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邢臺“紅石村”:紅石頭砌就古老宅院 山村暗藏兩百年牡丹

古樸的馬家大院。

約兩百歲的牡丹。

燕趙都市報駐邢臺記者 盧玉輝文/圖

距離邢臺市區20多公里有一個上馬莊村,因為該村所在的崗坡為紅石崗,村民就近取石建房,就形成了頗具特色的“紅石村”。在村子裡還保留著馬家的老宅院,氣勢恢宏且保存完整,凸顯了太行山民居的建築風格。在馬家的後院至今仍保留一株牡丹,

花朵鮮豔,層次分明,據馬家後人馬先生介紹,牡丹已存在大約200年,如今生長旺盛,今年更是開花100餘朵。據瞭解,村中原有兩株牡丹,一株經移植而死亡,剩下的這株便成了寶貝,每到花朵盛開時期,村民多來觀看。

1 見證幾代人滄桑的牡丹

上馬莊屬邢臺縣會寧鎮管轄,丘陵崗地。在村北有兩座渡槽,名為“勝天渡槽”和“群英渡槽”,建於上世紀70年代,至今仍發揮著灌溉作用。

因該村所在的崗坡為紅石崗,村民就近取紅石頭建房。在上馬莊村有一座奪人眼目的樓房,是馬家的老宅之一,樓房的後面有一處院落。

院子裡的房屋已經不在,只留下四面的地基,在北屋地基前面有一株生長旺盛的牡丹,花朵覆蓋了整個株冠,因為已經過了盛花期,花瓣有些衰敗,但仍能顯出嬌豔和美麗。十年前記者有幸曾經見過這株牡丹,十年後的今天它一如當初,

只是株冠的直徑更大了。

“今年是長勢最好的一年,花也開的最多,有一百多朵。”馬先生告訴記者,牡丹長得非常緩慢,扒開嫩枝可看見底部粗壯的枝幹,可見生長年代之久。

關於牡丹的來歷,馬先生告訴記者他的老奶奶在1958年95歲上去世,在老奶奶做童養媳的時候家裡就有這株牡丹,怎麼移植的不得而知。

馬振凱是馬先生的叔叔,今年82歲,在他的記憶中,這個院子最早是花園,

後來改為私塾學堂,牡丹就在門口。後來家族衰落書院解散。

該牡丹還有很多異處,馬先生母親去世時正是牡丹開花的時候,長出來的花骨朵兒很快就癟了,一直等到一個月後,牡丹才開了花。

2 獨樹一幟的磚混石樓

上馬莊村黨支部書記馬修海介紹,村裡保留的石頭老宅院還有200多戶,其中馬家老宅保存相對完整,馬振凱老先生如今居住在馬家老宅。關於村子的來歷,

根據村東口石碑記載,該村馬氏先祖于明朝永樂二年即1403年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崗坡下宋元時期有下馬莊,後被洪水沖走,新遷來的村子以方位命名,就叫上馬莊。

該村依山崗而建,地勢北高南低。走在前街的紅石板路上,發現街北的巷子拾階而上,村中最矚目的就是馬家老宅,底部是青石板,二層以上為青磚砌成。據馬振凱老先生介紹,馬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民國逐步衰落。

“我們祖上主要是種地,有了錢就買地,逐漸成為附近的大戶。”馬振凱說,後來家裡出了一個抽大煙的敗家子,家境開始敗落。

3 紅石村裡的馬家大院

馬振凱居住的老房為二進院,正屋是二層樓房,屋內有木質樓梯可通向二層,東西兩個配房上各建有一個耳房。根據邢臺縣傳統村落的調查統計,該村保存較好的大院有100多處,其中馬家大院總占地1.6萬平方米,有院落96座,大院地勢北高南低,錯落有致,遠遠望去是頗為壯觀的樓群。在這個二層樓的東側是臨街的大門。大門口下部牆體為青石,頂部為大型藍磚。

在其內部有五條巷道相通,每條巷道有南北大門相連,每片院落之間皆有小門相通,在各種建築構件上,飾有大量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大量的名言警句,散發著中國傳統道德的濃厚氛圍。

怎麼好好保護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馬修海告訴記者,上馬莊村已經申報了傳統村落,這些年代久遠的石頭房子和兩百年的牡丹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也是上馬莊村與眾不同的地方,讓將來的子孫也能看到祖先的榮耀。

民國逐步衰落。

“我們祖上主要是種地,有了錢就買地,逐漸成為附近的大戶。”馬振凱說,後來家裡出了一個抽大煙的敗家子,家境開始敗落。

3 紅石村裡的馬家大院

馬振凱居住的老房為二進院,正屋是二層樓房,屋內有木質樓梯可通向二層,東西兩個配房上各建有一個耳房。根據邢臺縣傳統村落的調查統計,該村保存較好的大院有100多處,其中馬家大院總占地1.6萬平方米,有院落96座,大院地勢北高南低,錯落有致,遠遠望去是頗為壯觀的樓群。在這個二層樓的東側是臨街的大門。大門口下部牆體為青石,頂部為大型藍磚。

在其內部有五條巷道相通,每條巷道有南北大門相連,每片院落之間皆有小門相通,在各種建築構件上,飾有大量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大量的名言警句,散發著中國傳統道德的濃厚氛圍。

怎麼好好保護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馬修海告訴記者,上馬莊村已經申報了傳統村落,這些年代久遠的石頭房子和兩百年的牡丹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也是上馬莊村與眾不同的地方,讓將來的子孫也能看到祖先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