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喬松濤的“跑腿”之路

2017年1月8日,河南互聯網企業UU跑腿對外宣佈,企業正式完成9600萬元A輪融資。

這次大爆發式的融資讓圈內人大吃一驚的同時,也成功刷新了河南互聯網本土企業單筆融資的新高度。

從2015年6月正式運營,到如今也就不到2年光景,UU跑腿憑什麼在A輪就能拿到近1個億的融資?

他本是個程式師

在河南創投圈裡,喬松濤對外有一個稱號叫“喬幫主”。而這個稱號的由來,則跟他喜愛的程式編寫有著莫大的關係。

從學生時起,喬松濤就是一個有“網癮”的人。

大學,他自己編寫代碼開始做網遊;初次去北京創業,他依然專注網路行業。直到2015年,他成立互聯網企業UU跑腿,拉起眾多“跑男”一起做線上線下同城跑腿服務,這讓一直沒有放棄過“網癮”的喬松濤更加像個幫主了。

1999年,一部美國科幻電影《駭客帝國》在全球熱映。片中的駭客讓喬松濤熱血沸騰,也讓他漸生要在互聯網中找到自己一席之地的想法。於是,大學時的喬松濤便和幾個同學一起編寫出來“江湖瑪德”遊戲,

這是一個集遊戲、聊天室、個人主頁的網遊,這些在當時都是比較新穎的功能或玩法。

因此,短短3個月,這款遊戲便讓喬松濤等人賺了100多萬元。這是喬松濤掘得的人生第一桶金,是他最初的原始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這也給他打開了另外一扇窗。

第一次的程式編寫,讓喬松濤看到了這裡蘊藏的無限商機。於是,他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那就是退學去北京創業。

2005年,喬松濤編寫了瘋狂代碼,做資料魔方,為協力廠商提供資料參考,這讓他大賺了一筆。

2009年,他又編寫代碼,做引流工具,幫淘寶店家做宣傳推廣。

2011年,他創立優優雲,做智慧圖片識別平臺。

2014年,他組建網站愛時間,為網友提供一種途徑來利用散時間。

這些模式雖然都因一些原因而沒最終堅持下去,但是它們卻讓喬松濤明白,無論是互聯網行業,還是眾包領域,

靠燒錢是做不好的,而能否良好地持續下去的關鍵在於對用戶的把控。

從教訓中發現機會

如果說在投資圈,投資專案就是投人,那喬松濤絕對是能令眾多投資方喜歡的一個。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他身上那種對電腦“堅貞不渝”的執著與喜愛。

2014年前後,由於缺乏對用戶的把關,愛時間逐漸淪為網上男女約會平臺。這跟喬松濤最初的目的已相差甚遠。最終,儘管網站擁有不少用戶,但他毅然選擇關掉愛時間網站。

關掉愛時間後,擺在喬松濤面前的路有很多。例如,他可以選擇進企業安安穩穩地上班,也可以像以前那樣,重新寫代碼,做一個新的網站出來。然而,從大學時就立志要在互聯網有自己一席之地的喬松濤怎甘心屈於別人旗下?

顯然,給他人打工並不在喬松濤的人生規劃之列。重新再出發,堅持初心,他這次選擇了建立UU跑腿同城快遞。

至於為什麼要建立UU跑腿,一是因為此前運營愛時間時,喬松濤發現,網站上的用戶,除了約會人群占主流外,另外一個比較多的則是同城快遞業務。二是在移動互聯網逐漸興起之時,同城快遞行業有著更加旺盛的需求。特別是城市和移動互聯網的雙重發展,讓一部分人為另外一部分人代辦事情有了可能。尤其是鄭州,很多下崗職工依靠摩的營生,這些人渴望有穩定的工作。如果讓他們為時間不寬裕的人群代辦代送,這完全是可以行得通的。

於是,2015年4月前後,喬松濤找來此前的同事,7個人一起用15天時間做了UU跑腿簡單的程式,並嘗試試錯運營。第二個月,依靠1個人的運營團隊,2天招募了75名跑男入職。6月,UU跑腿正式運營。

如果說滴滴是接人送人,為出行提供便捷的網約車,那麼UU跑腿則是送物品取物品,專屬“物品配送”的網約車。

只做好一件事:使用者把控

一個人編寫程式,並出任CEO與管理公司的整體運營,這對於喬松濤來說,完全是一個再熟稔不過的環境。但不同的是,這次他不僅要考慮個人的成與敗、平臺的死與活,更要考慮眾多跟在他身後的跑男的死與活。

甚至同時,在UU跑腿創立之時,市場上已有許多類似的同城快遞,如順豐、圓通等同城快遞,再如閃送、人人快遞等專注同城快遞的平臺。此時在鄭州再做這樣的平臺,是不是為時晚矣?種種考驗對於喬松濤來說,絕對是一次全新的挑戰。

