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以(汕頭)科技創新合作區:打造南方“新矽谷”

在廣東全面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作為中以(汕頭)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主體,汕頭市金平區正抓住汕頭高新區晉升為國家高新區的機遇,主動對接以色列及海內外科技、創新、人才、產業優勢資源,

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合作區,努力打造中以創新合作新標杆,打造集聚國內外創新元素和高端人才的南方“新矽谷”。

廣以理工今秋首招300新生

目前,坐落於七日紅公園南面,位於大學路北側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北校區各建築物主體結構已全面完工。

據施工方介紹,目前項目施工順利,學生宿舍ABCD棟除首層外工程全面完成,教工宿舍部分室內根據GTIIT要求進行修改。科教區裝修、水電工程完成約60%,配套工程完成約20%。學生宿舍及教工宿舍已基本達到移交條件。今年8月份,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將迎來第一批學生,該學院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等3個本科專業,並首批面向國內外招收300名學生。

合作區PPP項目啟建基礎設施

在全市首個採用基礎設施PPP模式的現代產業集聚區啟動建設之後,金平區又邁出重要一步——啟動中以(汕頭)科技創新合作區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該專案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方式進行投資建設,

包括金鳳西路二期路段、金鳳西路大港河橋和學林路,建設內容包括道路、橋樑、綠化、交通、雨水、污水、給水、照明等工程,所涉路段均是創新合作區範圍內的交通要道。

深圳天安數碼城(集團)有限公司現已與我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發揮其在產業園區、創新企業服務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依託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的人才和智力優勢,

打造汕頭創新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載體、新動力、新地標。

成為汕頭科創重要引擎

2015年以來,金平區抓住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落戶的契機,全力打造中以合作區、金平現代產業集聚區和科技創新平臺“三大平臺載體”,推動創新要素集聚、創新主體不斷壯大。與汕頭城市東部的國家級平臺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遙相呼應,中以(汕頭)科技創新合作區當仁不讓地成為汕頭城市西部建設、科技創新的另一重要引擎。

合作區(核心區)位於金平西片區範圍內,北起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南至規劃金鳳快速路(現狀為軍基路)、西臨規劃的鮀次路及西側規劃道路、東臨規劃西環快速路,總面積為560.22 公頃。以園區作為學院科研成果轉化的載體,以高標準作為指引,汕頭市力爭將創新合作區建設納入國家戰略《中以創新合作三年行動計畫(2015-2017)》,建成中以國家層面合作創新的重要平臺。

按照科學規劃、從容建設的原則,我市將依託汕頭大學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創新優勢,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力培育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創新創業公共平臺,引進一批通用航空、生命科學、水處理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的城市功能定位可以歸納為:中以合作的創新產業集聚區、科研孵化創新區;城市高教、醫療、產城融合示範區。片區未來也將是汕頭高新區拓展區功能區佈局的重要組成,將承擔高新區、中以合作區內高端特色產業創新、高新產業孵化中心的功能。努力建設成為與世界融合的中國“南方矽谷”、中國創新中心,成為帶動金平乃至汕頭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

以高標準作為指引,汕頭市力爭將創新合作區建設納入國家戰略《中以創新合作三年行動計畫(2015-2017)》,建成中以國家層面合作創新的重要平臺。

按照科學規劃、從容建設的原則,我市將依託汕頭大學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創新優勢,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力培育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創新創業公共平臺,引進一批通用航空、生命科學、水處理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的城市功能定位可以歸納為:中以合作的創新產業集聚區、科研孵化創新區;城市高教、醫療、產城融合示範區。片區未來也將是汕頭高新區拓展區功能區佈局的重要組成,將承擔高新區、中以合作區內高端特色產業創新、高新產業孵化中心的功能。努力建設成為與世界融合的中國“南方矽谷”、中國創新中心,成為帶動金平乃至汕頭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