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正心滿意足的走在自己的灰色人生裡

01

小時候,我們都曾為《泰坦尼克號》裡傑克和露西的愛情感動的痛哭流涕。

長大後再重新看這部電影時,總覺得傑克和露西這樣的愛,多少讓人五味陳雜。

而電影中沒有演出的真實故事,反而比這段演出來的愛情故事更讓人唏噓。

在這場沉船災難中,全船1500多人遇難,僅700多人獲救。

根據船上的生還者回憶,1912年4月14日晚,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直到4月15日船長發現時已是淩晨。

在這場生死救援的關鍵時刻,救生艇非常有限,大家很快地達成一致,

婦女兒童優先登上救生艇。很多乘客是夫妻結伴而行,所以大部分妻子都不願拋棄丈夫獨自上救生艇,除非她們還帶著孩子。

當時船上有一位世界首富,是位地產大亨。他把懷有五個月身孕的妻子送上救生艇後,轉身回到沉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揮著手對妻子大喊:“我愛你們。”

而當時世界排名第二的富豪,美國梅西百貨的掌門人也在船上。他已經年近七旬,

船員們都勸他陪自己的妻子一起上救生艇,可是他斷然拒絕,說這不是男人的選擇。

後來他的妻子也堅決陪在他的身邊,表示:“我會陪著你去你要去的任何地方。”

兩個人在甲板的椅子上坐著相互挽著手臂等待命運的召喚。最後兩人的遺體沒有被尋獲,紐約的伍德朗公墓為他們建的紀念碑,上面刻著:再多再多的海水都不能淹沒的愛。

真實的故事所散發出的力量,深深打動著我。

這些擁有著如此巨量財富的人,並沒有在生死關頭為了自己的苟且偷生而喪失人性。

我們總以為真城和人性的美好屬於貧窮而忙碌的人們,比如傑克才是真愛的代表。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有錢人也不是我們認為的為富不仁。

遠離傳統的那些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時才會發現。

在這場生死考驗面前,我們所見證的人性的光輝,屬於那些真正慷慨的人,那些能把自己最需要的東西讓給別人的人。

這是一種更加從容而廣闊的狀態。

02

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世界的認知加深,我漸漸的不再以非黑即白去簡單判斷人或事的優劣,開始更加接受黑白之間那廣闊天地的灰。

白與黑本來就是兩個極端,而兩個顏色之間的過渡或者混合,就是我們常見的灰色。

按理說,黑色和白色在色彩學裡叫“極色”(即兩極之色),但由於“極色”沒有色彩的“冷暖”傾向,

才可以與任何色彩進行配色,當然沒有傾向性的色還有灰色(其實就是黑與白的混和)。

比起那些色彩繽紛的顏色,我除了中意白和黑,平時最喜歡的就是灰色。

我的衣櫥裡,有著各種各樣的灰,淺灰深灰煙灰暗灰,搭配著成都經常看不見陽光的陰天,我在各種各樣灰色的陪伴下,享受著一種難得的寧靜。現在真的很少因為周圍環境和條件的影響,讓自己的心靈蒙上陰影。

於是我慢慢地開始包容更多的人和事,很少為一些自己無法控制的結果而痛心疾首,我總覺得那些事情,終究和自己是沒有太多關係的。

包括從小在和孩子溝通時,我和L先生的字典裡,很少有純粹的好與壞之分,雖然給孩子解釋好和壞可能會更容易。

但是我們寧可很費勁的告訴孩子,這個世界真的不是只有好人和壞人,好事和壞事這樣黑白分明的兩個極端。

我們嘗試著用自己有限的表達,讓孩子去認識一個更加複雜和廣闊的世界。

有時候,我們會一起討論新聞,探尋事實背後的原因。讓孩子能夠面對那些班上不被很多人待見的同學,去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而面對那些人人都歡迎的同伴,他也依然能冷靜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

