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中國人”,實地探訪中緬邊境難民的生活!

在我國雲南滇西臨滄,騰沖,德宏,邊境,生存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因為種種歷史原因,沒有國籍、沒有家園、甚至沒有父母。但是,他們身上流著的是跟我們一樣的炎黃子孫的血脈。

他們就是果敢族人!

果敢族生活在緬甸撣邦北部,毗鄰中國雲南。果敢地區在唐代屬於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領土。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漢族。他們最早來到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隨明永曆帝朱由榔殘存的官兵和受滿清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遷移至此,世代居住於果敢地區。

18世紀,一支中國移民後裔成為科幹山的地方勢力,

後受封為世襲果敢土司縣。1897年2月4日簽訂的《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滿清政權把果敢割讓給英屬緬甸,果敢人於是從漢族的一部分變成緬甸的一個少數民族,也開始了百年的罌粟種植歷史。

1959年緬甸廢除土司制度之後,果敢陷入了長期的動亂,直到1989年停戰才趨於穩定,成為今日的撣邦第一特區[1] 。現今的果敢縣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面積約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近年來,果敢華人一直受到緬甸政府的壓迫,

不時發生緬甸軍隊攻擊果敢族的事件。

他們講漢語,看中國的電視節目,過中國的傳統節日,甚至教科書都是使用雲南義務教育課本。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中國人”!

4月15日,小編跟隨深圳一家愛心企業,帶著物資實地探訪了中緬邊境難民的生活情況,他們真是太苦了:

下麵是難民營實錄

1,洞崩難民營

糟糕的環境使難民感到絕望、 無助,他們經常生病、沒有醫藥治療,一些人甚至因為普通的感冒而失去了生命!

2,邁竹街難民營

難民們失去了所有財產流離失所、三餐不濟,他們在中國邊境一處難民營自行搭建簡陋帳篷,暫且安頓。

3,十一央難民營

面對快要來的雨季他們有些不知所措,燈箱布隨意的一搭便是他們目前的家,

一塊壓縮板便是一家人的床,一碗耳絲便是一家人一天的口糧。

他們並不想坐等社會救濟,但是沒有土地、沒有技能、沒有勞力、沒有安定的家,使得他們一籌莫展!

他們有些人一年四季都沒有鞋子穿,在這種資源匱乏的環境下,他們也從不哄搶我們送去的愛心物資!

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中國人”!近二年來,他們居住的地區戰亂又起,使得他們的生活顛沛流離,

食不果腹。戰亂讓百姓們生靈塗炭,背井離鄉,開始艱難的逃亡生活,大量緬甸難民逃到中緬邊境中國一側。因為戰事緊張大多數都是舉家出逃,有老有小,甚至連生活必需品都來不及帶,再加上無勞動能力,無任何經濟來源、無水無電,生活十分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