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還相信代購?你代購買來的洋貨60%可能都是假的!

隨著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了,國內消費者對於商品品質的追求與日俱增。加之朋友圈中的“口口相傳”,近年來一些海外商品常常被賦予了神話般的魅力。

澳大利亞的奶粉和保健品、美國和日韓的化妝品、法國的服裝等海外商品一度成為國人爭搶的對象。

加上微商、海淘等電商形式的崛起,海外商品代購成為當下一個最火的詞彙。

阿裡研究院發佈的《2016年中國縣域跨境電子商務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4.8萬億元。

然而,活躍的海淘市場中卻也寄生著諸多“鍍金”的假貨;有時取信于朋友圈裡的一些所謂的“海外代購”,也常常遭遇“殺熟”;甚至於,

連國外的網站也開始充斥假貨,讓人防不勝防。

3·15已至,全民磨刀霍霍向假貨!今天筆者就帶各位揭開海外代購的重重黑幕,一起扒一扒讓人瞠目結舌的個中真相。

一造假:偽造小票、真瓶子灌入假產品

前段時間,“青島媽媽群海外代購事件”風波再次撕開海外代購的光鮮外衣,

露出了其不為人所知的可怖面容。

據悉,一位青島媽媽在某媽媽群裡代購國外母嬰產品,因為對比買回來的產品和自己直接國外購買的產品不一樣,便對賣家的貨源產生質疑。

幾位媽媽的合力調查之下,竟發現群裡售賣的所謂國外母嬰產品居然來自江蘇徐州的倉庫。

更令人膽戰心驚的是,該媽媽因發現發現了媽媽群恐怖的利益鏈,

甚至接到了來自徐州這位商家和她丈夫的恐嚇電話,宣稱要製造車禍,把她撞死!

事實上,早在去年新華網就曾報導過,很多標榜海外奶粉代購的商家都在一些網路批發市場低價“進貨”。

海外代購賣家小池(化名)說,曾經有此類商家不止一次找其洽談,表示願意“高價回購國外品牌奶粉罐”,一個空奶粉罐能賣10元,“這些罐子拿回去裝假貨的可能性極高。”

圖為警方破獲的國內一假貨製造窩點

不僅吃進肚子裡的造假,用在臉上的更是難逃“掛羊頭賣狗肉”的造假命運。

據新華網報導,一些自稱銷售代理的常常找到從事海外代購的淘寶賣家,並暗示可以以低價提供熱門品牌護膚品的仿品。

該報導披露,一般來說,仿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高仿,

色澤、味道、濃度一比一調配;第二種是罐裝,用回收的正品包裝再次裝瓶。

賣仿品的利潤能有多高?

以專櫃正品價格為358元某氣墊BB霜為例,批發1000個仿品每個售價只要25元,然後就可以在淘寶上賣到每個160元,純利潤可高達每個135元。

一位元曾從事該種銷售代理就曾豪言:“淘寶上這個產品80%賣家都和我們有合作,1000個人最多兩三個看出差別,很多人沒用過真的怎麼分得出假的?”

要想讓“掛羊頭賣狗肉”的假貨博取消費者信任,當然得下功夫。最常見的手段就是偽造海外代購小票。

據悉,網上有許多製作購物小票範本的免費軟體,只要能用軟體造出來,機子就可以打出來。一旦有國外小票圖樣,仿造非常容易。

小票,這個原來在不少消費者眼裡是保障自己買到正品的不二法門,竟是如此容易被破解,難怪假貨如此猖獗。

二洗白:假貨出國“鍍金”

造假之後,第二個環節是發貨,在這個環節,大量國內製造的假貨經出國“鍍金”,再回流“洗白”。

“先在國內大批量造假,再一批批運出去,然後從國外郵回來,就有了海外發貨憑證和入境證明。反正假貨成本低,郵費均攤,洗白很簡單,利潤很可觀。”一位不願具名的商家向新華網記者透露。

王靜(化名)是一名在韓國的留學生,兼職海外專櫃代購。

據她透露,雖然自己拒絕了找上門想把中國現貨寄到韓國給她“洗白”這樣的合作,但她知道,她身邊許多留學生都在這類網店跨國進貨。

代購的增多使得這個群體魚龍混雜,一些微商等待信任基礎擴散穩定了以後,為了保證賺錢發貨開始尋找不那麼靠譜的供應商。

經營奢侈品代購的新妮(化名)說,奢侈品單個進價動輒上萬,不少小賣家沒有足夠的資金囤貨,就在客戶下單後從別家低價購入仿品,寄到國外後再直郵客戶。

一位在廣州經營高仿奢侈品生意的商家也透露 “很多高仿包坐著飛機去了國外,貼上‘代購’標籤再飛回來,身價就翻了幾十倍。”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某些號稱是海外代購的網站,為了獲得商品的進口憑證,常常從高仿工廠購得商品後,為了保真就將貨運到國外,經國外再銷售給國內的經銷商,然後再供貨給電商網站。但其實他們都是一夥的!

