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產品角度透析「事件轉化漏斗」

什麼是事件漏斗?事件轉化漏斗又該如何進行計算?作者一一為你解讀。

1.事件漏斗計算1.1 基本定義

假設一個漏斗中包含了 A、B、C、D、E 五個步驟,某使用者依順序依次觸發了A、B、C、D、E,則視作該用戶完成了一次事件漏斗轉化。

某用戶依次觸發了 A、X、B、X、C、X、D、X、E,也算做用戶完成了1次成功的漏斗轉化(X為任意事件)在事件漏斗分析中,發生了後續事件的用戶,一定發生了前面的事件。舉例:在一次事件漏斗轉化中,發生了C事件的用戶,一定發生了A事件和B事件。

1.2 漏斗視窗期

視窗期,

即使用者完成事件漏斗轉化的時間區間,常用的視窗期有:30天,7天,1天,1小時等。

若選定的視窗期為7天,即用戶發生了A事件後,在7天內,完成了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事件漏斗轉化。若選定的視窗期為1小時,即用戶發生了A事件後,在1小時內,完成了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事件漏斗轉化。1天內,完成了多次轉化,只會被記為1次。

1.3 漏斗步驟中的事件來源

1.4 漏斗總步驟數

每個漏斗,

最少需要2個步驟,最多支援8個步驟。

1.5 添加漏斗步驟的觸發條件

1.5.1 觸發條件定義

在添加漏斗時,可給每個漏斗步驟,添加觸發條件。

某個2個步驟的漏斗轉化場景:在第1個步驟“人臉識別”中,添加觸發條件:應用版本為1.0;在第2個步驟“借款成功”中,添加觸發條件:省份不等於廣東省、湖南省、江西省;設備製造商包含huawei;

在這個漏斗轉化中,某個使用者在漏斗視窗期中,需要在第1步驟中在第1個步驟“人臉識別”中,

需要滿足第1個條件的觸發條件(版本為1.0)才會被記為第1個步驟的發生人數;

在滿足第1個步驟的觸發條件下,該使用者需要在第2個步驟“借款成功”中,滿足第2個條件的觸發條件(省份不等於廣東省、湖南省、江西省,且同時滿足設備製造包含huawei)才會被記為第2個步驟的發生人數。否則,將會被視為第1個步驟的流失使用者。

1.5.2 可添加的觸發條件

可添加的觸發條件基本範圍包括:

版本、管道、平臺、機型、地區(省份)、作業系統、運營商、網路。

可添加的觸發條件的擴展範圍(事件label):

觸發條件的可擴展範圍,即為該步驟所選擇的事件ID下的事件標籤。

1.5.3 觸發條件的添加方式

觸發條件的添加方式包括:等於、不等於、包含、不包含;

1.5.4 觸發條件數量

每個步驟,最多可添加8個觸發條件;

觸發條件之間,可以使“且”的關係,也可以是“或”的關係,即可以使該步驟必須滿足當前添加全部觸發條件,

也可以是只需要滿足所添加觸發條件中的任意一個即可。

1.6 漏斗計算的時間維度

漏斗創建後,5分鐘後,即可查詢到當天的漏斗轉化結果,及最近1年(暫定)的漏斗轉化結果。

1.7 漏斗轉化結果

漏斗轉化的結果,顯示當前步驟完成的人數(1個使用者在1個漏斗視窗期內,完成多次漏斗轉化,只會被計算1次),並計算出該步驟相對于上一步的轉化率和總轉化率。

舉例:

2 事件漏斗篩選2.1 時間範圍篩選

可查詢今日及最近1年的事件漏斗轉化結果。可查詢每1天的上一步轉化率和總轉化率。

舉例1:事件漏斗:A、B、C、D、E;漏斗窗口期為7天,當前日期為2017年4月19日。

則2017年4月10日查詢的漏斗轉化率的含義為:在4月10日當天觸發了事件A,且在7天內,觸發了後續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漏斗轉化。則2017年4月16日查詢的漏斗轉化率的含義為:在4月18日當天觸發了事件A,且在7天內,觸發了後續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漏斗轉化(考慮到視窗期為7天,而4月18日到當前4月19日不到2天,該資料不能反映真實的轉化情況)。

舉例2:事件漏斗:A、B、C、D、E;漏斗視窗期為1小時,當前日期為2017年4月19日。

則2017年4月10日查詢的漏斗轉化率的含義為:在4月10日當天觸發了事件A,且4月10日當天的任意1小時內,觸發了後續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漏斗轉化。某個用戶有多次的漏斗轉化,只會被計算1次。則2017年4月19日查詢的漏斗轉化率的含義為:在4月19日當天觸發了事件A,且4月19日當天的任意1小時內,觸發了後續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漏斗轉化(因為當天4月19日尚未結束,該資料不能完全反映真實轉化情況)。

