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據說這是一座和武漢最像的城市,您覺得呢?

最近,一部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遍了全中國,而這部電視劇的大多數取景地在南京,取景的這些地點,也成為了近期很多去南京的遊客必看的地方。途攝君前幾年也去過幾次南京。

南京距離武漢500公里,乘坐動車3小時便可到達。作為一個在武漢生活的人,對於南京的最大感受,就是覺得這座城市和武漢太像了,具體表現在這些方面:

1.就地形而言,武漢和南京都是位於長江邊的平原和丘陵相間的地形,長江穿城而過,市區以平原為主,有一些小山:武漢有珞珈山,喻家山,蛇山等;而南京有鐘山等山。

武漢

南京

2.就氣候而言,武漢和南京都是屬於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的氣候,而且都被稱為“火爐城市”

3.武漢和南京的市花都是梅花:

武漢和南京的市花均為梅花

4.武漢和南京在地鐵建設方面也有相似點:武漢的1號線和南京的首條線路都在2004年開通,目前武漢有5條線,南京6條,並且都有2條穿越長江的地鐵線路。除此之外,武漢和南京的地鐵票價在全國算是最低了。武漢2元可以坐9公里,南京可以坐10公里,對比下周邊的杭州2元4公里,

長沙2元6公里覺得十分划算,另外,兩個城市的地鐵建設目前都在火熱進行中,年底,武漢又有3條線要開通。

南京地鐵票

南京地鐵站

5.武漢和南京都建設了中國最早的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距今已經有60年的歷史,而南京長江大橋也將近50年了,分別連通京廣鐵路和京滬鐵路,這兩座長江大橋現在均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除此之外,武漢和南京近些年也建設了不少新的長江大橋,但是都要收過橋費,武漢的長江大橋過橋一次收8元,南京二橋收費20元,三橋15元,四橋25元。

南京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

6.武漢和南京高等教育發達,都有眾多重點大學:武漢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等,南京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從綜合性大學到專業性大學,門類都非常齊全:

南京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7.都是民國時期的重要城市,曾經都做過明國的首都。在武漢發動了辛亥革命,在南京頒佈了南京臨時約法,兩座城市的市區內保留了大量的民國建築,並且市區內都有孫中山銅像:

位於南京新街口的孫中山銅像

南京總統府

武漢中山大道

8.市中心都有湖,武漢有東湖,南京有玄武湖,東湖為5A景區,玄武湖為4A景區:

武漢東湖

南京玄武湖

9.都是國家副省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

10.在吃方面,武漢和南京人都對鴨子情有獨鍾,武漢的特色鴨脖子,鴨鎖骨等讓人回味無窮,而南京的鹽水鴨,鴨血粉絲也是非常著名的小吃,這大概是因為兩地河湖眾多,適合養殖鴨子的緣故吧!

武漢鴨脖

南京鹽水鴨

11.兩座城市的GDP都在1萬億元出頭;

武漢和南京的GDP相當

這麼看來,南京和武漢這兩座城市確實有不少,除此之外還有些沒列出來,這是為什麼呢,途攝君是這樣理解的:首先,從發展城市的地理條件看:兩座城市均位於北緯30度附近,氣候條件相似。都位於長江沿岸的平原地帶,土壤肥沃。武漢所在的江漢平原、南京附近的太湖平原、黃淮海平原都是重要的糧食產地,著名的魚米之鄉。所以在古代,這裡便具備發展城市的優越條件,且條件類似。

第二:這兩座城市周圍都是山河割據,有長江分隔,地勢險要,具備作為都城的潛質,易受到帝王將相的青睞。所以自古以來,武漢、南京都是一方霸主乃至全國性的中心城市。古代的地緣政治上,武漢、南京一直處於南北爭霸的前沿陣地。某個政治集團一旦佔據兩座城市當中的一個,都極力去佔據另一個。兩座城市也形成了同呼吸、共命運的局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另外,雖然長江天塹阻礙南北交通,但也給水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古代,武漢和南京作為長江邊的城市,起到集散、轉運作用。使之逐漸發展成為江邊重要商埠,成為了手工業中心。到了民國時期,武漢、南京又扼守了最重要的過江通道,交通地位更加凸現出來。