的確,通過這種途徑,消費者要想驗證商品從海外入境的一系列憑證,商家全部都能提供出來。想要確切地辨別商品真偽也變得異常困難了!

三偷樑換柱:直播後退掉正品

2016年隨著移動端直播的興起,代購直播成了最受歡迎的方式。這種直接目睹代購者購買海外商品全過程的方式,獲取了不少消費者的充分信任。

個人代購者把自己的航班資訊、經國外商店採購、人頭帶回或者國外發貨的過程全部直播出來,以此力證自己的“清白”。

有人說,小票可以造假,假貨可以出海“洗白”,全程看著賣家採購的總會買到假貨了吧?

答案是顯而易見,會!畢竟為了利潤,一些無良商家的行為底線早就超出你想像的底線。

在韓國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兜兜媽媽就向半島全媒體記者吐露,每天清晨大批舉著自拍杆擁入各大免稅店、專櫃的代購人群成了商業區一道獨特的風景。

“很多人只是繞著商場轉一圈,並沒有購買實物,卻依然可以在朋友圈裡發佈各種出售商品,怎麼來的?產品其實都是國內的”兜兜媽媽說。

即使那些直播了付款過程的產品也不一定保真。

“韓國大部分店面都是三天內可以免費退貨”,一些代購在直播結束後退回部分真貨,然後摻雜假貨一起賣給顧客,這樣的事情兜兜媽媽見過不少。

兜兜媽媽還透露:“境外一些免稅店或美妝店也會有假貨。他們打折的力度非常大,甚至有些國家的商家在門牌上用本國語言寫著謝絕本國人入內,一些代購卻會直接從裡面拿貨。”

據法制晚報報導,中國舊貨協會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員會鑒定的海外代購的奢侈品中,約60%都是假貨。

四海外代購避坑小指南

為了大家可以更好地避免買到假貨,筆者這裡有幾條不成熟的小建議:

1

最好不要相信國內現貨

雖然國內現貨相比海外直郵可以免去漫長的等待時間,然而事實證明,國內現貨多數存在問題。

尤其不要相信那種朋友圈圖片中顯示他們擁有一個大倉庫、囤積了大量的多種多樣的商品,甚至很多是國外經常斷貨的熱銷品。

2

私人供應商或代理不要輕信

國外很多免稅店都是限購的,比如在韓國一些口紅等都是一張護照只能購買有限數量的產品,非本土產的奢侈品包等必須到出發時在機場店內取貨。

因此,對於那些直播自己一次性買了上百件熱銷化妝品或者直播買到了奢侈品包並放在酒店裡跟大家展示的這種代購一定不能信。

有網友提醒大家,不要相信一些代購店鋪所說的自己有大型私人供應商或者是國外產品代理之類的,多數是騙子。

3

有小票的反而要注意

那些能夠提供各種海外採購證據的反而可疑,因為真正代購的很少是有小票的,因為海關查到會被扣稅,一些正品代購不敢放小票。

總之,海外代購有風險、購物需謹慎!

即使希望購買國外產品,一定要選擇自己相熟的親戚或朋友,不要輕易相信不斷向你推銷的人。或者選擇正規的跨境電商或國外電商官網。

另外,希望對於收購奶粉罐、保健品盒的現象堅決說不,否則難保今日賣出的包裝盒哪天會以另外的形式重新回到自己手中。

要想讓“掛羊頭賣狗肉”的假貨博取消費者信任,當然得下功夫。最常見的手段就是偽造海外代購小票。

據悉,網上有許多製作購物小票範本的免費軟體,只要能用軟體造出來,機子就可以打出來。一旦有國外小票圖樣,仿造非常容易。

小票,這個原來在不少消費者眼裡是保障自己買到正品的不二法門,竟是如此容易被破解,難怪假貨如此猖獗。

二洗白:假貨出國“鍍金”

造假之後,第二個環節是發貨,在這個環節,大量國內製造的假貨經出國“鍍金”,再回流“洗白”。

“先在國內大批量造假,再一批批運出去,然後從國外郵回來,就有了海外發貨憑證和入境證明。反正假貨成本低,郵費均攤,洗白很簡單,利潤很可觀。”一位不願具名的商家向新華網記者透露。

