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不能全面禁煙?煙盒印上“吸煙有害健康”有用嗎?

不管你吸煙還是不吸煙,都知道煙盒上有“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語,其實很多國家都規定了煙盒上要有警示語,那麼為什麼不全面禁煙呢?警示語有用嗎?

吸煙有害健康

先普及一下小知識

2005年8月28日,世界性《國際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我國生效,我國正式履行該公約規定的義務。 《國際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規定:在煙草製品的包裝上必須標注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語,其面積不得小於包裝可見部位面積的1/3。

吸煙有害健康,為什麼不像禁毒一樣,
全面禁煙呢?

吸煙傷害最大的是肺

吸煙等於自殺

首先,煙草工業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

禁煙必然涉及很多經濟轉型問題,就業都問題。

其次,美國1920年頒佈禁酒令。禁酒期間,高利潤、動輒使用暴力的酒品黑市的繁榮,敲詐勒索因為執法官員的腐敗而盛行,烈酒的走私利潤較高使得烈酒反而更為流行,執行禁酒令讓美國每年失去約5億美元的稅收。1933年第21憲法修正案通過而撤銷禁酒令。前車之鑒讓各個國家的政治家們認識到,禁煙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

因此至今很少有國家完全禁煙。

但是大部分國家都不允許在公共場合吸煙。有的國家違反規定將遭到巨額罰款。北京這幾年也嚴格實行公共場合禁煙,只是執行起來難度不小。

煙盒上的“吸煙有害健康”到底有沒有用?

答案肯定是有用。儘管專家有很多“磚頭”,但請不要侮辱世衛組織諸多專家學者的智慧。

可是你也許要問:哪個煙民戒煙是因為煙盒上有“吸煙有害健康”這幾個字呢?

國外煙盒:吸煙嚴重傷害你和你周圍人的健康

吸煙有害健康好像不用證明。但是,真正要證明吸煙有害健康其實並不容易。世衛組織統計,每年因為吸煙死亡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可是這樣的統計數字並不形象具體。什麼算是因為吸煙死亡,也沒有一個標準。

我們可以用小白鼠實驗來證明吸煙的危害。可是我們不能用人來做實驗,驗證吸煙對人的危害有多大。

例如,有專家稱:癌症是基因複製錯誤的結果,90%的癌症是運氣不好造成的。那麼肺癌怎麼就一定是吸煙造成的呢?

吸煙有害健康是毋庸置疑的,可是缺乏必要的量化標準,也就是吸煙多少對人的危害有多大,二手煙的量達到多少,對人的危害有多大。

當沒有量化標準時候,“吸煙有害健康”的標語反而更有必要了。

沒有人因為看到煙盒上的“吸煙有害健康”戒煙,可是每個戒煙的人都明白吸煙有害健康,當自己意識到健康出現問題時,會有許多人主動戒煙。所以也不能說煙盒上那幾個字沒有功勞。

我們關注的是未來。

未來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大資料來解決。也就是量化自我。現在很多人都可以記錄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數,在網上買了什麼等等。未來吸煙者都知道自己一生吸了多少煙,都吸入了多少尼古丁,多少焦油等等。加上煙民的生老病死就形成了大資料,在大資料中就能得出吸煙有害健康的量化標準。

未來吸煙的人會不會少,我認為很難預測,因為目前沒有吸煙者減少的明顯趨勢,可是未來因為吸煙死亡的人數肯定會減少,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吸煙對自己到此造成了多大傷害。

知識如果沒有改變行動,那麼知識就沒有用。知識如果改變了行動,知識也就失去了作用。

“吸煙有害健康”的作用既不在你戒煙以前,也不在你戒煙以後,它的作用就體現在你拒絕吸煙或者開始戒煙的那個時刻。

無論如何,為了你的健康,你的未來,不要吸煙或者開始戒煙吧,不要等到失去健康以後。

吸煙有害健康

“吸煙有害健康”的標語反而更有必要了。

沒有人因為看到煙盒上的“吸煙有害健康”戒煙,可是每個戒煙的人都明白吸煙有害健康,當自己意識到健康出現問題時,會有許多人主動戒煙。所以也不能說煙盒上那幾個字沒有功勞。

我們關注的是未來。

未來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大資料來解決。也就是量化自我。現在很多人都可以記錄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數,在網上買了什麼等等。未來吸煙者都知道自己一生吸了多少煙,都吸入了多少尼古丁,多少焦油等等。加上煙民的生老病死就形成了大資料,在大資料中就能得出吸煙有害健康的量化標準。

未來吸煙的人會不會少,我認為很難預測,因為目前沒有吸煙者減少的明顯趨勢,可是未來因為吸煙死亡的人數肯定會減少,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吸煙對自己到此造成了多大傷害。

知識如果沒有改變行動,那麼知識就沒有用。知識如果改變了行動,知識也就失去了作用。

“吸煙有害健康”的作用既不在你戒煙以前,也不在你戒煙以後,它的作用就體現在你拒絕吸煙或者開始戒煙的那個時刻。

無論如何,為了你的健康,你的未來,不要吸煙或者開始戒煙吧,不要等到失去健康以後。

吸煙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