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輕功了得,試駕帶M運動套件的全新寶馬530i

逝如輕煙,鴻飛冥冥。 武俠大師金庸筆下對於輕功高手的描述,相信對於許多喜愛武俠世界的讀者而言,是再嚮往不過的武學境界。

「輕」給人的印象無非就是快以及靈活,因此近年來綜觀國際車壇,

各家車廠追求輕量化的腳步已經可謂之無所不用其極,哪怕是1公斤的進步、也是錙銖必較。

「輕」給人的印象無非就是快以及靈活,因此近年來綜觀國際車壇,各家車廠追求輕量化的腳步已經可謂之無所不用其極,哪怕是1公斤的進步、也是錙銖必較。

而身為車壇龍頭大老的寶馬,自然對於「練輕功」有著相當深入的刻劃,不僅僅是針對M Power性能部隊、抑或是MPA(M Performance Automobiles)車型,乃至於一般車型,在面臨世代更迭時,都會被視為最重要的進步之一。而本次要介紹的豪華中型轎車5系,其第7代產品可謂練功有成,其輕量化的成果,從踩下油門那一刻起即展露無遺。

採用大量鋁合金,輕功之道始於斯

因此在分享動態操控前,

筆者想先讓讀者們些瞭解5系到底練了哪些「功」?又是如何透過輕量化鋁合金和高強度鋼材的交互運用,達到(與上代相比)減輕100公斤的最終成果。 5系在主結構部分皆採用高強度鋼材打造,以顧及車內剛性以及受撞擊時的結構完整性。除此之外,包括引擎蓋、車門、車頂以及後行李箱蓋版,已經全部換用鋁合金材質,以大幅減輕車重,其中單片車門重量僅重6公斤;並採用深拉鋼(冷軋鋼材)沿著A柱往車門頂端延伸,
最後與車尾側方的鈑件結合,再次加強車身剛性。

透過產品解說的簡單結構圖可以看到,5系在主結構部分皆採用高強度鋼材打造,以顧及車內剛性以及受撞擊時的結構完整性:除此之外,包括引擎蓋、車門、車頂以及後行李箱蓋版,

已經全部換用鋁合金材質,最多減輕車重達100公斤。

按下啟動鈕,5系也能靈巧奔走

實際按下Engine Start引擎啟動鈕之後,首先感受到的,並非咆哮怒吼的引擎聲浪,取而代之的是靜謐無聲的安靜車內,其代號B48的動力心臟,雖然擁有在5,200轉時即可輸出252匹最大馬力、以及於1,450轉時爆發350N.m的豪放扭矩,但是卻絲毫沒有半分張牙舞爪的高調姿態,反而,就像許多已屆不惑之年、會喜歡5系的消費者一樣,

有實力、卻已沒有年輕時的張揚。

寶馬 530i M Sport搭載代號B48的動力心臟,擁有在5,200轉時即可輸出252匹最大馬力、以及於1,450轉時爆發350N.m的豪放扭矩。

接著打入檔位、並踩下油門,立刻就可以感受到輕量化所造就的成果,雖然5系擁有4,936mm、也就是將近5米的身長,但是其輕快的油門反應,就像練了上乘輕功一般,讓筆者彷佛脫離了中大型轎車的先天劣勢、並置身於緊湊型轎車的車內當中。而今天試駕的路線乃蜿蜒的山路,此時輕量化所帶來的靈動優勢就會特別放大。

雖然5系擁有4,936mm、也就是將近5米的身長,但是其輕快的油門反應,就像練了上乘輕功一般,讓筆者彷佛脫離了中大型轎車的先天劣勢、並置身於緊湊型轎車的車內當中。

M款跑車懸掛反應直接,過彎支撐性佳

對應山路的實際情形,一路上順著道路轉動方向盤,帶動車身的左右擺動相當靈活,除此之外,本次試駕的車款為530i M Sport,與Luxury版本最大的不同,除了外觀套件的風格之外,就是標配了M款的跑車化懸掛、以及刹車系統,不但車身降低10mm、其路感的反應亦相當直接,面對高速彎道時的支撐性也相當足夠,其2,975mm的長軸距絲毫沒有變成轉向時的累贅,反之,會讓駕駛在過彎時保有非常穩定的安心感。

