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王者榮耀》遇到公務員考試

前陣子有個帖挺火,說的是現在的小學生追逐打鬧時喊的不是“天馬流星拳”了,而是李白的詩,比如“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但願長醉不願醒”,“今朝有酒今朝醉”,這都是手機遊戲《王者榮耀》中李白的臺詞,

足見此遊戲火爆程度!

其實不光是小學生,上到爺爺奶奶,下到5、6歲的弟弟妹妹,仿佛一時間,所有人都在玩《王者榮耀》。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對手是誰?我們作為中國遊戲玩家中的絕對主力!就算辛勤努力的備戰各種考試!每天也少不了玩幾盤王者榮耀吧?(提到排位就生氣,

有木有!?)

“一入排位深似海,從此公考成路人”小編也是王者榮耀的忠實粉絲每天都要玩!對於大家比較喜歡的英雄,張嘴就來!比如李白、趙雲、妲己、曹操、諸葛亮、荊軻……但小編玩遊戲除了放鬆娛樂,還有更重要的意思!那就是找到王者榮耀與公務員考試學習的關係!是不是意義很大?比如再當別人說我們玩物喪志的時候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一句這些遊戲角色都可能是今年考題,

尤其是行測常識部分,歷史人物常識經常會考,比如你看這道真題:臥薪嚐膽 勾踐 (2008年黑龍江行測真題)

a.鑿壁借光 匡衡 b 開誠佈公 曹操

c 完璧歸趙 廉頗 d 江郎才盡 周瑜

答案肯定是D啦,江郎才盡說的是南朝的江淹!

愛上王者榮耀!記得愛屋及烏!涉及的歷史人物考點也要愛上哦!廢話不說,直接上乾貨!小編為大家梳理部分王者榮耀英雄人物的歷史考點。

小喬

小喬(180年代-?)中國東漢末年時期的美女,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橋公的次女,漢末名將周瑜之妾。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激發想像,一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將小喬與赤壁之戰聯繫起來。而令“”二喬“”聞名於世。

中公考點拓展: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 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中公考點拓展:詩歌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代表作品:《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俠客行》《春思》《秋歌》等。唐詩四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中公考點拓展:《前出師表》,是中國三國時代蜀漢丞相諸葛亮寫給後主的一篇表。《後出師表》,是三國時蜀漢建興六年(西元228年)十一月諸葛亮二次伐魏前給蜀後主上的表章,為了與建興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區別,後人題曰《後出師表》,此表始見於《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習鑿齒《漢晉春秋》,習氏謂“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於是,自清代始,出現了關於此表真偽問題的爭辯,至今莫訣。

趙雲

趙雲,(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西元261年),劉禪下令追諡趙雲,薑維與眾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中公考點拓展:單騎救主:建安十三年,長阪坡之戰,趙雲單槍匹馬救出劉備的兒子劉禪。五虎上將,是指蜀漢名將裡名聲最響、地位最高、能力最強的五位將軍,即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曹操

曹操 (東漢末年魏王、曹魏奠基人)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中公考點拓展: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詩歌作品: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度關山、對酒、董逃歌詞、蒿裡行、苦寒行、氣出唱、謠俗詞、精列、塘上行、卻東西門行、秋胡行 其一、秋胡行 其二、步出夏門行 冬十月、述志令、陌上桑、步出夏門行 土不同、步出夏門行 豔、薤露行、善哉行 其一、善哉行 其二、善哉行 其三、有南篇、滄海賦、求賢令、終令。

韓信

韓信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約西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中公考點拓展:劉邦: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韓信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書整理,為中國軍事學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同時還收集、補訂了軍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

