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自稱祖先當過皇帝,拿出族譜來作證,甚至還有祖先留下的遺產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三國演義》記載了許許多多小人物白手起家,一舉從階級的最底層爬到最高層的故事,所以這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是極為珍貴的借鑒。具體來說,

就是劉備劉玄德的一生,劉備少年和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年過半百才在荊州安定下來,又過了十年終於成為了皇帝。這樣的人,我們很難不去敬佩,不去害怕他。

許多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就會覺得很奇怪了,這劉備不是姓劉嗎?和大漢的天子是同出一宗啊!其實不然,

劉備雖然自號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可是,這劉勝可是個紈絝子弟,他的後代少說都有幾千人了吧。所以說,劉備自稱皇室宗親,在漢獻帝沒有承認之前,諸侯沒一個把他當回事的。即便漢獻帝認親之後,劉備不也丟徐州,四處逃竄去了。所以,我們說劉備憑藉白手起家,是完全沒有錯的。

既如此,劉備的出身到底有多低賤呢?可以說,當年涿郡織席販履之輩有名頭的,

就屬這位小夥子了。劉備自己是這麼說的,家道中落,只剩下老母親和他相依為命。母親年邁乏力,他只能夠編織草鞋,販賣為生啊!就算找了個契機,混進了名士盧植的門下,可誰也不認這個老同學,劉備想要依靠人脈去成事,已經是飽受打擊了。這也對我們如今一種應該依靠人脈為生的觀點舉了一個非常好的反例。在現實社會中,人脈是一個很現實的東西。
當你以利用的心思接近他人的時候,他人也會以利用的心思對待你。這些現實的人脈,只在你有實力的時候才會垂青於你。因此,只有真誠待人,才能夠換取別人的真誠,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人脈。

所以,劉備到底是怎麼從一個織席販履之輩,變成了三足鼎立一方的皇帝呢?一句話,

不卑不亢,雖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縱觀劉備的一生,他指揮失敗的戰役數目之多,幾乎跟戰神白起得勝的次數持平了。可是,劉備從來沒有放棄過:徐州失利,他去河北;河北不容,他到汝南;汝南不成,又赴荊州。終於在荊州,碰到了他的貴人諸葛亮。此時的劉備,應該說是飽受磨難的啊!當徐庶、諸葛亮相繼為他取得人生中一次又一次大勝的時候,
他是老淚縱橫的,他這輩子,就沒有見過屬於他自己的勝仗啊!可是,在他已經將要心灰意冷,放棄掙扎的時候,命運給了努力的他重生的機會。

當然,劉備的成功充滿了戲劇性和偶然性。這樣的成功,基本是不可複製的,當你有了劉備的才能也要有劉備的機遇才行。其實,有時候我們受到挫折的時候,不妨想一想這一位老兄,他過了六十歲,才實現自己“乘坐羽葆蓋車”的皇帝夢。換做是你,是否能夠實現呢?

而如今,在湖南的灣泥渡村有一位60多歲的老漢自稱是劉備的後人,他拿出自己的族譜來作證,專家和記者來到後,仔細查看了這本族譜,證實了老人確實是劉備的第73代傳人。老人十分自豪自己的身份,他自稱從小就會編織草鞋,這就像老祖宗遺留下來的遺產一樣,要保留和發揚下去。如今村子裡無人不知他的身份,他草鞋店的生意也是日漸紅火。

老人的兒子在售賣草鞋

馬雲說的那句:“人還是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筆者不認為這也是現在年輕人的座右銘。很多人只聽進去了前半句話,開始夢想著自己以後掙了大錢,當了馬雲這樣的富豪;亦或是入了官場,成為權力在握的大吏。浮躁的他們都選擇性地忘記了下半句話,萬一實現了呢?萬一,萬中才有一啊!

換做是你,是否能夠實現呢?

而如今,在湖南的灣泥渡村有一位60多歲的老漢自稱是劉備的後人,他拿出自己的族譜來作證,專家和記者來到後,仔細查看了這本族譜,證實了老人確實是劉備的第73代傳人。老人十分自豪自己的身份,他自稱從小就會編織草鞋,這就像老祖宗遺留下來的遺產一樣,要保留和發揚下去。如今村子裡無人不知他的身份,他草鞋店的生意也是日漸紅火。

老人的兒子在售賣草鞋

馬雲說的那句:“人還是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筆者不認為這也是現在年輕人的座右銘。很多人只聽進去了前半句話,開始夢想著自己以後掙了大錢,當了馬雲這樣的富豪;亦或是入了官場,成為權力在握的大吏。浮躁的他們都選擇性地忘記了下半句話,萬一實現了呢?萬一,萬中才有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