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秦巴商洛,魅力陝南,探訪美麗鹿城——商南!


秦巴商洛,魅力陝南,這個季節的商南比陝北美麗許多,氣候適宜,景色宜人,色彩足以說明一切,無需修飾,甚至過多的言辭都有些畫蛇添足。每一片葉,每一朵花都是為了回報和煦的風暖暖的陽光。

商南——大秦嶺的封面,又名“鹿城”,她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玲瓏俊秀,生態優美,底蘊豐富,是陝西省的東南門,陝南地區唯一的一個5A級景區——金絲大峽谷就坐落於此。

商南,我國著名的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名縣、西部地區著名的生態旅遊強縣,

被譽為“陝南明珠”“秦嶺封面”。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商南茶”以及豐富的人文生態旅遊,使得這裡日益興盛,其縣城被譽為“陝南秦巴山區最美縣城”。

商南,地處秦嶺東段南麓,大巴山北坡,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區,

銜豫接楚,三省交匯,地聯八縣,依秦嶺東南而居,緣丹江潤澤而興,“陝南的風光好、丹江的水甜美。”行政區劃屬於中國的西北,地理區劃屬於中國的南方(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

商南,南北交匯的獨特地理位置,以及豐富的仰紹文化、龍山文化、楚漢文化、秦漢文化、明清陝南移民等歷史積澱,形成了商南兼具“北國之豪邁”、“南國之靈秀”的獨特風土人情。

商南,我國著名的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在富水鎮知青茶園,採茶體驗之旅!

富水是商南茶的主產區,現有茶園1萬畝,年產量可達12萬公斤。富水茶葉具有“氣香、色清、味酣”的品質,主要品種有“富水春毫”、“富水炒青”,數以千計的茶葉專業戶依靠種茶脫貧致富。

商南青山鎮,隨處可見的牡丹花、油菜花!

青山鎮位於商南縣東部。面積119.8平方千米,人口10802人(2008年)。轄10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青山街村,距縣城18千米。金紅石、水晶儲量豐富,素有“水晶之鄉”之美稱。商鄖公路過境。景點有朝陽洞、望雲觀月等溶洞群。

文碧峰生態旅遊景區:文碧峰距商南縣城19公里,距滬陝高速公路商南縣出口12公里。峰巔海拔近千米,四季常青,有娘娘洞、朝陽洞、獅子洞等諸多溶洞,登至峰顛可憑眺商南縣全貌,峰腰諸多溶洞幽深莫測。相傳北宋名儒邵堯夫在此地安頓八年,在文碧峰腳下創立了“青山書院”,其手植的堯夫古柳腰圍7.5米,高近30米,遮陰近畝,距今有900多年歷史。青山、筆峰山、朝陽洞、堯夫柳,數景融聚,列為《商南八景》之一,曰:“文筆柳青”。為了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努力打造“美麗鄉村”,青山鎮政府擬對文碧峰景區實施開發,建設內容包括山門、游步道、公路拓寬、觀光台、娘娘廟並配套建設探險、拓展訓練等設施;在堯夫柳周圍恢復青山古街,建設青山書院,將文峰峰打造成以生態旅遊為先導、以現代農業為補充、以旅遊產品為特色,集旅遊度假、休閒養生、文化藝術交流及旅遊地產開發為一體的綜合開發專案。

陝西省商南縣城東的黑漆河畔,兀立著一座700多米的高的山寨,名叫闖王寨。山不大,但高崖峻壁,山勢奇峭,周圍皆峰岩流水,三面無路,只有西邊山后,有一曲徑,勉強可以攀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曾在此屯兵待時,取妻生子,迄今這裡還流傳著許多有關闖王的鐵聞故事。出於對李自成的懷念,當地群眾主動集資,在寨頂上修“闖王宮”一座,大殿三楹,中間供“闖王”畫像,宮門兩側撰有一副藏頭抑尾對聯:生在豪傑,死也鬼雄,覆滅朱明在乎闖;龍非帝胄,虎非名門,均田免賦稱順王。

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簡稱“金絲峽”,是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 “峽谷之都”、“中國奇峽”、“天下奇峽”、“中國最美的大峽谷”,景區位於陝西東南門戶商南縣境內。園內南北植物交匯,既有溫帶、暖溫帶落葉闊葉樹種,又有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樹種,森林覆蓋率達98%,2009年8月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是陝西第二個國家地質公園。

金絲峽地區地處秦嶺南麓連接巴山北坡,居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區。境內地勢起伏,穀嶺相間,主要屬低山和丘陵地貌。