程式碼看似是一門技術,但是技術短時間便可快速複製,那UU跑腿作為後來者,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存活下去,甚至後來者居上?為此,喬松濤只專心去做了一件事。

在喬松濤看來,這次創建UU跑腿,看似脫離了此前的互聯網創業經驗,實則卻仍是一個用戶把控的問題。能不能把UU跑腿做好,關鍵不在技術,也不在燒錢多,而是在於能否對這些跑男有一個良好的社群化管理。

其實,15年的互聯網行業經驗,5年的眾包經驗,讓喬松濤對社群化管理並不陌生。對此,他做了幾件事情:第一,低成本獲取用戶。目前,UU跑腿無全職人員,其跑男全來自于時間比較寬裕的自由人群,交通工具則是個人提供。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根據自己的行程隨程捎帶東西,直送直達,有效解決傳統快遞物品爆倉問題,並舒緩快遞企業成本過高的問題。第二,對跑男的把控,即在UU內部形成一個社交關係。一方面加強跑男對平臺的忠誠度,另一方面加強用戶對跑男的信賴度。

贏來資本

在分享經濟大潮之下,傳統跑腿行業在移動互聯網的介入之下又迎來了新的契機。據悉,僅以同城配送這一個小領域來說,2016年的規模就達到600億元規模。未來,隨著大眾消費升級、電商當地語系化發展、生鮮電商等因素的影響,同城配送更將很快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事實上,UU跑腿以互聯網+跑腿的商業模式,在目前市場上更是未出現大的品牌巨頭。而像達達、閃送、點我達等平臺也僅僅圍繞同城配送服務擴展,以3~5公里內的外賣訂單為主,主打B端商戶,潮汐效應顯著,難以滿足C端使用者多變的服務需求。

如今,主打C端使用者與大跑腿服務的UU,通過眾包的方式整合社會上大量可提供及時服務的跑腿人員,提供7×24小時服務,同城60分鐘的快捷服務,及時滿足C端用戶和B端商戶按需發佈的服務請求。因此,一經推出,UU跑腿便迅速發展。

UU跑腿從正式運營到日單突破1000單,僅用了一個月;不到一年,日單突破1萬單。2016年3月,喬松濤又帶領8人團隊殺入首都北京,僅用了半月時間,日成交訂單達3萬+。如今,UU跑腿已進駐北京、西安、深圳、鄭州等4城,全國日訂單5萬+,日營業額破100萬元。

UU跑腿巨大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發展態勢,也迅速吸引資本關注。據悉,2015年11月,UU跑腿便贏來了天使輪融資。如今,成立不到2年,UU跑腿A輪再獲9600萬元融資。

近1億元融資打算如何用

在商業社會裡,所有的合作都建立在共贏的基礎上。刷臉可能只是初期交往,但最終還是要看企業能借助資本創造多少價值。

那麼,有了這近1個億的融資,喬松濤打算怎麼用呢?

據喬松濤向《理財》雜誌記者透露,UU跑腿未來市場巨大,可以說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市場。而A輪融資則對UU跑腿在開新城、資料升級、人才儲備、客服等方面都將有極強的助推作用。為UU跑腿實現日訂單70萬,年營收達到50億元,入駐10個城市等下一個階段目標做準備。

同時,在代送服務之外,UU跑腿還將逐漸向代買、代辦、代幫等場景擴展,建立一個包括同城代買、同城配送、代排隊、臨時工、家政、代駕、業務辦理等多種服務形式的商業模式。

在這個存在太多可能性的時代,機遇和挑戰並存,最終能活下來的,無一不是有著勇敢拼搏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喬松濤說,他不害怕競爭,而是擔心自己在一個城市沒有站穩腳跟。而腳跟能不能站穩,全在這些跑男。

顯然,給他人打工並不在喬松濤的人生規劃之列。重新再出發,堅持初心,他這次選擇了建立UU跑腿同城快遞。

至於為什麼要建立UU跑腿,一是因為此前運營愛時間時,喬松濤發現,網站上的用戶,除了約會人群占主流外,另外一個比較多的則是同城快遞業務。二是在移動互聯網逐漸興起之時,同城快遞行業有著更加旺盛的需求。特別是城市和移動互聯網的雙重發展,讓一部分人為另外一部分人代辦事情有了可能。尤其是鄭州,很多下崗職工依靠摩的營生,這些人渴望有穩定的工作。如果讓他們為時間不寬裕的人群代辦代送,這完全是可以行得通的。

