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早慧學者與“數獨女孩”

以論文《Rn及二維LP空間中的正單純形及半正單純形頂點的有理性》獲得2015東潤丘成桐科學獎(數學)優勝獎的高偉辰和孫徹然在獲獎者中是年齡偏小的,

只有十五歲(兩人相差十一天),而且各自在數學方面都很有些來歷。

高偉辰今年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上初三時,就和指導老師合寫了一篇名為《n維空間中n維立方體頂點的有理性》的論文,發表在《數學通報》2015年第9期上。該刊是中國第一份全國性數學普及刊物,由中國數學會和北京師範大學合辦。

為更上層樓,老師邀請他參賽;而且,他也認為寫論文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儘管要準備中考、參加亞洲科學營(Asian Science Camp,簡稱ASC,由200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和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發起,旨在通過青年學生與諾獎得主的對話和啟迪,開拓視野,提升科學素養,增進相互交流和理解),仍然沒有妨礙其研究熱情。

號稱“數獨女孩”的孫徹然,知名度也很高。傳統數獨是根據9×9盤面上的已知至少17個數字,推理出所有剩餘空格的數字,並滿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個粗線宮內的數字均含1-9,不重複。而2014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最強大腦》節目時,孫徹然要同時完成“數字+顏色”的複合難度,而且是盲填,可見其邏輯推理和空間記憶能力之強。

據指導老師評價:其數獨水準在國內來說是數一數二的,而在全球排名第五。這一排名隨時會浮動,但進入前二十名絕對沒問題。

高偉辰、孫徹然二人現同在北大附中高一,只不過不在一個書院——該校既有學院,也有書院。所謂學院,是根據不同發展方向,提供多元化學科課程的管理實體。書院則既是學生社區,又是行政實體和自治組織,其設置借鑒了歐美house制和中國古代書院制度。

二人優勢互補,高負責提供框架,孫負責計算知識,勝算果然在握。

不過高偉辰告訴記者,本來想參加東潤丘成桐科學獎的物理賽事,現在對數學和理論物理都感興趣。而孫徹然忙於參與書院的自治管理,稱有很多“公共事務”需要處理,不能確定今後能否參賽。二人希望東潤基金會能夠繼續説明中學生中的數學、物理天才。孫徹然很實際和周到地幫同齡人考慮到:高考以做題為主,

希望賽事提供一些解題思路上的幫助。儼然學者口氣的高偉辰則表示:現在中學生科研素質沒有受到重視,希望給有科研素質的同學以機會和平臺。也許,以後的賽事中還能看到這對搭檔的身影。相信那時,早慧學者和“數獨女孩”又會有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