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全球444項國際建築設計中脫穎而出!這座建築牛掰在哪裡?

波蘭設計者帕韋爾·利平斯基與馬斯斯·弗蘭克斯基最近設計出了一座概念高層建築,在他們的設計中這座高樓囊括了蔬菜瓜果的生長地、菜市場以及農業學習空間,這個設計可以建立在非洲撒哈拉任何地區。

這座農場大樓的設計榮獲了2017年國際高樓設計獎,該獎項每年都會邀請世界各地的建築師與設計師的未來高塔構想與設計,農場大樓則是從444項國際建築設計中脫穎而出,攬獲該項大獎。

農場大樓專案的設計是以斯瓦西裡文中的單詞“Mashambas”為名,

意為耕地。該專案設計的目的在於説明整個非洲社會解決農業問題,雖然設計者並沒有明確指出該設計的應用將會放在哪裡,但大範圍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實施。

農場大樓項目的設計者表示,在過去的30年中,世界範圍內的貧窮率已經急速降低,從過去的40%降低到了現在的20%,然而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貧窮現象卻完全沒有降低,

這個地區仍然有超過40%的絕對貧窮率,在這其中有一半人數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農民。

非洲的農業基礎十分堪憂,因為極度落後的基礎設施,有限的市場,無能的政府等原因,後殖民時代的非洲仍然無法建立有效的農業產業。

農場大樓的設計就是針對這一現象,意在給當地貧窮的農民帶來綠色革命,通過對農民訓練,給予肥料和種子,讓他們有機會在每一畝土地上生產盡可能多的農作物。

這座建築使用模組化元素,易於拼裝、拆建重組與運輸,將會建築於農田中心,眾多模組拼接在一起組成高樓,減少對當地農田的佔用。

在農場大樓的設計中,參與的農民會逐漸增加,樓內的設施也可以逐漸增加,同時其還具有無人機運輸功能,

將物資等物品從外界運輸到樓內,並且如果有過剩的食物等還可以將其運輸到其他需要的地方,這棟大樓也是一個商品集中區域,換而言之就是存放於售賣的菜市場,集中的好處在於吸引農民的加入,通過農民進駐並教育農民,當這個地區的農業水準達到自給自足時,這棟建築還可以被轉移到其他區域。

這棟建築的設計師表示要將非洲大地的土地有效利用起來,不但要供給非洲,還要打造成為世界的糧倉,這棟集農場、教育中心和市場為一體的移動式農業大樓就是起點之一。

中國農業靠的是袁隆平,非洲農業要發達除了金坷垃,就要靠這個農業大樓麼?

不但要供給非洲,還要打造成為世界的糧倉,這棟集農場、教育中心和市場為一體的移動式農業大樓就是起點之一。

中國農業靠的是袁隆平,非洲農業要發達除了金坷垃,就要靠這個農業大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