王靜(化名)是一名在韓國的留學生,兼職海外專櫃代購。

據她透露,雖然自己拒絕了找上門想把中國現貨寄到韓國給她“洗白”這樣的合作,但她知道,她身邊許多留學生都在這類網店跨國進貨。

代購的增多使得這個群體魚龍混雜,一些微商等待信任基礎擴散穩定了以後,為了保證賺錢發貨開始尋找不那麼靠譜的供應商。

經營奢侈品代購的新妮(化名)說,奢侈品單個進價動輒上萬,不少小賣家沒有足夠的資金囤貨,就在客戶下單後從別家低價購入仿品,寄到國外後再直郵客戶。

一位在廣州經營高仿奢侈品生意的商家也透露 “很多高仿包坐著飛機去了國外,貼上‘代購’標籤再飛回來,身價就翻了幾十倍。”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某些號稱是海外代購的網站,為了獲得商品的進口憑證,常常從高仿工廠購得商品後,為了保真就將貨運到國外,經國外再銷售給國內的經銷商,然後再供貨給電商網站。但其實他們都是一夥的!

的確,通過這種途徑,消費者要想驗證商品從海外入境的一系列憑證,商家全部都能提供出來。想要確切地辨別商品真偽也變得異常困難了!

三偷樑換柱:直播後退掉正品

2016年隨著移動端直播的興起,代購直播成了最受歡迎的方式。這種直接目睹代購者購買海外商品全過程的方式,獲取了不少消費者的充分信任。

個人代購者把自己的航班資訊、經國外商店採購、人頭帶回或者國外發貨的過程全部直播出來,以此力證自己的“清白”。

有人說,小票可以造假,假貨可以出海“洗白”,全程看著賣家採購的總會買到假貨了吧?

答案是顯而易見,會!畢竟為了利潤,一些無良商家的行為底線早就超出你想像的底線。

在韓國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兜兜媽媽就向半島全媒體記者吐露,每天清晨大批舉著自拍杆擁入各大免稅店、專櫃的代購人群成了商業區一道獨特的風景。

“很多人只是繞著商場轉一圈,並沒有購買實物,卻依然可以在朋友圈裡發佈各種出售商品,怎麼來的?產品其實都是國內的”兜兜媽媽說。

即使那些直播了付款過程的產品也不一定保真。

“韓國大部分店面都是三天內可以免費退貨”,一些代購在直播結束後退回部分真貨,然後摻雜假貨一起賣給顧客,這樣的事情兜兜媽媽見過不少。

兜兜媽媽還透露:“境外一些免稅店或美妝店也會有假貨。他們打折的力度非常大,甚至有些國家的商家在門牌上用本國語言寫著謝絕本國人入內,一些代購卻會直接從裡面拿貨。”

據法制晚報報導,中國舊貨協會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員會鑒定的海外代購的奢侈品中,約60%都是假貨。

四海外代購避坑小指南

為了大家可以更好地避免買到假貨,筆者這裡有幾條不成熟的小建議:

1

最好不要相信國內現貨

雖然國內現貨相比海外直郵可以免去漫長的等待時間,然而事實證明,國內現貨多數存在問題。

尤其不要相信那種朋友圈圖片中顯示他們擁有一個大倉庫、囤積了大量的多種多樣的商品,甚至很多是國外經常斷貨的熱銷品。

2

私人供應商或代理不要輕信

國外很多免稅店都是限購的,比如在韓國一些口紅等都是一張護照只能購買有限數量的產品,非本土產的奢侈品包等必須到出發時在機場店內取貨。

因此,對於那些直播自己一次性買了上百件熱銷化妝品或者直播買到了奢侈品包並放在酒店裡跟大家展示的這種代購一定不能信。

有網友提醒大家,不要相信一些代購店鋪所說的自己有大型私人供應商或者是國外產品代理之類的,多數是騙子。

3

有小票的反而要注意

那些能夠提供各種海外採購證據的反而可疑,因為真正代購的很少是有小票的,因為海關查到會被扣稅,一些正品代購不敢放小票。

總之,海外代購有風險、購物需謹慎!

即使希望購買國外產品,一定要選擇自己相熟的親戚或朋友,不要輕易相信不斷向你推銷的人。或者選擇正規的跨境電商或國外電商官網。

另外,希望對於收購奶粉罐、保健品盒的現象堅決說不,否則難保今日賣出的包裝盒哪天會以另外的形式重新回到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