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該選擇幼稚園了,是該選擇私立幼稚園還是公立幼稚園?

馬上又該面臨選擇幼兒了,每個到了入園年紀的孩子都是家裡捧在手裡的明珠一般。這樣的一個心肝寶貝,第一次離開家,邁向屬於他的小社會的過程中,家長的糾結一定比不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的孩子糾結的多。

兒子出生以後,我開始學習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和《完整的成長》等一系列書籍,但是在選幼稚園的時候,經過各方衡量與家人商量,還是給兒子選擇了公立幼稚園。

那麼在選擇幼稚園的時候需要考慮什麼,幼稚園又是什麼樣的呢?

一、選擇幼稚園需要考慮的因素

1、離家或者工作單位的遠近。因為幼稚園比上、下班時間早,如果單位工作寬鬆的話,可以考慮就近接送。

2、是否有託管。如果工作緊張,又沒有老人幫忙接送,可以考慮幼稚園是否有託管。

3、教育理念。是希望孩子就是純粹的玩過童年,還是希望孩子多學些習得性知識,還是希望孩子切合成長的規律、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4、師資、環境和安全性。教師是否具有較好的素質水準、硬設施和軟環境、食品、交通等的安全。

5、小學中學的對口接收。

我選擇公立幼稚園就是考慮到小學的問題。我的兩位同事的孩子,一位選擇了蒙氏幼稚園,一位選擇了華德福。

選擇蒙氏幼稚園的同事孩子上小學時,小學是傳統的學校,銜接起來很成問題,老師一直把這個孩子看作是自由散漫的孩子,最後乾脆把他列入了“重點監督對象”——教育理念的懸殊,

讓孩子在入學的前幾年備受煎熬。

選擇華德福幼稚園的同事孩子最後送入的是歸國華僑開辦的私立小學,學費一年幾萬。但是同事是打算將來送孩子去國外讀書。

而我不打算讓孩子去國外讀書,所以我還是希望孩子能夠適應國內的生存環境。

6、收費情況。幼稚園收費從幾百到幾千甚至上萬每個月不等,所以,這個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考慮。

說完這些就來介紹一下各類幼稚園的。各位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二、幼稚園的特點

1、公立幼稚園

公立幼稚園屬於偏傳統幼稚園,其辦學一般依據教學大綱來操作。同時,公立幼稚園屬於事業單位,辦學正規,設施保障及飲食保障較好,

師資隊伍相對固定,收費也相對較低。公立的實驗幼稚園,我們這兒是比機關幼稚園多了雙語教學。

我們上過的是機關幼稚園,不是傳統的一天課程安排滿滿,而是採用的區角教學方式,每天集中上的課只有一到兩節,大部分時間由孩子自己選擇是在圖書區角、手工區角、表演區角等區角玩耍,老師很有愛心,而且經常會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不教識字、英語等,鼓勵繪本教學。

此類幼稚園會因為所處地域不同,經濟發展情況不同,教育水準會有所不同。但是那些希望孩子多學些特長之類的家長,就不要多考慮了。現在的公立幼稚園很多因為怕被家長說、安全問題等等,幾乎不辦特長班,像我們曾經的幼稚園沒有組織過春遊之類的需要乘車的活動——因為擔心安全問題;放學後沒有託管,更別說特長班了——是規定的不允許有收費專案。另外,公立幼稚園普遍孩子較多。我兒子班是51個人,兩個老師,一個生活助教。

2、傳統私立幼稚園。

公立幼稚園的非常必要的補充。因為公立幼稚園的承載量有限,很多無緣公立的孩子,就要選擇私立幼稚園。傳統私立幼稚園和周圍的家長一起聊過,學的東西會多一些。

同時,私立幼稚園又存在貴族的和平民的,貴族幼稚園很多是以雙語為旗號的。另外,因為是私立幼稚園,所以會開不少課外興趣班,基本上就是唱歌跳舞畫畫這類,如果想託管孩子的,或者學點啥的,就不用再去其他地方了。平民幼稚園收費較低,所提供的教育資源也會相對來說不那麼豪華或者現代。

