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膀胱沒了?沒什麼大不了,再造一個就是了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的表現是血尿,一部分患者在首次就診時就發現腫瘤體積較大,腫瘤侵犯到膀胱肌層。只能通過切除膀胱來解決問題。

但是切除膀胱後,尿液該怎麼存儲並且排除體外呢?剛開始的辦法是將雙側的輸尿管直接連接到體外,或者專門截取一段小腸,將雙側的輸尿管和這段腸管相連接,通過體表排出體外。

這種手術方法相對簡單,但需要患者在腹部佩戴尿袋,這樣會降低病人的生活品質。

同時,這種排尿方式造成腎臟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不過現在有了新的手術方式——原位新膀胱術。這種手術需要截取患者的一段小腸,通過裁剪和折疊縫合,將這段管狀的小腸縫合成為一個球形的儲尿囊,也就是新膀胱。

將雙側的輸尿管和這個新膀胱連接,

同時將這個新膀胱放置在原來膀胱的位置,再讓新膀胱和原來的尿道相連。如此一來可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原有的排尿功能,使得尿液沿著近似原有的生理途徑排出體外。

國外實施這種手術是通過機器人完成的,但機器人手術的費用非常昂貴。

北京朝陽醫院的手術團隊經過不懈的努力,成功完成了在全腹腔鏡下膀胱切除和新膀胱的構建,現已有幾十位患者接受了這種手術,術後恢復順利。

不過術後,患者要定期排尿,因為新膀胱是用腸管做的,因此病人沒有憋尿的感覺,

如果不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新膀胱的容量就會越來越大,最後可能會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