的時候,也能這樣檢討自己。當然,按照你們的邏輯,你們也得有被侵害的“資本”。

夏天快到了,據說是性犯罪的高發季節。既然談到了,咱也就不避諱了。這個“防狼秘笈”就送給大家吧!色狼15次強☆禁☆姦18名婦女被判死刑,女生該如何自保?

當然,希望各位永遠都不會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