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我是一個兩歲寶寶的媽媽,初為人母,和大多數父母一樣,可以說對孩子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不過我一直認可結果是過程的反應,如果我能讓女兒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那麼我的期望也自然會水到渠成。

比如說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這件事,我有這樣的看法。

01/選擇閱讀材料的範圍

我經常看到書店的幼兒書架旁有一些父母,他們精挑細選覺得對孩子成長有益的書,這些書中有認識動物的,有童話故事的,有填數的……然後抱著孩子席地而坐 認認真真的教育小孩子。

這種方法我是不太贊同的。對於幼兒來說,我們的教育不必太功利。父母覺得孩子挑選的教材不太理想,於是按照自己的經驗挑選,但請不要忘了揠苗助長的故事。

我會讓孩子自己挑選他自己喜歡的書,培養孩子自主的能力。

孩子的閱讀品味會隨著閱讀量的增加而改善,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我們不必拘束孩子的閱讀涉獵。

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廣泛的,不必以你被禁錮的思維給孩子套上枷鎖。

02/陪伴孩子閱讀的方法

孩子自己選擇的書本往往是他們比較有興趣瞭解的。

但是孩子就像六月的天,喜好變化太快,遇到不喜歡的都喜歡往前或者往後翻,你在給她讀的時候就會不連續了。我一般這樣做,孩子往前翻了,我就會跟著調整,不會按部就班地說。

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烏鴉喝水》。

剛跟女兒說小烏鴉口渴了,看到了半杯水,她馬上就把書翻到下一頁了。怎麼辦?我接著說這個烏鴉非常聰明,它想到了一個方法喝到了水。你想知道是什麼方法嗎?女兒馬上表現出好奇,又翻了回來。我再說是丟石子的方法啊,接著繼續講下去……

這樣講,故事的完整性不但沒有破壞而且還能在這過程中讓孩子跟著一起思考,

調動她的積極性。

是不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03/父母要一起行動

在孩子教育裡父母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家就是父母兩個人依次為孩子讀枕邊故事。

我比較感性,讀的過程表現出更多的是人性的東西;她爸爸比較理性,

讀的過程則展現更多的是技巧的東西。比如說母親能娓娓道來的說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父親能繪聲繪色地把皇帝的新裝解釋清楚。這在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成長大有裨益。

04/閱讀環境要營造

對於一個兩歲的孩子,我們就要降低期望值。不求孩子懂多少知識,培養的只是閱讀習慣。作為父母我們更要以身作則,在家都要給孩子營造一個閱讀的環境,自己也要每天抽時間讀讀書,讓孩子認為讀書是像吃飯一樣平常的事情。

看了這篇文章的父母是不是該放下手機,帶著寶寶逛逛書店了呢?

如果你看到這裡,覺得對你有所啟發,歡迎轉發評論。

自己也要每天抽時間讀讀書,讓孩子認為讀書是像吃飯一樣平常的事情。

看了這篇文章的父母是不是該放下手機,帶著寶寶逛逛書店了呢?

如果你看到這裡,覺得對你有所啟發,歡迎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