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逃離”北上廣?還是“逃回”北上廣?

相信很多人最近又一次看到了“逃離北上廣”的活動。雖然每一次,行銷號都能把這一活動包裝得非常有情懷且有意義,但當北上廣早已開始限制外來人口進入,新移民在這裡生存越來越困難時,

該行銷號的鼓吹像是為政府的宏偉大計做的輿論宣傳,實際上卻是非蠢即壞的惡意行銷。

儘管“逃離北上廣”說,逃離北上廣背後是兩種強烈 “社會衝動”,“一是暫時離開當下生活,尋找精神力量;一是長期離開,實現更想過的生活。我們不該汙名化這兩種合乎情理的衝動,不該忽視它們。”

但是,冷靜的行銷號並不在意人們為何要逃離又為何要留下,它只負責聯繫幾個有錢的商家送人幾張機票,

在一次短暫的旅行過後,生活仍將繼續,詩和遠方仍舊是幻夢一場。

你不逃,就別鼓動別人逃

也許對於某些名利皆收的人來說,逃離北上廣可能是一個選擇,但對於大部分想要過上更優渥的生活的人來說,他們只能選擇來到北上廣或者被迫離開北上廣,而非逃離。

根據智聯招聘和中國就業研究所近期公佈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顯示,

在一線城市,競爭壓力遠高於二三線城市。(CIER指數=市場招聘需求人數/市場求職申請人數。指數大於1就說明就業市場中勞動力需求多於市場勞動力供給,就業市場競爭趨於緩和,而CIER指數小於1時,就說明招聘人數小於求職人數,就業市場競爭趨於激烈。)

2017年2月25日,上海。浦東一場招聘會,應聘者期望薪資至少6000。/視覺中國。如果你確實想找一份工作,在二三線城市比在一線城市容易多了,2017年的資料表明,至少有一部分人在一線城市是找不到工作的。

但即便如此,也擋不住人們依舊要來到北上廣。小城市能提供的工作機會大多以第二產業為主,而就業形勢最好的行業,基本上互聯網、金融保險為主,而這些行業發展最好的地方也都在大城市。

一線城市的互聯網、金融保險服務發達,工作機會多。/中國就業研究所

在京的外地人口中,數量最多的分別來自河北、河南、山東、安徽、黑龍江等省份,而這些地區的人均工資遠低於北京上海等地。北京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11390元,

上海為109174元,而河北省(50921元)、黑龍江省(48881元)、河南省(45403元)則是平均工資全國最低的三個省份。

而一線城市能提供的酬勞、創造的價值遠遠高於其他地方。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的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突破了5萬大關,上海以54305元位居榜首,北京以52530元緊隨其後。加上廣東在內,有6個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萬大關。

2017年2月5日,北京。對於很多人來說,破敗的家鄉是回不去的。

並且,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作為強一線城市,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而這正是高收入人群所集中的行業。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5年年平均工資最高的是金融業114777元,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112042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9410元。從分佈上看,上海和北京恰好又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為集中的地區。

就算逃離了北上廣,終究還是要逃回

在2011年媒體針對“逃回北上廣”的報導中,曾經逃離“北上廣”回到老家的例子並不那麼閒適愜意,他們要麼是 “依託父母的關係”在當地考進了公務員或相對較好的企事業單位;要麼因為“家裡沒有關係”而找不到一個好工作而感到絕望;還有人正因為小城市“關係社會”帶來的各種“關係債”讓人不堪忍受。

北大社會學博士馮軍旗在中部某縣掛職期間做的一份調查顯示,在一個80多萬人的縣,基本上就是由21 個政治“大家族” (副科級及以上超過5 人) 和140 個政治“小家族” (副科級及以上2-5 人) 壟斷了公務員幹部階層。大城市雖然競爭激烈,但是至少還有上升的途徑,而在小地方,如果沒有關係,找個好工作幾乎沒有可能。

2017年03月11日,江蘇南京。公務員省考對大多數人來說機會渺茫。

某門戶網站大資料一項針對全國5334萬北上廣深外來人口使用者的網路調查顯示,12%的人在2015年春節假期結束後沒有再回來,廣東、江蘇、河北、山東、湖南、浙江的一些城市成為他們新的落腳點。但是,在諸多逃離者中,又有近三成人打算重返北上廣。單調的生活、貧乏的圈子,甚至親戚的噓寒問暖與頻繁安排的相親,都成了他們再次回到北上廣的原因。

