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政府發佈區塊鏈平臺評估細則(附報告全文)

比特幣在日本成為合法支付方式後一個月內便獲得了主流認可,

近日,日本政府發佈區塊鏈平臺評估方法,有望廣泛改革眾多行業。

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公佈的評估流程是由其下屬商務資訊政策局制定。

該評估流程經過了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間召開的五次委員會會議才得以成形,參與標準制定的有來自日本最大比特幣交易所bitFlyer的聯合發起人兼執行長Yuzo Kano、IBM日本的區塊鏈架構師 Masanobu Takagi。

日本政府推出的這個評估方法體系當中包含了32個不同指標,

它們“密切結合了區塊鏈技術的特點”。評估細則包括了可擴展性,可攜性,可靠性,輸送量,節點數量,性能效率和互通性等。區塊鏈平臺將按照自己的公有或者私有性質進行分類,而像Ripple和Hyperledger Fabric這樣的聯盟鏈也會進行分類。

METI表示,因為區塊鏈技術被賦予眾望即將應用於多個領域與行業,所以亟需打造由權威部門領導的評估流程。區塊鏈技術被描述為“不會故障的低成本系統”,

因其“難以被篡改”而勝過無數傳統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METI還補充道:

“目前還有一套完整的評估指數或者標準來評估技術特徵,並將其與現有系統進行對比。這讓大眾對於區塊鏈技術產生了焦慮、誤解和不合理的幻想,並極有可能會導致人們對於該技術的抵觸。”

區塊鏈特點:

● 每一節點都擁有同樣的交易歷史,這樣單個節點的故障就不會存在,就不會有“實際上的故障停機”

● 交易記錄成功存儲進區塊當中,這些區塊會被添加進已有的區塊鏈條當中。因此就能以被篡改。

● 區塊鏈系統能夠憑藉分散式節點、共識演算法等技術手段,以比現有系統更低的成本進行開發。

日本官方表示,雖然現有的全球評估模型都是由國際標準組織(ISO)來制定,

但在區塊鏈系統方面還是有明顯不足,這是因為“區塊鏈結構存在獨特的折衷(如多個節點之間的共識協議)。”

區塊鏈系統評估表的價值:

ISO/IEC已經為傳統IT系統打造了評估模型,而且企業/組織在引入新系統時都會加以運用。

但是,這個模型並不能直接用於區塊鏈系統。

中心化系統(傳統系統):此類系統的性能可以由某個單個設備進行評估,因為一般情況下,性能變化是由於受該設備的電腦硬體性能影響或者其數量;關於此類系統品質和相關軟體的討論一直在不斷進步,這就形成了ISO/IEC 25000(SOuaRE)這樣的系列國際標準。

區塊鏈系統:此類系統的性能難以由單一的價值標準來評估,因為它擁有各種獨特的折衷特點,如共識演算法和節點數量;而日本國內外還沒有關於此類系統的品質評估的談論。

未來要進一步鞏固該評估準則,還需要在現實世界體系中的實施評估流程,並期待區塊鏈系統的國際標準化評估系統的到來。

如共識演算法和節點數量;而日本國內外還沒有關於此類系統的品質評估的談論。

未來要進一步鞏固該評估準則,還需要在現實世界體系中的實施評估流程,並期待區塊鏈系統的國際標準化評估系統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