第三:正因為城市自上而下獲得的資源類似:兩座城市的政治地位相同,從國家層面獲得的資源相似。比如城市自下而上獲得的資源類似:兩座城市都是省會,區域中心。南京所在的江蘇省比武漢所在的湖北省經濟發達,但南京周圍大城市林立,首位度不夠高。武漢是華中地區絕對的首位城市。所以兩者從周圍的所能吸納的資源也差不多。

第四:大學類型和實力的接近。一方面是民國時都打下了不錯的基礎。二是新中國建立後,國家為了平衡各個區域的教育資源所作的調整。

除了南京,全國難得再找到一個和武漢如此相似的城市,您覺得呢?

喜歡我們的圖片,就關注我們哦~如果您在旅途中碰到了趣事,美食,美景等,也歡迎向我們投稿,發送圖片和簡要說明到tuyuansheyin@163.com,途攝君期待您的來稿。

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從綜合性大學到專業性大學,門類都非常齊全:

南京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7.都是民國時期的重要城市,曾經都做過明國的首都。在武漢發動了辛亥革命,在南京頒佈了南京臨時約法,兩座城市的市區內保留了大量的民國建築,並且市區內都有孫中山銅像:

位於南京新街口的孫中山銅像

南京總統府

武漢中山大道

8.市中心都有湖,武漢有東湖,南京有玄武湖,東湖為5A景區,玄武湖為4A景區:

武漢東湖

南京玄武湖

9.都是國家副省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

10.在吃方面,武漢和南京人都對鴨子情有獨鍾,武漢的特色鴨脖子,鴨鎖骨等讓人回味無窮,而南京的鹽水鴨,鴨血粉絲也是非常著名的小吃,這大概是因為兩地河湖眾多,適合養殖鴨子的緣故吧!

武漢鴨脖

南京鹽水鴨

11.兩座城市的GDP都在1萬億元出頭;

武漢和南京的GDP相當

這麼看來,南京和武漢這兩座城市確實有不少,除此之外還有些沒列出來,這是為什麼呢,途攝君是這樣理解的:首先,從發展城市的地理條件看:兩座城市均位於北緯30度附近,氣候條件相似。都位於長江沿岸的平原地帶,土壤肥沃。武漢所在的江漢平原、南京附近的太湖平原、黃淮海平原都是重要的糧食產地,著名的魚米之鄉。所以在古代,這裡便具備發展城市的優越條件,且條件類似。

第二:這兩座城市周圍都是山河割據,有長江分隔,地勢險要,具備作為都城的潛質,易受到帝王將相的青睞。所以自古以來,武漢、南京都是一方霸主乃至全國性的中心城市。古代的地緣政治上,武漢、南京一直處於南北爭霸的前沿陣地。某個政治集團一旦佔據兩座城市當中的一個,都極力去佔據另一個。兩座城市也形成了同呼吸、共命運的局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另外,雖然長江天塹阻礙南北交通,但也給水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古代,武漢和南京作為長江邊的城市,起到集散、轉運作用。使之逐漸發展成為江邊重要商埠,成為了手工業中心。到了民國時期,武漢、南京又扼守了最重要的過江通道,交通地位更加凸現出來。

第三:正因為城市自上而下獲得的資源類似:兩座城市的政治地位相同,從國家層面獲得的資源相似。比如城市自下而上獲得的資源類似:兩座城市都是省會,區域中心。南京所在的江蘇省比武漢所在的湖北省經濟發達,但南京周圍大城市林立,首位度不夠高。武漢是華中地區絕對的首位城市。所以兩者從周圍的所能吸納的資源也差不多。

第四:大學類型和實力的接近。一方面是民國時都打下了不錯的基礎。二是新中國建立後,國家為了平衡各個區域的教育資源所作的調整。

除了南京,全國難得再找到一個和武漢如此相似的城市,您覺得呢?

喜歡我們的圖片,就關注我們哦~如果您在旅途中碰到了趣事,美食,美景等,也歡迎向我們投稿,發送圖片和簡要說明到tuyuansheyin@163.com,途攝君期待您的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