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產手機淪為管道打工仔 利潤不及蘋果三星零頭

今天,國產手機在出貨量上已慢慢追趕上來,華為、OPPO、vivo均殺入全球前五,其中華為的份額接近10%,與蘋果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而步步高系則發展迅猛,兩家企業去年的出貨量同比翻番,

成為行業當仁不讓的大贏家。另外,國產手機還有小米、金立、聯想、中興、魅族等,它們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於是,我們聽到有人喊出,“國產手機崛起,洋品牌式微”。不過,國產手機似乎“叫座不叫好”,大部分企業沒有在這場盛宴中賺到錢,其中酷派手機去年還出現巨額虧損。這種局面讓人擔憂,若不能扭轉,國產手機依然是大而不強。

市場研究機構的資料顯示,蘋果手機在利潤方面獨佔鰲頭,

此外三星也獲得了較為豐厚的利潤,國產手機基本上成為看客,僅華為、OPPO和vivo有少量的利潤。Strategy Analytics公佈的資料顯示,去年手機行業的總營業利潤為537億美元,蘋果拿走449億美元,占手機行業總利潤的79.2%,三星Note7雖遭遇電池爆炸,依然獲得了83億美元利潤,占行業總利潤的14.6%。也就是說,蘋果與三星占手機行業總利潤的93.8%,其他手機企業一共才分得剩下的6.2%的利潤。

國產手機在利潤上不及蘋果的零頭

儘管華為手機在出貨量上慢慢追上來了,但在利潤上與蘋果、三星差距巨大。Strategy Analytics的資料顯示,華為手機去年的利潤是9.29億美元,為行業總利潤的1.6%。去年,華為賣出1.39億部手機,這意味著,每賣出一部手機,利潤僅為6.68美元,大約46元人民幣。難怪,有媒體報導,

華為總裁任正非對華為手機的利潤不滿,要求華為回到利潤上來。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新年致辭中強調“精細化運營”、“以利潤為中心”。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華為手機的利潤都被管道商賺走了,華為成了給管道打工。其實,不僅僅是華為,幾乎大部分國產手機都淪為管道的打工仔,一年下來,白忙活一場,空歡喜一場。

華為這種反思,是很有道理的。在手機行業最繁榮時,

享受不到行業紅利,無疑給自己埋下了一顆地雷,一旦行業發生變化,沒有利潤積累的,遭受波動最大。這些年來,國產手機倒下的無數,如夏新、波導、熊貓、科健、南方高科,原因就是沒有利潤,沒有抗風險能力。而沒有利潤,必然殃及研發投入,形成惡性循環,被淘汰出局。事實上,包括中興、酷派、聯想、TCL在內的手機企業,現在處境也很危險,在這個重資產行業,沒有利潤支撐,
是走不下去的。文/徐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