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於戰亂而沒落于繁華,奧黛麗赫本鍾愛的早餐,不僅僅是牛角包

如果你看過《蒂芙尼的早餐》,

那麼,你應該還記得:

截圖取自電影《蒂芙尼的早餐》

在熹微的晨光中,

一個從計程車上下來的少女,

站在蒂芙尼珠寶店的櫥窗前,

一手持著咖啡,一手持著可頌,

望著夢寐以求的珠寶,

優雅地享受早餐時光。

截圖取自電影《蒂芙尼的早餐》

她手中的可頌,

是法國經典的早餐,

經過亂世的洗禮,

從歷史中向我們走來。

它曾是勝利的號角,

也攜帶血腥的過往,

然而至今能被人記住的,

是飄搖風雨的故事中,

那一口甜蜜。

有人說:

“一個從巴黎走向世界的小小可頌,

帶著維也納的基因,

有著土耳其的瓜葛,

還牽連著丹麥的近親。

它簡直堪稱傳奇。”

1683年,

四分五裂的歐洲戰火不斷。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揮軍30萬,

攻打弱小的維也納城。

奧斯曼帝國攻打維也納

卻不曾想,

縝密的計畫敗給了認真工作的人兒。

他們深夜挖掘秘密地下通道,

想是將部分士兵從城外轉移至城內,

內外夾擊維也納。

奧斯曼帝國攻打維也納

許是鑿土聲音過大,

被為了第二天做出美味的麵包,

仍舊在不辭辛苦的麵包師們聽出了動靜,

並向守城的將士通報了此事。

即使擁有眾多士兵,

土耳其大軍依然慘敗,

落荒而逃。

十七世紀維也納咖啡廳

作為戰勝的獎勵,

這些麵包師們,

被允許製作出彎月形的可頌麵包,

藉以諷刺土耳其的旗幟,

被維也納人們吃進肚中。

世界上第一個可頌就此面世。

當時的麵包房

生於亂世的它,

就這樣帶著濃烈的民族色彩,

也代表著驕傲與勝利,

更暗含著諷刺的意喻,

被人們孕育出來。

這一版可頌起源的文字記載,

來自於法國人引為經典的

1988年紐約版《法國美食百科全書》

而最早提及可頌麵包的,

當追溯至1853年佩恩所著的《食品添加劑》,

“麵包代表幻想與奢華:不僅是英國的瑪芬松餅,還有酥軟的可頌。”

對於基督教徒而言,

可頌有著不同的含義,

它代表著“基督的死亡與再生”,

和如血液般的紅酒搭配時,

則表示出“對身體與血的尊重”之意。

基督教紅酒與可頌

十八世紀末,

年僅14歲的奧地利公主瑪麗·安托瓦內特,

帶著政治聯姻的使命,嫁給了路易十六,

可頌便也隨她傳入法國。

它的法語名字“croissant”,取自“維也納麵包”之意。

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

年輕時尚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

沉迷於宴飲玩樂、狂歡舞會,

常常徹夜豪賭,揮霍無度,

餐桌上的可頌,

在她奢靡輕浮的作風下,

一時成為法國流行甜點。

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

然而,

時代並不允許這樣一個女人,

殘害整個國家,

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斷頭臺,

而她所帶來的可頌,

也僅僅只是保留了下來,

並沒有被人們廣泛食用。

斷頭之刑

後人對她則褒貶不一:

“瑪麗·安托瓦內特是要唾棄的人,

她帶壞了法國的風氣”;

“她其實非常善良純潔,

只是從小的生活環境,

沒有教給她怎樣節約”。

當時的皇宮

可頌隨著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

也帶上了不同的顏色,

反對的人認為它是奢侈的產物,

不應再被食用;

支持的人則認為食物本就不能與歷史掛鉤,

既然味美,為何不吃?