漸漸的,孩子所表現的那種狀態,是一種不會心高氣傲也不會妄自菲薄,懂得自己跟別人的差距並尊重差距,然後一點一點的慢慢去努力。

他不會擁有太多朋友,更不會擁有太多的敵人,但總有少數的知心朋友。

他能較快適應環境的變化,在任何不開心的時候找到可以讓自己開心的理由。在任何開心的時候又總能清楚的看到潛在的風險。

也許這也是我一直想去影響他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我始終希望他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頭腦中能並存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和觀點,卻依然能夠跟頭腦中的這些觀點和平相處,最終做出自己的選擇。

我喜歡這種灰色的思考,也喜歡在灰色的人生中,找到非黑即白中間的平衡。

慢慢地,自己整個人也開始變得寬容和沒那麼計較。

人生太短,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黑白的兩個極點停留太久就是浪費時間,既然生活本身就是大片的灰色,又何必費盡心思地和自己過不去?

03

記得有一次趕飛機時,我們兩個因為太過磨蹭幾乎要遲到。熊孩子一邊著急的哭哭啼啼一邊拖著個小行李箱跟著我狂奔。

計程車司機怕堵車建議我們走另一條路可能更快時,我選擇尊重司機的專業度表示同意。

可那時年僅八歲的他,突然擦乾眼淚,很冷靜地說:“不,叔叔,請按原來路線走。我爸爸帶我走過好幾次,肯定不會堵車的。”

司機問我怎麼辦,我說:“那就聽孩子的吧。”

結果一路通暢,我們真的比預計時間早到機場,但遺憾的是機艙門剛剛關閉,於是我們改簽了下一個航班。

在機場等待的那兩個多小時裡,我們坐在茶吧裡一邊喝茶一邊看書,卻又享受了另一種寧靜,誰也沒有因為旅程時間的突然變化而心浮氣躁。

前段時間,熊孩子跟爺爺奶奶外出旅行,他們需要乘坐火車和飛機兩種交通工具。

出發前兩個小時,我滿世界的尋找,都找不到孩子的身份證,只找到了他的護照。我說護照一樣的,只不過是國際身份證。於是建議他就拿護照去。

熊孩子沉默了一下,然後很堅決地對我說:“如果找不到身份證,我這次就不出門了。”

我反問他:“為啥這麼固執,難道媽媽說的話,你都不相信?”

他回答:“不相信。”

我問他原因,他說:“明明是拿身份證訂的票啊,沒用護照去訂火車票和機票,為什麼護照會可以?”

結果我打了12306諮詢,果然不行。幸好在臨出門前的最後半小時,我終於找到了孩子的身份證,並沒有耽誤他的出行計畫。

也是從這兩件生活小事上,我看到了長期耐心與孩子分析事物背後原因的重要性。

原來,不僅我也開始從容地走進自己的灰色人生,慢慢地也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灰孩子。

04

雖然我和孩子在生活中都是毛病挺多的人,但因為彼此有灰色思維,所以並不影響我們更加理性的看待對方,明明看到對方很多缺點卻也能相親相愛。

我很慶倖自己這種長期有灰度的人生態度對孩子產生的積極影響。

那就是在任何看似緊要的時刻,都能冷靜去分析和思考,不盲從成人或者其他人的意見。

我有理由相信,未來他逐漸長大,需要獨自去面對很多人生選擇時,他依然會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保持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與認知,不會人云亦云。

而這份智慧,“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早就記在《詩經》裡。任何事情都有開始,但很多事情是沒有結尾的。

而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夠在頭腦中並存黑與白,從容地走在自己的灰色人生裡。

面對著紛繁複雜的世界,我們能夠擁有一顆寧靜包容的心,才是走好這段灰色人生的真正開始。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1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

於是我慢慢地開始包容更多的人和事,很少為一些自己無法控制的結果而痛心疾首,我總覺得那些事情,終究和自己是沒有太多關係的。

包括從小在和孩子溝通時,我和L先生的字典裡,很少有純粹的好與壞之分,雖然給孩子解釋好和壞可能會更容易。

但是我們寧可很費勁的告訴孩子,這個世界真的不是只有好人和壞人,好事和壞事這樣黑白分明的兩個極端。

我們嘗試著用自己有限的表達,讓孩子去認識一個更加複雜和廣闊的世界。

有時候,我們會一起討論新聞,探尋事實背後的原因。讓孩子能夠面對那些班上不被很多人待見的同學,去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而面對那些人人都歡迎的同伴,他也依然能冷靜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

