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季攻勢」習水“靶向治療”啃下因病致貧“硬骨頭”

習水縣寨壩鎮鳳凰村的貧困戶楊貴生遭遇了不幸,

卻又幸運地遇上了醫療精准扶貧結對幫扶政策。2016年年初,他的女兒受到重度燙傷,在鎮、縣兩級醫醫院治療。習水醫療衛生系統“一站式”服務讓他不花一分門檻費住進了醫院,同時按“就高不就低”原則享受“醫保報銷、民政救助、大病保險”的“三重醫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救助。 習水集資500萬元大病救助基金專門對“三重醫療”保障後還無力承擔的貧困戶進行救助。結對幫扶醫生曹正權成為了楊家的福星,
曹正權向上級部門反映情況後,説明楊貴生的女兒送到遵義醫學院救治,並幫助申請了習水縣第四重醫療保障政策,“感謝政府、感謝政府……”電話中的楊貴生聲音疲憊,語調哽咽,可他卻說自己很踏實,女兒醫療費用有辦法解決了。

2017年2月,“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剛一啟動,習水醫療扶貧指揮部裡作戰室裡每天人聲鼎沸。資料顯示,2016年習水健康扶貧管理資料庫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6357名。

如何啃下這塊“硬骨頭”,成為該指揮部一干人熱烈討論的話題。

簡化普通病人報銷程式,救助重大疾病貧困患者,精准服務慢性病人群,是《慢性病管理“直通車”服務實施方案》《“醫生+患者”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等醫療扶貧方案中的重要舉措。

“精准到人”是系列方案的核心思想。為了確保不漏一戶、精准到人,醫療扶貧指揮部專門建立了“以鄉鎮(街道)衛生院為主體、縣級醫療衛生單位為補充、衛計局負責統籌調度”的幫扶機制,

實施“1名醫生+N名患者”的結對幫扶模式。

2016年,習水通過篩查,對394名重大疾病貧困患者進行建檔進行集中救助。除大病集中救治一批外,還開展了精准扶貧慢性病管理“直通車”服務,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糖尿病、高血壓、肝硬化等17種慢性病病種的篩查、辦理慢性病證件、提供醫療服務。

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性病篩查率達到100%、診斷鑒定符合慢性病條件的患者辦證率達100%、縣鄉兩級醫療機構慢性病醫療服務覆蓋率達100%、鄉鎮衛生院設立慢性病藥物專區覆蓋率達100%。

桑木鎮的劉治仙就是這項政策的受益者,談起對慢性病的服務管理工作的感受,老人興奮地說,“太好了、太好了”。劉治仙屬於原發性高血壓2級患者,每天都需要吃藥,自習水開展精准扶貧慢性病管理“直通車”服務之後,

在村裡進行檢查、辦理慢性病證,在桑木鎮設置的慢性病藥物專區就可以拿到3000元以內的免費慢性藥。

“一站式”服務簡化“三重醫療”醫保報銷程式;募集資金集中對重特大病救治一批;啟動“醫生+患者”結對幫扶服務慢性病……“用醫學術語來說,這叫靶向治療,精准施策,必須啃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硬骨頭”。衛計局局長袁濤的話擲地有聲。(向小東)

(向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