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NBA球星流血必須下場,原因其實很簡單,與一位名宿有關

NBA季後賽打的如火如荼,相信大家對上賽季小裡弗斯被打得滿頭是血的鏡頭還記憶尤深。

當時快船季後賽第二輪迎戰開拓者的第六場,小裡弗斯被阿米奴一肘打到臉上,頓時血流如注。

這場景不僅讓老裡弗斯是心疼不已,讓球迷看的也是非常敬佩。

當時小裡弗斯在縫了11針之後,回到場上繼續打完了比賽,賽後一片好評,都誇李公子是硬漢,一戰扭轉了球迷對他的印象。

當時因為不停的流血,小裡弗斯也下場治療了幾次。

NBA賽場有一項規定,激素hi一旦球員出現任何傷口流血之後,那麼就必須得下場,接受處理止血後,方能重新登場。

這種情況相信大家在賽場上經常看到,裁判叫停比賽示意球員下場治療的情景。

那為什麼有這項規定呢?

其實這條規定是從現任湖人隊總經理,

曾經的湖人名宿魔術師詹森時開始的。

在1991年11月7日,魔術師詹森向公眾宣佈自己感染了愛滋病毒,而且即將退役的消息。這一下震驚了美國民眾。

當年的魔術師年僅32歲,在1991賽季,魔術師場均得到19.4分12.5次助攻和7個籃板,依然是聯盟最好的球星之一。

但這個消息也讓大家對愛滋病有了更多的關注。在NBA的賽場上,球員們也對魔術師身患的愛滋病感到了恐懼。

湖人隊一場比賽中,魔術師的手臂上被弄出一個小傷口並流血,所有球員都大為緊張並對他保持距離。

尤其是爵士隊球星卡爾馬龍,當聽到魔術師想要在1992年複出的消息時,馬龍就曾接受採訪時表示,魔術師不應該複出,這是為他好,也是為大家好。

因此,聯盟特別規定,

一旦球員有出血症狀,須立刻下場接受治療,止血後才能重新上場。

為了防止愛滋病的傳染,不僅NBA有這樣的規定,美國的很多運動都有著類似的規定。

不僅出血都要等到止血後才能重新上場,就連沾血的球衣也需要重新換過。

畢竟,NBA球星都是高收入人群,

球員們的私生活也比較開放。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像張伯倫那樣敢說自己和兩萬個女人睡過覺,但夜店跑吧還是少不了的。

球迷知道的一個卡戴珊,就在就纏繞了好幾位NBA球星。所以,NBA這種謹慎的做法,還是在為了球星的安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