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知命改運的終極秘笈——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會算命了

許多人在經歷一點磨難之後,往往都會抱怨自己命苦。在學習《易經》之後,很多人都會問三叔哥“你會算命嗎?”三叔哥往往會反問他們“你知道什麼是命嗎?”

今天三叔就從國學角度跟大家聊聊關於命運的那些事。

什麼是命呢?命是由一個“令”字和“口”字組成。其本源就是令。《說文解字》解釋“命,使也。”“命”的本義就是“以口令之”。古人又言“在事為令,在言為命”。既然是令,是否可以反抗呢?三叔根據個發令者的不同,將命分為“天命”、“使命”、“身命”、“性命”和“慧命”五種。

命字訓詁

天命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裡的命指是的知天命與使命。又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賦於你的命令。在孔子的學術體系中,天是至高無上的,與“道”處於同一層級。天命不可違,所以孔子才會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有些小說家所謂的“逆天改命”,其實還是在“天道”之中。因為天命就是你所處的時代大勢。所謂時代大勢就是邵康節《皇極經世》中的“元、會、運、世”。

比如1953年生的人與2013年生的人,可能八字相同,但命運肯定會不一樣,為什麼?就是因為“天命不一樣”——時代主題不同。所以能夠認清自己所處時代的天命,能夠順勢而為固然事半功倍。若你非要逆勢而動,我只能說“兄弟,你真有勇氣。”

使命

天命的另一層含義是“使命”。我們常常說小孩子是“天使”。天使就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不唯是人,即使是一隻螞蟻,

也是有使命的。如果說天命是你所處的時代的“共命”,那麼“使命”就是個人的命。這個使命是由你自己在投胎之前就自己選定的,就是你的出生之前的發心,叫做 “初心”。很多人在出生後是忘記了初心的,能找到這個初心,就是開悟。“使命”通俗的講就是你為什麼要出生。你的使命中包含了你的“天賦、天性和興趣”等諸多因素。這個使命你如果抗命,就如同泰森去唱歌、王菲去打拳。

命運掌握在你的手中

“身命”、“性命”和“慧命”

身命,又可以謂之生命,就是你的健康。國學中“養生衛命”的自成一派,稱為“醫家”。從養生的角度講,身命是可以改的,而且有很大的修為空間。隨著醫學的發展,人的身命中的一些“先天病”、甚至“基因病”都能得到治療。

比如曾國藩的八字中,先天而帶有皮膚之疾,這在今天也許根本不算個事兒。

性命就是心性、性格。關於性命,有一段話講的很好“心決定性叫心性,性決定命叫性命,命決定運叫命運,運決定氣叫運氣,氣決定色叫氣色,色決定相叫相貌”。人要不要改變自己的性格呢?還是看自己的天命與使命。性命同時還是心命。這就是所謂的心、意、念。發心起意,都影響著你的選擇,你的選擇又影響你的決定。所以修性命,終歸就是修你的心。正心正念,雖有過而無咎。

慧命就是因為個人的見識、智慧、格局等而影響你的選擇的因素。慧命體系是一個金字塔。每個人能達到什麼樣的層次,在於根器,但更在於個人修為。慧命除了修還可以補。古往今來的大人物,除了本身的慧命修為,也往往借助幕僚、謀士、策劃等高人來彌補。能得到高人指點、貴人相助,是很大的福氣。但無論高人如何建議,最終決定權還在自己,因此自己的慧命才是決定自己選擇的根本因素,就像項羽雖遇範增而不用。所以才有福慧雙修之說。

《破窯賦》又稱命運賦,堪稱奇文

總結:

“算命不如知命”。這也是《論語》中所謂“善易者不蔔”的原因之一。知命就是了解自己。《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當你真正參透天命、了悟使命後,也就明白了你人生的意義。當你找對了人生的方向、知道你要去哪裡,會感覺到全世界都在幫你、會感覺到“萬物皆備於我”、會感覺“如有神助”。

當然人在五行中,難免有不如意。從命理學體系上講,每個人的八個字(以男人為例)按五行都可分為官(事業)、財(妻、桃花、父)、食(子女、閒暇)、比(自己、兄弟、朋友)、印(母、學業、智慧),每個八字不可能五行能量平均,在其八字自身的刑沖合害以及大運流年的作用下,五行總有強弱勝敗的變化,相對應的也會有人、事也隨之改變,不可能一個人什麼都好。天下的便宜都讓你占了,這不合天道。比如官旺則克身,故凡官貴者,對應的往往都有大難。財旺傷印,對應的有錢的往往學歷都不高。而食傷生財,想要掙錢,就難得閒適,如是等等。這就是命運中五行生克的道理,此系天道,難以萬全。

但所有的這些都不是最重要,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最根本的只有一句話——你明白了你這一輩子是為什麼而活著,你活著是為了什麼!知此足矣。

你的選擇又影響你的決定。所以修性命,終歸就是修你的心。正心正念,雖有過而無咎。

慧命就是因為個人的見識、智慧、格局等而影響你的選擇的因素。慧命體系是一個金字塔。每個人能達到什麼樣的層次,在於根器,但更在於個人修為。慧命除了修還可以補。古往今來的大人物,除了本身的慧命修為,也往往借助幕僚、謀士、策劃等高人來彌補。能得到高人指點、貴人相助,是很大的福氣。但無論高人如何建議,最終決定權還在自己,因此自己的慧命才是決定自己選擇的根本因素,就像項羽雖遇範增而不用。所以才有福慧雙修之說。

《破窯賦》又稱命運賦,堪稱奇文

總結:

“算命不如知命”。這也是《論語》中所謂“善易者不蔔”的原因之一。知命就是了解自己。《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當你真正參透天命、了悟使命後,也就明白了你人生的意義。當你找對了人生的方向、知道你要去哪裡,會感覺到全世界都在幫你、會感覺到“萬物皆備於我”、會感覺“如有神助”。

當然人在五行中,難免有不如意。從命理學體系上講,每個人的八個字(以男人為例)按五行都可分為官(事業)、財(妻、桃花、父)、食(子女、閒暇)、比(自己、兄弟、朋友)、印(母、學業、智慧),每個八字不可能五行能量平均,在其八字自身的刑沖合害以及大運流年的作用下,五行總有強弱勝敗的變化,相對應的也會有人、事也隨之改變,不可能一個人什麼都好。天下的便宜都讓你占了,這不合天道。比如官旺則克身,故凡官貴者,對應的往往都有大難。財旺傷印,對應的有錢的往往學歷都不高。而食傷生財,想要掙錢,就難得閒適,如是等等。這就是命運中五行生克的道理,此系天道,難以萬全。

但所有的這些都不是最重要,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最根本的只有一句話——你明白了你這一輩子是為什麼而活著,你活著是為了什麼!知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