2.2 全部步驟的使用者屬性篩選

使用者屬性全域篩選包括:版本、管道、平臺、機型、地區(省份)、作業系統、運營商、網路。使用者屬性的篩選的含義:在完成漏斗轉化的使用者的基礎上,根據基本條件,進行更進一步的篩選。

舉例:篩選條件為版本1.2,即滿足版本為1.2的用戶,才被計算在在篩選後的漏斗分析結果中。

2.3 指定步驟的使用者屬性篩選

可指定某個步驟中的使用者屬性的篩選條件。

如指定步驟2的篩選條件是:省份-廣東省;則,步驟2中會被計算的用戶均為廣東省的用戶(後續的3個步驟的使用者,也是廣東省的用戶);步驟1的湖南省的使用者,不符合步驟2的篩選條件,將會被視為步驟1的流失使用者。

2.4 指定步驟的事件label篩選

可指定某個步驟中的事件label作為篩選條件。

如指定步驟2(事件ID:登錄成功)的篩選條件為—【事件ID:登錄成功;事件label:短信驗證碼登錄】;則步驟2中會被計算的用戶均為“短信驗證碼登錄”的用戶(後續的3個步驟的使用者,也是“短信驗證碼登錄”);步驟2中【事件ID:登錄成功;事件label:手勢密碼登錄】的使用者,不符合步驟2的篩選條件,將會被視為步驟1的流失使用者。

本文由 @十三先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舉例:

2 事件漏斗篩選2.1 時間範圍篩選

可查詢今日及最近1年的事件漏斗轉化結果。可查詢每1天的上一步轉化率和總轉化率。

舉例1:事件漏斗:A、B、C、D、E;漏斗窗口期為7天,當前日期為2017年4月19日。

則2017年4月10日查詢的漏斗轉化率的含義為:在4月10日當天觸發了事件A,且在7天內,觸發了後續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漏斗轉化。則2017年4月16日查詢的漏斗轉化率的含義為:在4月18日當天觸發了事件A,且在7天內,觸發了後續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漏斗轉化(考慮到視窗期為7天,而4月18日到當前4月19日不到2天,該資料不能反映真實的轉化情況)。

舉例2:事件漏斗:A、B、C、D、E;漏斗視窗期為1小時,當前日期為2017年4月19日。

則2017年4月10日查詢的漏斗轉化率的含義為:在4月10日當天觸發了事件A,且4月10日當天的任意1小時內,觸發了後續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漏斗轉化。某個用戶有多次的漏斗轉化,只會被計算1次。則2017年4月19日查詢的漏斗轉化率的含義為:在4月19日當天觸發了事件A,且4月19日當天的任意1小時內,觸發了後續BCDE這4個事件,即視為一次漏斗轉化(因為當天4月19日尚未結束,該資料不能完全反映真實轉化情況)。

2.2 全部步驟的使用者屬性篩選

使用者屬性全域篩選包括:版本、管道、平臺、機型、地區(省份)、作業系統、運營商、網路。使用者屬性的篩選的含義:在完成漏斗轉化的使用者的基礎上,根據基本條件,進行更進一步的篩選。

舉例:篩選條件為版本1.2,即滿足版本為1.2的用戶,才被計算在在篩選後的漏斗分析結果中。

2.3 指定步驟的使用者屬性篩選

可指定某個步驟中的使用者屬性的篩選條件。

如指定步驟2的篩選條件是:省份-廣東省;則,步驟2中會被計算的用戶均為廣東省的用戶(後續的3個步驟的使用者,也是廣東省的用戶);步驟1的湖南省的使用者,不符合步驟2的篩選條件,將會被視為步驟1的流失使用者。

2.4 指定步驟的事件label篩選

可指定某個步驟中的事件label作為篩選條件。

如指定步驟2(事件ID:登錄成功)的篩選條件為—【事件ID:登錄成功;事件label:短信驗證碼登錄】;則步驟2中會被計算的用戶均為“短信驗證碼登錄”的用戶(後續的3個步驟的使用者,也是“短信驗證碼登錄”);步驟2中【事件ID:登錄成功;事件label:手勢密碼登錄】的使用者,不符合步驟2的篩選條件,將會被視為步驟1的流失使用者。

本文由 @十三先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