私立幼稚園的師資團隊變動會相對大一些。如果不報興趣班可能心理壓力會稍顯大些。

3、蒙氏、華德福和瑞吉歐幼稚園。

這三類幼稚園是國外幼稚園的三大教育體系。其中蒙氏引進國內較早,現在其部分理念已經逐漸融入到傳統教育中。華德福和瑞吉歐處於起步階段。就目前而言,我所在的城市裡這些幼稚園蒙氏多一些,華德福較少,瑞吉歐更是名不見經傳,而且有辦學資格的少,很多是以家庭幼稚園的形式存在,教師的資質參差不齊,與幼稚園銜接的類似教育理念的小學中學更是很少。

下面就分別介紹一下這三類幼稚園。

蒙氏:起源于義大利,創始人瑪利亞·蒙台梭利,她以以治療智障兒童為主要職責,1907年在羅馬建立“兒童之家”。

蒙氏強調兒童有內在發展的精神胚胎,以兒童為中心,根據敏感期,提供適時、適性的環境,成人作為環境的準備者、觀察者和啟導者。

蒙氏教學有專用教具;採用混齡教學;從生活實踐練習入手,配合適齡的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主動學習和探索,包含生活、感官、語言、數學、科學等方面,並將孩子們的主動學習探索稱之為“工作”,兒童可以獨立完成各項工作,不論是清潔還是支配教具的使用。

華德福:起源於德國,第一所學校創立於1919年。創始人是蒙台梭利同一時代的奧地利人魯道夫·史代納。

主張原始、生命、靈性、精神、和諧。提倡在玩中學。反對過盛的物質生活,宣導回歸自然。

幼稚園階段注重於實踐和手工活動並提供利於創新性玩耍的環境。

注重自然教育,比如會讓孩子穿上雨衣去雨中踩水,講雨的故事。玩具採用原木的,保留木頭的形狀,兒童靠想像力來玩,娃娃用羊毛氈做的,沒有五官,因為華德福的理念裡覺得五官表情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

華德福教育相信自然界充滿生命力,並能以此滋養孩子健康成長。因此,很多學校都會選擇建立在遠離城市的郊區或農村,建設得像一個花園。學校的房子和室內牆壁主體是粉紅色,一是讓孩子感覺溫暖,二是這樣的環境,讓孩子如同在媽媽的子宮裡一樣有安全感。

藝術活動獨具特色:包括濕水彩、手工、蜂蠟、烘培、剪紙、編織等。

瑞吉歐:瑞吉歐·艾米里亞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瑞吉歐·艾米里亞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其教育體系形成於近三十年,其教育理念來自三個方面:歐洲和美國的進步主義思潮、皮亞傑和維果茨基的心理學理論以及戰後義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

主要的教學理論是依據皮亞傑、維果斯基和杜威的理論,建構主義。教師們沒有提前編寫好的課程大綱和教案,課程編寫是依據兒童的興趣和經驗。

課程是以project形式進行,兒童可以以任何形式來表達和展現他們的學習成果。教師需要接受藝術培訓,學校有專門的藝術工作室提供給教師和學生。

三、其他:

其實幼稚園終歸是外部環境,給孩子最大影響的還是父母,尤其是母親,所以選擇幼稚園,只要不是大的原則性問題,比如打孩子等問題,家長及時跟進,孩子都會健康快樂的長大。

我當時就是對孩子的狀況進行及時的瞭解,和孩子及時聊天溝通,並與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遇到孩子想不通的事情,或者我個人認為對孩子發展不利的評價,及時給他做好疏導或者及時跟老師進行溝通。

重要的一句話: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文/晨光微曉

鼓勵繪本教學。

此類幼稚園會因為所處地域不同,經濟發展情況不同,教育水準會有所不同。但是那些希望孩子多學些特長之類的家長,就不要多考慮了。現在的公立幼稚園很多因為怕被家長說、安全問題等等,幾乎不辦特長班,像我們曾經的幼稚園沒有組織過春遊之類的需要乘車的活動——因為擔心安全問題;放學後沒有託管,更別說特長班了——是規定的不允許有收費專案。另外,公立幼稚園普遍孩子較多。我兒子班是51個人,兩個老師,一個生活助教。