於是,2015年4月前後,喬松濤找來此前的同事,7個人一起用15天時間做了UU跑腿簡單的程式,並嘗試試錯運營。第二個月,依靠1個人的運營團隊,2天招募了75名跑男入職。6月,UU跑腿正式運營。

如果說滴滴是接人送人,為出行提供便捷的網約車,那麼UU跑腿則是送物品取物品,專屬“物品配送”的網約車。

只做好一件事:使用者把控

一個人編寫程式,並出任CEO與管理公司的整體運營,這對於喬松濤來說,完全是一個再熟稔不過的環境。但不同的是,這次他不僅要考慮個人的成與敗、平臺的死與活,更要考慮眾多跟在他身後的跑男的死與活。

甚至同時,在UU跑腿創立之時,市場上已有許多類似的同城快遞,如順豐、圓通等同城快遞,再如閃送、人人快遞等專注同城快遞的平臺。此時在鄭州再做這樣的平臺,是不是為時晚矣?種種考驗對於喬松濤來說,絕對是一次全新的挑戰。

程式碼看似是一門技術,但是技術短時間便可快速複製,那UU跑腿作為後來者,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存活下去,甚至後來者居上?為此,喬松濤只專心去做了一件事。

在喬松濤看來,這次創建UU跑腿,看似脫離了此前的互聯網創業經驗,實則卻仍是一個用戶把控的問題。能不能把UU跑腿做好,關鍵不在技術,也不在燒錢多,而是在於能否對這些跑男有一個良好的社群化管理。

其實,15年的互聯網行業經驗,5年的眾包經驗,讓喬松濤對社群化管理並不陌生。對此,他做了幾件事情:第一,低成本獲取用戶。目前,UU跑腿無全職人員,其跑男全來自于時間比較寬裕的自由人群,交通工具則是個人提供。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根據自己的行程隨程捎帶東西,直送直達,有效解決傳統快遞物品爆倉問題,並舒緩快遞企業成本過高的問題。第二,對跑男的把控,即在UU內部形成一個社交關係。一方面加強跑男對平臺的忠誠度,另一方面加強用戶對跑男的信賴度。

贏來資本

在分享經濟大潮之下,傳統跑腿行業在移動互聯網的介入之下又迎來了新的契機。據悉,僅以同城配送這一個小領域來說,2016年的規模就達到600億元規模。未來,隨著大眾消費升級、電商當地語系化發展、生鮮電商等因素的影響,同城配送更將很快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事實上,UU跑腿以互聯網+跑腿的商業模式,在目前市場上更是未出現大的品牌巨頭。而像達達、閃送、點我達等平臺也僅僅圍繞同城配送服務擴展,以3~5公里內的外賣訂單為主,主打B端商戶,潮汐效應顯著,難以滿足C端使用者多變的服務需求。

如今,主打C端使用者與大跑腿服務的UU,通過眾包的方式整合社會上大量可提供及時服務的跑腿人員,提供7×24小時服務,同城60分鐘的快捷服務,及時滿足C端用戶和B端商戶按需發佈的服務請求。因此,一經推出,UU跑腿便迅速發展。

UU跑腿從正式運營到日單突破1000單,僅用了一個月;不到一年,日單突破1萬單。2016年3月,喬松濤又帶領8人團隊殺入首都北京,僅用了半月時間,日成交訂單達3萬+。如今,UU跑腿已進駐北京、西安、深圳、鄭州等4城,全國日訂單5萬+,日營業額破100萬元。

UU跑腿巨大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發展態勢,也迅速吸引資本關注。據悉,2015年11月,UU跑腿便贏來了天使輪融資。如今,成立不到2年,UU跑腿A輪再獲9600萬元融資。

近1億元融資打算如何用

在商業社會裡,所有的合作都建立在共贏的基礎上。刷臉可能只是初期交往,但最終還是要看企業能借助資本創造多少價值。

那麼,有了這近1個億的融資,喬松濤打算怎麼用呢?

據喬松濤向《理財》雜誌記者透露,UU跑腿未來市場巨大,可以說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市場。而A輪融資則對UU跑腿在開新城、資料升級、人才儲備、客服等方面都將有極強的助推作用。為UU跑腿實現日訂單70萬,年營收達到50億元,入駐10個城市等下一個階段目標做準備。

同時,在代送服務之外,UU跑腿還將逐漸向代買、代辦、代幫等場景擴展,建立一個包括同城代買、同城配送、代排隊、臨時工、家政、代駕、業務辦理等多種服務形式的商業模式。

在這個存在太多可能性的時代,機遇和挑戰並存,最終能活下來的,無一不是有著勇敢拼搏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喬松濤說,他不害怕競爭,而是擔心自己在一個城市沒有站穩腳跟。而腳跟能不能站穩,全在這些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