儘管可頌的爭議令人唏噓,

但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的一生卻使人牢牢記住,

是她將可頌帶至法國。

美味的傳播,經得起考驗。

直到十九世紀30年代,

一位名叫August Zang的人,

重新將可頌搬上歷史的舞臺。

August Zang

兵荒馬亂的背景年代,

他厭倦了兵荒馬亂的行伍生活,

與志同道合的合夥人施瓦策,

一道離開維也納,去往巴黎,

開始了創業生涯——麵包房。

他們的麵包房

他們的麵包房創新採用了蒸汽加熱的方式,

取代了木頭直接加熱,

麵包受熱更均勻,也比原先的法式麵包更酥脆,

還首次開創了在麵包房用餐的先例。

一時間,門庭若市。

August Zang

2009年美國故事書籍,

《奧古斯特·臧和法國可頌》中,

專門記載了這段歷史,

也就是那時候,可頌風靡了整個法國。

August也被稱作麵包之神。

August Zang的文字記載

只可惜,到了40年代,

麵包房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

August放棄了暫時的榮耀,

賣掉麵包房,

返回了維也納,投身於新聞事業。

法國二月革命

歷史的更迭,

不變的是人們對美食的熱愛,

縱然是亂世,

也依然無法割捨一口甜蜜的喜悅。

二十世紀60年代,

《蒂芙尼的早餐》電影一出,

將可頌推送至全世界。

電影的傳播,

絲毫不亞於它滄桑的過往故事。

《蒂芙尼的早餐》

可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早餐餐桌,

與牛奶,或者咖啡一起,

成為他們經典的早餐形式。

英語中,沿用了“croissant”一詞,

中文譯為羊角麵包或者牛角包、新月麵包。

曾經,可頌也傳入至中國,

然而,它的受眾群體太過弱小,

並沒有存活下來。

值得一說的佳話,

反倒一下推到了二十世紀70年代。

黃華在《親歷與見聞》的回憶錄中記載,

鄧小平同志曾將巴黎的一百個牛角包,

帶回北京,送給了周總理、朱德司令等。

黃華與妻子

就連《包玉剛: 我的爸爸》這本書中也提到,

當年船王包玉剛赴京見鄧小平時,

每次禮物也是牛角麵包。

鄧小平和包玉剛

如今,可頌依舊是歐洲人最愛的甜點之一,

聽過它的故事,

默默多了一絲心疼,

能被我們記住的,

是它亂世之中的甜蜜與滄桑。

一口的酥脆,

如它性格般堅韌,

唇齒之間的流連忘返,

是它最後的驕傲。

這一版可頌起源的文字記載,

來自於法國人引為經典的

1988年紐約版《法國美食百科全書》

而最早提及可頌麵包的,

當追溯至1853年佩恩所著的《食品添加劑》,

“麵包代表幻想與奢華:不僅是英國的瑪芬松餅,還有酥軟的可頌。”

對於基督教徒而言,

可頌有著不同的含義,

它代表著“基督的死亡與再生”,

和如血液般的紅酒搭配時,

則表示出“對身體與血的尊重”之意。

基督教紅酒與可頌

十八世紀末,

年僅14歲的奧地利公主瑪麗·安托瓦內特,

帶著政治聯姻的使命,嫁給了路易十六,

可頌便也隨她傳入法國。

它的法語名字“croissant”,取自“維也納麵包”之意。

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

年輕時尚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

沉迷於宴飲玩樂、狂歡舞會,

常常徹夜豪賭,揮霍無度,

餐桌上的可頌,

在她奢靡輕浮的作風下,

一時成為法國流行甜點。

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

然而,

時代並不允許這樣一個女人,

殘害整個國家,

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斷頭臺,

而她所帶來的可頌,

也僅僅只是保留了下來,

並沒有被人們廣泛食用。

斷頭之刑

後人對她則褒貶不一:

“瑪麗·安托瓦內特是要唾棄的人,

她帶壞了法國的風氣”;

“她其實非常善良純潔,

只是從小的生活環境,

沒有教給她怎樣節約”。

當時的皇宮

可頌隨著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

也帶上了不同的顏色,

反對的人認為它是奢侈的產物,

不應再被食用;

支持的人則認為食物本就不能與歷史掛鉤,

既然味美,為何不吃?

儘管可頌的爭議令人唏噓,

但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的一生卻使人牢牢記住,

是她將可頌帶至法國。

美味的傳播,經得起考驗。

直到十九世紀30年代,

一位名叫August Zang的人,

重新將可頌搬上歷史的舞臺。

August Zang

兵荒馬亂的背景年代,

他厭倦了兵荒馬亂的行伍生活,

與志同道合的合夥人施瓦策,

一道離開維也納,去往巴黎,

開始了創業生涯——麵包房。

他們的麵包房

他們的麵包房創新採用了蒸汽加熱的方式,

取代了木頭直接加熱,

麵包受熱更均勻,也比原先的法式麵包更酥脆,

還首次開創了在麵包房用餐的先例。

一時間,門庭若市。

August Zang

2009年美國故事書籍,

《奧古斯特·臧和法國可頌》中,

專門記載了這段歷史,

也就是那時候,可頌風靡了整個法國。

August也被稱作麵包之神。

August Zang的文字記載

只可惜,到了40年代,

麵包房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

August放棄了暫時的榮耀,

賣掉麵包房,

返回了維也納,投身於新聞事業。

法國二月革命

歷史的更迭,

不變的是人們對美食的熱愛,

縱然是亂世,

也依然無法割捨一口甜蜜的喜悅。

二十世紀60年代,

《蒂芙尼的早餐》電影一出,

將可頌推送至全世界。

電影的傳播,

絲毫不亞於它滄桑的過往故事。

《蒂芙尼的早餐》

可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早餐餐桌,

與牛奶,或者咖啡一起,

成為他們經典的早餐形式。

英語中,沿用了“croissant”一詞,

中文譯為羊角麵包或者牛角包、新月麵包。

曾經,可頌也傳入至中國,

然而,它的受眾群體太過弱小,

並沒有存活下來。

值得一說的佳話,

反倒一下推到了二十世紀70年代。

黃華在《親歷與見聞》的回憶錄中記載,

鄧小平同志曾將巴黎的一百個牛角包,

帶回北京,送給了周總理、朱德司令等。

黃華與妻子

就連《包玉剛: 我的爸爸》這本書中也提到,

當年船王包玉剛赴京見鄧小平時,

每次禮物也是牛角麵包。

鄧小平和包玉剛

如今,可頌依舊是歐洲人最愛的甜點之一,

聽過它的故事,

默默多了一絲心疼,

能被我們記住的,

是它亂世之中的甜蜜與滄桑。

一口的酥脆,

如它性格般堅韌,

唇齒之間的流連忘返,

是它最後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