項羽

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西元前232年―西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軍事家,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中公考點拓展:破釜沉舟:巨鹿之戰時,項羽率軍渡過漳水後,下令把船全部鑿沉,把做飯的器具全部毀壞,只帶著三日糧草與秦軍作戰,項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奮勇向前,項羽軍因此戰鬥力得到大的提升,個個以一擋十,殺的諸侯軍人人膽寒,最終取得巨鹿之戰的勝利。鴻門宴:即范增勸項羽殺劉邦所擺的一場宴會,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由此而來。四面楚歌:項羽兵敗垓下後被劉邦軍四面圍定,劉邦軍在晚上高聲唱起了楚地的歌,項羽軍聽到歌後都非常的傷心,以為劉邦已經平定楚地,項羽軍的軍心也因此被瓦解。霸王別姬:項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項羽左右,但項羽要率領精騎準備突圍,不得已作歌與虞姬訣別,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與項羽淚別。霸王別姬後又被改編為戲曲、影視、小說、歌曲等文藝作品。

秦始皇

嬴政(中國首位皇帝)一般指秦始皇(中國首位皇帝)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中公考點拓展: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改幣制,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西元前213年和西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秦始皇死後埋在驪山墓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圖片為王者榮耀官方人物,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編:甘肅中公教育gsoffcn)

中公考點拓展:詩歌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代表作品:《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俠客行》《春思》《秋歌》等。唐詩四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中公考點拓展:《前出師表》,是中國三國時代蜀漢丞相諸葛亮寫給後主的一篇表。《後出師表》,是三國時蜀漢建興六年(西元228年)十一月諸葛亮二次伐魏前給蜀後主上的表章,為了與建興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區別,後人題曰《後出師表》,此表始見於《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習鑿齒《漢晉春秋》,習氏謂“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於是,自清代始,出現了關於此表真偽問題的爭辯,至今莫訣。

趙雲

趙雲,(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西元261年),劉禪下令追諡趙雲,薑維與眾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中公考點拓展:單騎救主:建安十三年,長阪坡之戰,趙雲單槍匹馬救出劉備的兒子劉禪。五虎上將,是指蜀漢名將裡名聲最響、地位最高、能力最強的五位將軍,即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曹操

曹操 (東漢末年魏王、曹魏奠基人)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中公考點拓展: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詩歌作品: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度關山、對酒、董逃歌詞、蒿裡行、苦寒行、氣出唱、謠俗詞、精列、塘上行、卻東西門行、秋胡行 其一、秋胡行 其二、步出夏門行 冬十月、述志令、陌上桑、步出夏門行 土不同、步出夏門行 豔、薤露行、善哉行 其一、善哉行 其二、善哉行 其三、有南篇、滄海賦、求賢令、終令。

韓信

韓信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約西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中公考點拓展:劉邦: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韓信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書整理,為中國軍事學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同時還收集、補訂了軍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

項羽

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西元前232年―西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軍事家,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中公考點拓展:破釜沉舟:巨鹿之戰時,項羽率軍渡過漳水後,下令把船全部鑿沉,把做飯的器具全部毀壞,只帶著三日糧草與秦軍作戰,項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奮勇向前,項羽軍因此戰鬥力得到大的提升,個個以一擋十,殺的諸侯軍人人膽寒,最終取得巨鹿之戰的勝利。鴻門宴:即范增勸項羽殺劉邦所擺的一場宴會,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由此而來。四面楚歌:項羽兵敗垓下後被劉邦軍四面圍定,劉邦軍在晚上高聲唱起了楚地的歌,項羽軍聽到歌後都非常的傷心,以為劉邦已經平定楚地,項羽軍的軍心也因此被瓦解。霸王別姬:項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項羽左右,但項羽要率領精騎準備突圍,不得已作歌與虞姬訣別,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與項羽淚別。霸王別姬後又被改編為戲曲、影視、小說、歌曲等文藝作品。

秦始皇

嬴政(中國首位皇帝)一般指秦始皇(中國首位皇帝)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中公考點拓展: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改幣制,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西元前213年和西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秦始皇死後埋在驪山墓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圖片為王者榮耀官方人物,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編:甘肅中公教育gsof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