國際組織Youthful cities曾經調查過千禧一代最看重的城市屬性,對於亞洲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最看重一個城市的,是城市的安全、教育、就業等。而跟我們所以為的不一樣的是,電影、時尚、夜生活等娛樂因素則排在偏後的位置。這實際上說明,年輕人更多地還是關心一個城市能帶給自己的發展,而不是別人眼中的“迷失于繁華中”。

2014年3月21日,北京。只有北上廣的中學才會有奧巴馬夫人來拜訪。

而由《瞭望東方週刊》聯合《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共同主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評選中,“教育幸福感”最強的依然是北京、上海。

即便是一個對自己沒有什麼太高追求的人,當考慮到子女的教育問題時,能想到的最好的地方還是北上廣。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北上廣地區縮緊對外來人員子女入學的限制,依然有那麼多人費盡力氣要把孩子送進北上廣的名校中。對於很多人來說,即便孩子不能進入名校學習,北上廣豐富的沙龍講座和書店,都是開拓視野最好的教材。

全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冊數前十名。/國家統計局

為了自己逃離北上廣的,也終將為了孩子再逃回。當然,行銷號可沒管那麼多。

小清新的田園牧歌,離了大城市也不行

比如,文藝青年常常喜歡手捧一本梭羅的《瓦爾登湖》,憧憬嚮往一下田園生活的美好。梭羅在湖邊的小屋一個人住了兩年,白天種土豆晚上看書,最後還寫出了一本書,這樣的生活不正是行銷號鼓吹的“純粹的思考”嗎?

2015年7月21日,大理洱海。你在這種地方是找不到什麼像樣工作的。

但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愛德華·格萊澤(Edward Glaeser)在《城市的勝利》中曾專門地分析過梭羅的成才之路。他指出,之所以能有《瓦爾登湖》這樣一部極其暢銷的作品,跟梭羅在城市中參加的文化沙龍密切相關,在由愛默生主持的超驗主義沙龍中,梭羅接觸了當時非常多的學者名流,這為他的作品打下了基礎。即便梭羅對鄉村和田園極盡吹捧,但過了兩年他也還是繼續回到了城市中來。

無數文青們都幻想著能夠在家鄉的小城市開一家自己的實體書店,然而事實證明,能開的下去的書店只能在大城市中。隨著網上書店的衝擊,單純靠售賣圖書已經難以再維持書店的生存,從2007年到2009年,中國共有1萬多家書店停業,10年來全國有將近50%的民營實體書店倒閉。

2016年2月18日,上海,沒有足夠的人流你是維持不了獨立書店的。

在這種的衝擊下,國內大中城市的一些實體書店只能採用集書店、咖啡館、培訓中心、文創產品專櫃為一體的模式經營,以促進多元化消費。大城市中更密集的人流使得書店能以售賣咖啡、舉辦沙龍等方式盈利,而在小城市,這幾乎是難以實現的。在小城市,能存活下來的只有靠販賣教輔讀物盈利的書店了。

要讓大家記住“詩和遠方”的高曉松自己就是在北京長大的孩子,嚷著逃離北上廣的行銷號,註冊地址就在北京市朝陽區。不管怎麼追求詩情畫意,都不得不承認,滋養文化最豐厚的土壤仍然是在北上廣。哪怕是想出版一本書,在一線城市都會比在其它城市更加容易。

逃離北上廣聽起來是一件意氣風發的事情,但實際上真正逃離的那個地方才是最有可能孕育出創造與文藝的。行銷號的所謂逃離只需要幾張飛機票就能完成,不僅簡單而且幾乎沒有風險。把情懷做到如此廉價,是在行銷策劃上的蠢。而把話題指向逃離北上廣,對於無數想要在大城市發展的人來說,就實在是壞了。

2017年2月5日,北京。對於很多人來說,破敗的家鄉是回不去的。

並且,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作為強一線城市,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而這正是高收入人群所集中的行業。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5年年平均工資最高的是金融業114777元,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112042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9410元。從分佈上看,上海和北京恰好又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為集中的地區。

就算逃離了北上廣,終究還是要逃回

在2011年媒體針對“逃回北上廣”的報導中,曾經逃離“北上廣”回到老家的例子並不那麼閒適愜意,他們要麼是 “依託父母的關係”在當地考進了公務員或相對較好的企事業單位;要麼因為“家裡沒有關係”而找不到一個好工作而感到絕望;還有人正因為小城市“關係社會”帶來的各種“關係債”讓人不堪忍受。