漸漸的,孩子所表現的那種狀態,是一種不會心高氣傲也不會妄自菲薄,懂得自己跟別人的差距並尊重差距,然後一點一點的慢慢去努力。

他不會擁有太多朋友,更不會擁有太多的敵人,但總有少數的知心朋友。

他能較快適應環境的變化,在任何不開心的時候找到可以讓自己開心的理由。在任何開心的時候又總能清楚的看到潛在的風險。

也許這也是我一直想去影響他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我始終希望他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頭腦中能並存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和觀點,卻依然能夠跟頭腦中的這些觀點和平相處,最終做出自己的選擇。

我喜歡這種灰色的思考,也喜歡在灰色的人生中,找到非黑即白中間的平衡。

慢慢地,自己整個人也開始變得寬容和沒那麼計較。

人生太短,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黑白的兩個極點停留太久就是浪費時間,既然生活本身就是大片的灰色,又何必費盡心思地和自己過不去?

03

記得有一次趕飛機時,我們兩個因為太過磨蹭幾乎要遲到。熊孩子一邊著急的哭哭啼啼一邊拖著個小行李箱跟著我狂奔。

計程車司機怕堵車建議我們走另一條路可能更快時,我選擇尊重司機的專業度表示同意。

可那時年僅八歲的他,突然擦乾眼淚,很冷靜地說:“不,叔叔,請按原來路線走。我爸爸帶我走過好幾次,肯定不會堵車的。”

司機問我怎麼辦,我說:“那就聽孩子的吧。”

結果一路通暢,我們真的比預計時間早到機場,但遺憾的是機艙門剛剛關閉,於是我們改簽了下一個航班。

在機場等待的那兩個多小時裡,我們坐在茶吧裡一邊喝茶一邊看書,卻又享受了另一種寧靜,誰也沒有因為旅程時間的突然變化而心浮氣躁。

前段時間,熊孩子跟爺爺奶奶外出旅行,他們需要乘坐火車和飛機兩種交通工具。

出發前兩個小時,我滿世界的尋找,都找不到孩子的身份證,只找到了他的護照。我說護照一樣的,只不過是國際身份證。於是建議他就拿護照去。

熊孩子沉默了一下,然後很堅決地對我說:“如果找不到身份證,我這次就不出門了。”

我反問他:“為啥這麼固執,難道媽媽說的話,你都不相信?”

他回答:“不相信。”

我問他原因,他說:“明明是拿身份證訂的票啊,沒用護照去訂火車票和機票,為什麼護照會可以?”

結果我打了12306諮詢,果然不行。幸好在臨出門前的最後半小時,我終於找到了孩子的身份證,並沒有耽誤他的出行計畫。

也是從這兩件生活小事上,我看到了長期耐心與孩子分析事物背後原因的重要性。

原來,不僅我也開始從容地走進自己的灰色人生,慢慢地也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灰孩子。

04

雖然我和孩子在生活中都是毛病挺多的人,但因為彼此有灰色思維,所以並不影響我們更加理性的看待對方,明明看到對方很多缺點卻也能相親相愛。

我很慶倖自己這種長期有灰度的人生態度對孩子產生的積極影響。

那就是在任何看似緊要的時刻,都能冷靜去分析和思考,不盲從成人或者其他人的意見。

我有理由相信,未來他逐漸長大,需要獨自去面對很多人生選擇時,他依然會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保持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與認知,不會人云亦云。

而這份智慧,“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早就記在《詩經》裡。任何事情都有開始,但很多事情是沒有結尾的。

而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夠在頭腦中並存黑與白,從容地走在自己的灰色人生裡。

面對著紛繁複雜的世界,我們能夠擁有一顆寧靜包容的心,才是走好這段灰色人生的真正開始。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1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