530i M Sport標配了M款的跑車化懸掛、以及刹車系統,不但車身降低10mm、其路感的反應亦相當直接,其2,975mm的長軸距絲毫沒有變成轉向時的累贅,反之,會讓駕駛在過彎時保有非常穩定的安心感。

然而,平心而論,筆者認為這樣的路感搭配3系相當合適,但是套在5系這類的中大型轎車身上,雖然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是由於路面環境有時不甚理想,或許在設定上再偏軟Q一點,更能符合有家庭需求的買家。

530i M Sport標配跑車化刹車套件,卡鉗改為藍色,並嵌入了M款字樣;此外,本次試駕總代理泛德將腳下足蹬換上前245/40 R19搭配後275/35 R19的輪圈配置,一改原廠前後18寸的設定。其帶來的偏硬路感對影臺灣區的崎嶇路面,有時會顯得過於硬朗。

3種行車模式,個性迥異

第7代5系同樣承襲寶馬當前一貫的3種動態行車模式,依序為Eco Pro節能模式、Comfort舒適模式、以及Sport運動化模式。 當切換3種不同模式時,全車的調性即刻變得全然不同,按下位於排檔杆座旁邊的Eco pro模式按鈕,5系標配的12.3寸液晶儀錶盤會立刻變成藍色,左右雙環分別顯示當前時速以及節能狀態,同時會計算出節省里程的多寡,供駕駛者參考。

第7代5系同樣承襲寶馬當前一貫的3種動態行車模式,依序為Eco Pro節能模式、Comfort舒適模式、以及Sport運動化模式,可於排檔杆座旁邊的按鍵進行切換。

此時的油門反應明顯變得較為溫吞、同時方向盤也變得輕柔,彷佛深怕駕駛者多踩了一段油門、或是多轉了半分方向盤一般,造成無謂的燃油浪費,在此模式下不能說沒有駕駛樂趣;把愛護地球當做首要目標,精進自己的駕駛技術,筆者倒也樂在其中。

接著切換到Comfort舒適模式,當然在此模式下對於油耗表現就沒有Eco Pro模式來的那麼錙銖必較,油門、刹車和方向盤的的控制變得更為敏感,但是應付臺北多變化的道路環境,筆者認為Comfort模式算是相當夠用。無論是臨時要超掉突然靠邊接客的計程車、或是要快速閃避路中的障礙物,Comfort模式下的油門、刹車、方向盤搭配都可以應付得當。

530i M Sport標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並可透過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進行檔位切換,8個檔位的銜接相當順暢,不但能夠讓加速表現更好,對於油耗的提升亦是相當成功。

然而轉到應付激烈操駕而生的Sport運動模式,立刻可以感受到車輛變得非常敏感纖細,用力踩下油門踏板,其8速自動變速箱的換檔頓挫亦非常輕微,順暢的加速所帶來的貼背感,讓筆者的腎上線素陡增,並且會讓人不自覺的聚精會神、希望儘快攻克每一個彎角。就像許多人常說,開寶馬常常會不自覺的愈開愈快,我想,在豪華中大型轎車級別的5系亦如是。

切換到應付激烈操駕而生的Sport運動模式,可以感受到車輛變得非常敏感纖細,更可透過分別種轉向、引擎以及變速箱,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駕駛模式。

第7代5系伴隨大幅的輕量化優勢,其實已經稱得上大幅的進步,但是除此之外,包括更為完善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例如主動車道維持、自動跟車、自動停車等等,再加上搭載最新的iDrive 6.0中央資訊娛樂系統,使得此代5系擁有更多的科技亮點;而這些亮點以及內外觀的設計改變,將會於下一回中細細分享,敬請持續鎖定。

高標準專業汽車新聞準時送,您最聰明的選擇!