2、傳統私立幼稚園。

公立幼稚園的非常必要的補充。因為公立幼稚園的承載量有限,很多無緣公立的孩子,就要選擇私立幼稚園。傳統私立幼稚園和周圍的家長一起聊過,學的東西會多一些。

同時,私立幼稚園又存在貴族的和平民的,貴族幼稚園很多是以雙語為旗號的。另外,因為是私立幼稚園,所以會開不少課外興趣班,基本上就是唱歌跳舞畫畫這類,如果想託管孩子的,或者學點啥的,就不用再去其他地方了。平民幼稚園收費較低,所提供的教育資源也會相對來說不那麼豪華或者現代。

私立幼稚園的師資團隊變動會相對大一些。如果不報興趣班可能心理壓力會稍顯大些。

3、蒙氏、華德福和瑞吉歐幼稚園。

這三類幼稚園是國外幼稚園的三大教育體系。其中蒙氏引進國內較早,現在其部分理念已經逐漸融入到傳統教育中。華德福和瑞吉歐處於起步階段。就目前而言,我所在的城市裡這些幼稚園蒙氏多一些,華德福較少,瑞吉歐更是名不見經傳,而且有辦學資格的少,很多是以家庭幼稚園的形式存在,教師的資質參差不齊,與幼稚園銜接的類似教育理念的小學中學更是很少。

下面就分別介紹一下這三類幼稚園。

蒙氏:起源于義大利,創始人瑪利亞·蒙台梭利,她以以治療智障兒童為主要職責,1907年在羅馬建立“兒童之家”。

蒙氏強調兒童有內在發展的精神胚胎,以兒童為中心,根據敏感期,提供適時、適性的環境,成人作為環境的準備者、觀察者和啟導者。

蒙氏教學有專用教具;採用混齡教學;從生活實踐練習入手,配合適齡的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主動學習和探索,包含生活、感官、語言、數學、科學等方面,並將孩子們的主動學習探索稱之為“工作”,兒童可以獨立完成各項工作,不論是清潔還是支配教具的使用。

華德福:起源於德國,第一所學校創立於1919年。創始人是蒙台梭利同一時代的奧地利人魯道夫·史代納。

主張原始、生命、靈性、精神、和諧。提倡在玩中學。反對過盛的物質生活,宣導回歸自然。

幼稚園階段注重於實踐和手工活動並提供利於創新性玩耍的環境。

注重自然教育,比如會讓孩子穿上雨衣去雨中踩水,講雨的故事。玩具採用原木的,保留木頭的形狀,兒童靠想像力來玩,娃娃用羊毛氈做的,沒有五官,因為華德福的理念裡覺得五官表情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

華德福教育相信自然界充滿生命力,並能以此滋養孩子健康成長。因此,很多學校都會選擇建立在遠離城市的郊區或農村,建設得像一個花園。學校的房子和室內牆壁主體是粉紅色,一是讓孩子感覺溫暖,二是這樣的環境,讓孩子如同在媽媽的子宮裡一樣有安全感。

藝術活動獨具特色:包括濕水彩、手工、蜂蠟、烘培、剪紙、編織等。

瑞吉歐:瑞吉歐·艾米里亞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瑞吉歐·艾米里亞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其教育體系形成於近三十年,其教育理念來自三個方面:歐洲和美國的進步主義思潮、皮亞傑和維果茨基的心理學理論以及戰後義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

主要的教學理論是依據皮亞傑、維果斯基和杜威的理論,建構主義。教師們沒有提前編寫好的課程大綱和教案,課程編寫是依據兒童的興趣和經驗。

課程是以project形式進行,兒童可以以任何形式來表達和展現他們的學習成果。教師需要接受藝術培訓,學校有專門的藝術工作室提供給教師和學生。

三、其他:

其實幼稚園終歸是外部環境,給孩子最大影響的還是父母,尤其是母親,所以選擇幼稚園,只要不是大的原則性問題,比如打孩子等問題,家長及時跟進,孩子都會健康快樂的長大。

我當時就是對孩子的狀況進行及時的瞭解,和孩子及時聊天溝通,並與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遇到孩子想不通的事情,或者我個人認為對孩子發展不利的評價,及時給他做好疏導或者及時跟老師進行溝通。

重要的一句話: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文/晨光微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