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喝的可能不是碧螺春,而是太湖的春意絲絲與江南的淡雅

碧螺春這三個字,在十大名茶裡面,是最富詩意與生趣的。讓人想起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充滿畫面感和明快的節奏,春意盎然。而它的畫面感,直接給人聯想其形狀:湯色碧綠、捲曲如螺,

一身絨毛。據說當時叫“嚇煞人香”,是康熙皇帝給取的“碧螺春”。至於這說法是不是可信,就全在喝茶之人心裡怎麼想了。

好茶,一定要有個好環境。這種環境不一定千篇一律,但一定有其獨到之處。碧螺春的產地在哪裡?洞庭山。

蘇州太湖中的兩個小島。洞庭山不是山,而是島,估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太湖水面,濕潤清新,洞庭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質地疏鬆,適合茶樹生長。同時,洞庭茶果間種,所以碧螺春有花果香味。有必要交待一下,有個洞庭湖,湖中有山,叫君山。但此洞庭湖不產碧螺春,也產名茶,叫做君山銀針。

碧螺春,精華在一個“春”字。要在早春時節(過了時節,就不能算碧螺春了),採摘細嫩的茶芽,由於茶葉太嫩,不合用機器,於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細嫩之故,手工之故,1斤幹茶要採摘7萬粒芽頭,無論人工成本、技藝成本還是茶青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據說,一斤好的碧螺春茶葉,成本就要上千元,

茶好茶壞雖然不在價錢高低,但太廉價的東西,就要留心了。

碧螺春味淡,喜歡喝紅茶或黑茶的茶客,或許會覺得沒有茶味。但愛好、習慣之茶客,卻會從淡淡茶味當中品嘗出甘潤悠長、恰如江南的淡雅多姿。

挑選碧螺春,一看絨毛,多而密者優。注意,

小絨毛應該是白色的,所謂的白毫。如果是綠色的,就有染色嫌疑。二看條形,條索細緊,沖泡後迅速下沉。三看形態,是否細緊,捲曲呈螺。

好茶還要有正確的泡法。碧螺春的泡法比較特別:先沖水至七分滿,再放茶葉。碧螺春茶細嫩,開水涼至80-90度為宜。當然,還有一種泡法:先投茶葉,

再沖三分水醒茶,再注水至八分泡茶。另外,碧螺春雖好,但它是綠茶性寒,如果胃寒之人,不宜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