但是其輕快的油門反應,就像練了上乘輕功一般,讓筆者彷佛脫離了中大型轎車的先天劣勢、並置身於緊湊型轎車的車內當中。而今天試駕的路線乃蜿蜒的山路,此時輕量化所帶來的靈動優勢就會特別放大。

雖然5系擁有4,936mm、也就是將近5米的身長,但是其輕快的油門反應,就像練了上乘輕功一般,讓筆者彷佛脫離了中大型轎車的先天劣勢、並置身於緊湊型轎車的車內當中。

M款跑車懸掛反應直接,過彎支撐性佳

對應山路的實際情形,一路上順著道路轉動方向盤,帶動車身的左右擺動相當靈活,除此之外,本次試駕的車款為530i M Sport,與Luxury版本最大的不同,除了外觀套件的風格之外,就是標配了M款的跑車化懸掛、以及刹車系統,不但車身降低10mm、其路感的反應亦相當直接,面對高速彎道時的支撐性也相當足夠,其2,975mm的長軸距絲毫沒有變成轉向時的累贅,反之,會讓駕駛在過彎時保有非常穩定的安心感。

530i M Sport標配了M款的跑車化懸掛、以及刹車系統,不但車身降低10mm、其路感的反應亦相當直接,其2,975mm的長軸距絲毫沒有變成轉向時的累贅,反之,會讓駕駛在過彎時保有非常穩定的安心感。

然而,平心而論,筆者認為這樣的路感搭配3系相當合適,但是套在5系這類的中大型轎車身上,雖然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是由於路面環境有時不甚理想,或許在設定上再偏軟Q一點,更能符合有家庭需求的買家。

530i M Sport標配跑車化刹車套件,卡鉗改為藍色,並嵌入了M款字樣;此外,本次試駕總代理泛德將腳下足蹬換上前245/40 R19搭配後275/35 R19的輪圈配置,一改原廠前後18寸的設定。其帶來的偏硬路感對影臺灣區的崎嶇路面,有時會顯得過於硬朗。

3種行車模式,個性迥異

第7代5系同樣承襲寶馬當前一貫的3種動態行車模式,依序為Eco Pro節能模式、Comfort舒適模式、以及Sport運動化模式。 當切換3種不同模式時,全車的調性即刻變得全然不同,按下位於排檔杆座旁邊的Eco pro模式按鈕,5系標配的12.3寸液晶儀錶盤會立刻變成藍色,左右雙環分別顯示當前時速以及節能狀態,同時會計算出節省里程的多寡,供駕駛者參考。

第7代5系同樣承襲寶馬當前一貫的3種動態行車模式,依序為Eco Pro節能模式、Comfort舒適模式、以及Sport運動化模式,可於排檔杆座旁邊的按鍵進行切換。

此時的油門反應明顯變得較為溫吞、同時方向盤也變得輕柔,彷佛深怕駕駛者多踩了一段油門、或是多轉了半分方向盤一般,造成無謂的燃油浪費,在此模式下不能說沒有駕駛樂趣;把愛護地球當做首要目標,精進自己的駕駛技術,筆者倒也樂在其中。

接著切換到Comfort舒適模式,當然在此模式下對於油耗表現就沒有Eco Pro模式來的那麼錙銖必較,油門、刹車和方向盤的的控制變得更為敏感,但是應付臺北多變化的道路環境,筆者認為Comfort模式算是相當夠用。無論是臨時要超掉突然靠邊接客的計程車、或是要快速閃避路中的障礙物,Comfort模式下的油門、刹車、方向盤搭配都可以應付得當。

530i M Sport標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並可透過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進行檔位切換,8個檔位的銜接相當順暢,不但能夠讓加速表現更好,對於油耗的提升亦是相當成功。

然而轉到應付激烈操駕而生的Sport運動模式,立刻可以感受到車輛變得非常敏感纖細,用力踩下油門踏板,其8速自動變速箱的換檔頓挫亦非常輕微,順暢的加速所帶來的貼背感,讓筆者的腎上線素陡增,並且會讓人不自覺的聚精會神、希望儘快攻克每一個彎角。就像許多人常說,開寶馬常常會不自覺的愈開愈快,我想,在豪華中大型轎車級別的5系亦如是。

切換到應付激烈操駕而生的Sport運動模式,可以感受到車輛變得非常敏感纖細,更可透過分別種轉向、引擎以及變速箱,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駕駛模式。

第7代5系伴隨大幅的輕量化優勢,其實已經稱得上大幅的進步,但是除此之外,包括更為完善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例如主動車道維持、自動跟車、自動停車等等,再加上搭載最新的iDrive 6.0中央資訊娛樂系統,使得此代5系擁有更多的科技亮點;而這些亮點以及內外觀的設計改變,將會於下一回中細細分享,敬請持續鎖定。

高標準專業汽車新聞準時送,您最聰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