北大社會學博士馮軍旗在中部某縣掛職期間做的一份調查顯示,在一個80多萬人的縣,基本上就是由21 個政治“大家族” (副科級及以上超過5 人) 和140 個政治“小家族” (副科級及以上2-5 人) 壟斷了公務員幹部階層。大城市雖然競爭激烈,但是至少還有上升的途徑,而在小地方,如果沒有關係,找個好工作幾乎沒有可能。

2017年03月11日,江蘇南京。公務員省考對大多數人來說機會渺茫。

某門戶網站大資料一項針對全國5334萬北上廣深外來人口使用者的網路調查顯示,12%的人在2015年春節假期結束後沒有再回來,廣東、江蘇、河北、山東、湖南、浙江的一些城市成為他們新的落腳點。但是,在諸多逃離者中,又有近三成人打算重返北上廣。單調的生活、貧乏的圈子,甚至親戚的噓寒問暖與頻繁安排的相親,都成了他們再次回到北上廣的原因。

國際組織Youthful cities曾經調查過千禧一代最看重的城市屬性,對於亞洲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最看重一個城市的,是城市的安全、教育、就業等。而跟我們所以為的不一樣的是,電影、時尚、夜生活等娛樂因素則排在偏後的位置。這實際上說明,年輕人更多地還是關心一個城市能帶給自己的發展,而不是別人眼中的“迷失于繁華中”。

2014年3月21日,北京。只有北上廣的中學才會有奧巴馬夫人來拜訪。

而由《瞭望東方週刊》聯合《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共同主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評選中,“教育幸福感”最強的依然是北京、上海。

即便是一個對自己沒有什麼太高追求的人,當考慮到子女的教育問題時,能想到的最好的地方還是北上廣。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北上廣地區縮緊對外來人員子女入學的限制,依然有那麼多人費盡力氣要把孩子送進北上廣的名校中。對於很多人來說,即便孩子不能進入名校學習,北上廣豐富的沙龍講座和書店,都是開拓視野最好的教材。

全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冊數前十名。/國家統計局

為了自己逃離北上廣的,也終將為了孩子再逃回。當然,行銷號可沒管那麼多。

小清新的田園牧歌,離了大城市也不行

比如,文藝青年常常喜歡手捧一本梭羅的《瓦爾登湖》,憧憬嚮往一下田園生活的美好。梭羅在湖邊的小屋一個人住了兩年,白天種土豆晚上看書,最後還寫出了一本書,這樣的生活不正是行銷號鼓吹的“純粹的思考”嗎?

2015年7月21日,大理洱海。你在這種地方是找不到什麼像樣工作的。

但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愛德華·格萊澤(Edward Glaeser)在《城市的勝利》中曾專門地分析過梭羅的成才之路。他指出,之所以能有《瓦爾登湖》這樣一部極其暢銷的作品,跟梭羅在城市中參加的文化沙龍密切相關,在由愛默生主持的超驗主義沙龍中,梭羅接觸了當時非常多的學者名流,這為他的作品打下了基礎。即便梭羅對鄉村和田園極盡吹捧,但過了兩年他也還是繼續回到了城市中來。

無數文青們都幻想著能夠在家鄉的小城市開一家自己的實體書店,然而事實證明,能開的下去的書店只能在大城市中。隨著網上書店的衝擊,單純靠售賣圖書已經難以再維持書店的生存,從2007年到2009年,中國共有1萬多家書店停業,10年來全國有將近50%的民營實體書店倒閉。

2016年2月18日,上海,沒有足夠的人流你是維持不了獨立書店的。

在這種的衝擊下,國內大中城市的一些實體書店只能採用集書店、咖啡館、培訓中心、文創產品專櫃為一體的模式經營,以促進多元化消費。大城市中更密集的人流使得書店能以售賣咖啡、舉辦沙龍等方式盈利,而在小城市,這幾乎是難以實現的。在小城市,能存活下來的只有靠販賣教輔讀物盈利的書店了。

要讓大家記住“詩和遠方”的高曉松自己就是在北京長大的孩子,嚷著逃離北上廣的行銷號,註冊地址就在北京市朝陽區。不管怎麼追求詩情畫意,都不得不承認,滋養文化最豐厚的土壤仍然是在北上廣。哪怕是想出版一本書,在一線城市都會比在其它城市更加容易。

逃離北上廣聽起來是一件意氣風發的事情,但實際上真正逃離的那個地方才是最有可能孕育出創造與文藝的。行銷號的所謂逃離只需要幾張飛機票就能完成,不僅簡單而且幾乎沒有風險。把情懷做到如此廉價,是在行銷策劃上的蠢。而把話題指向逃離北上廣,對於無數想要在大城市發展的人來說,就實在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