園內風光秀麗,風格獨特,風景如畫,具有有窄、長、秀、奇、險、幽的特點,集峰、石、洞、林、禽、獸、泉、潭、瀑等自然景觀于一體,步移景異,景象萬千。被譽為“峽谷奇觀,生態王國”。2002年7月1日成為省級森林公園,2002年12月躋身國家森林公園行列。

金絲峽森林資源多彩多姿。南北植物交匯區,既有溫帶、暖溫帶落葉闊葉樹種,又有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樹種。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達89%。石燕寨周圍保存有300多畝短柄枹櫟原始森林,它是秦嶺地區面積最大、最古老、鬱閉度最高的短柄枹櫟原始森林。蘭科植物隨處可見,林間的苔蘚、蕨類等低等植物十分豐富,形成獨具特色的峽谷生態系統。公園內有森林植物1696種;已經證實的有紅豆杉、大果青樹、香果樹、朵椒、蘭科植物等珍稀植物30餘種,還能見到亞熱帶罕見的植物“絞殺”現象。


山峰溶洞別有洞天。有龍頭峰、獅子峰、蠟燭峰、牛角峰、三才峰、駝峰、旗杆峰等形狀似獸、似物,姿態萬千。有的似龜、有的似兔、有的似瓜,在峽谷裡橫臥有不少形態各異的玩石,如飛來石、連心石、仕女獻瓜,貴樹石生、塞峽石、南天石鼓、仙人橋、仙人石、馬蹄石、二仙石等都是美妙絕倫、惟妙惟肖。在山峰不同部位兀起有20多座刀削斧劈般的險岩絕壁,潑墨山、螺旋崖、羅漢崖、七星崖、貓耳崖、雞冠崖、摸耳崖等氣勢雄偉,險峻異常,垂直高均在千米以上,坡度在80-120度之間。有“峭壁則無蛇鼠路,山雀進峽也不飛”之險。在絕壁山峰之間有各種溶洞20多處,具有較高觀賞遊覽價值的有蓮心洞、穿山洞、穿心洞、蓮花洞、金獅洞、蟒洞、昭陽洞、吊罐洞。其中金獅洞中一“方解石”石質石獅睡臥洞中,形象畢真。主洞寬50米,高約30米,總面積10畝之多,清朝已建造30多間木制房屋,遺跡尚存。


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的流泉眾多。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流量較大的泉水有黑龍泉、水簾泉、馬刨泉等泉眼5處,構成峽谷的主要水源。這些泉水流進峽谷形成黑龍瀑布、魔女瀑布、雙溪瀑布、拂塵瀑布、鎖龍瀑布、連環瀑布、彩虹瀑布等14處瀑布, 氣勢磅礴,在瀑布之間形成了深淺不一,形狀各異的30多個碧潭。


石燕寨:

真武祖師張三豐,自從看破紅塵,不作人間皇帝後,外出修道,得賜倚天劍,來到深山老林的“石燕寨”,搭起茅庵,隱居深山潛心修練,隨著功力的加深,領悟到“前山煉功,後山修道”的真諦。他發現石燕寨是習武之地,後山便是武當。要成道成仙必須移居武當。隨既南下武當山,修道成仙。成仙之前,他常來石燕寨練功,賑濟黎民,有祖師廟為證。石燕寨,南北走向,東、西、南三面均為懸崖絕壁,只有北坡狹路一條。山寨由五大臺階構成。第一臺階高崖峻壁,兩面臨空,是上山道路的關隘。人稱南天門主寨在第二臺階,是道教聖地。第五臺階為玉皇頂,峽區數十裡山水風騷各異,這裡還有數百種野花。


白龍峽:俗稱七裡峽、北峽。峽口左側的山峰叫鳳山,猶如鳳凰展翅;右側山峰叫猴山,山頭有一石猴,有仙猴戲鳳之說。左側山坡上還有一個拔地而起的奇石叫仙人石,亦稱仙人峰。

青龍峽:俗稱東峽,險峻異常。峽谷兩面,絕壁千仞,藤蘿搖綴。更為奇特的是兩面的懸崖峭壁上,茂密地生長著海桐、樟樹、鐵杉等珍貴的常綠喬木。

黑龍峽:位於大峽谷的西端。沿石燕寨西進,就是奇險、神秘的黑龍峽,全程約10公里.因峽谷窄長,水在石槽中湍流,人稱金絲峽黑龍峽段。金絲峽的景觀特色主要是:穀深狹窄,壁絕峰險,瀑群奇幻,溪潭珠連,原始幽深。


馬刨泉:

白龍峽的名景之一,有神泉之名馬刨泉是白龍峽的名景之一。過了仙人石,行百余米轉過一個怪石,突聞流水譁然,如同掌聲,就見一眼泉水從巨石下噴湧而出,泉水清冽。這就是有名的“馬刨泉”。相傳秦漢時期有一位蘇娘娘,身懷有孕,躲難請命剿滅義軍,路經此地,天熱地旱,人困馬乏,饑渴難擋,將士傷病過半。蘇娘娘初生太子,身體虛弱,加上暑氣襲人、饑渴難耐,弦暈落馬。在此危急之際,娘娘座騎烏龍馬引頸長嘶,奮蹄刨地,刹時,一道白光閃過,一眼清泉噴薄而出,娘娘大喜,與眾將士痛飲,此泉清涼甘甜,將士飲後饑渴頓消、病痛全無,士氣大振。泉水汩汩不絕,爽涼純清,看一眼使人留戀往返,喝一口令人回味無窮,故有神泉之名。娘娘登石上馬,揮兵與王、盂大戰。後人就將此泉叫馬刨泉,泉邊巨石一為落馬石,一為上馬石。


石生樹:石生樹距峽口三華里,在兩塊五噸大小的巨石上生長著兩棵樹,其中一棵樹是名貴植物金錢槭,屬於重點保護樹種。


鎖龍瀑布:因瀑布兩邊的山崖,如兩扇厚厚的門,鎖住了去路而得名。我們費了勁終於租上竹排,沿竹排擺渡之瀑布近處,抬眼望去:瀑布飛流直下,十分壯觀。


白龍湖:越過幽暗的人工隧道,便來到了白龍湖。眼界頓時寬闊,青山疊翠,綠蔭蔥蔥。

可憐的猴子金絲猴。來的金絲大峽谷,就瞭解下金絲猴。

金絲猴:仰鼻猴屬(學名:Rhinopithecus):有5種,川金絲猴(模式種)、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緬甸金絲猴。體型中等,51-83釐米不等,尾長與體長等長。毛色以金黃或黑灰色為主。鼻孔與面部幾乎平行,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樑骨的退化有利於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

棲息于2000-3000高海拔地區,植食,有垂直遷徙的習性,群居,有豐富的社群行為,有多種的喊叫聲。它們生活環境隱蔽,不易被人發現,孕期約200多天,5-7年性成熟。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和捕殺,數量均稀少,均為瀕危珍稀保護動物。

由於世界上最早發現的仰鼻猴是生活在中國的四川、陝西、甘肅的川金絲猴,這一屬的動物通常被稱為金絲猴,它的英文名字直譯成中文是仰鼻猴。這一屬共有五種動物,都分佈在亞洲。


小熊貓(學名:Ailurus fulgens)外形像貓,但較貓肥大,全身紅褐色。圓臉,吻部較短,臉頰有白色斑紋。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為黑褐色。尾長、較粗而蓬鬆,並有12條紅暗相間的環紋;尾尖深褐色。蹠行性;前後足均具5趾;無性二型。頭骨高而圓;聽泡相對扁平;眶後突不完全發育或缺失;矢狀脊低;具翼碟骨;上齶高聳拱形,中間凹陷;中翼骨齶縊縮;冠突明顯呈鉤狀。

一線天:白龍峽最窄處,兩邊懸崖峭壁,危岩聳天經過清澈的月牙潭,來到了白龍峽最窄處。依稀留有古人修的棧道。兩面峭壁松柏繁茂,從棧道行走,只能看見一條線,故被稱為“一線天”。


翰墨岩:一面非常壯觀的岩石黑如墨潑,故為翰墨岩。

金獅洞:金獅洞中一“方解石”石質石獅睡臥洞中,形象逼真。主洞寬50米,高約30米,總面積10畝之多,清朝已建造30多間木制房屋,遺跡尚存。

丹江一源。

徒步約5小時,從山頂入口出,不枉此行。

青山綠水,天然氧吧,遊人不多,清淨自然,休閒好去處,我感覺還行,門票120,自駕遊拿過路費單免司機門票!

到一個地方,肯定不能不嘗當地美食,商南美食——剪刀面,神仙葉子涼粉,時蔬類菜品,真是人間美味!

雖然按地理來說商南縣屬於南方不產小麥,但轉了縣城一圈大多是在哪裡都能看到的火鍋、湘菜、川菜什麼的。只有這個在濱河路濱河公園旁邊的剪刀麵館人氣非常旺需要排隊。推薦:涼菜木耳,當地特產很好吃很新鮮,商南豆腐乾也是特產,主菜就是剪刀面了。像火鍋一樣低下有火加熱,真的很香很美味。推薦臘肉綠豆剪刀面,不僅麵湯鮮美還能喝出淡淡的綠豆香。

神仙涼粉又叫神仙豆腐,是陝西秦嶺山區獨有的風味吃食,神仙涼粉既能當主食充饑,又是一道特色菜,備受青睞。

神仙涼粉是秦嶺大山裡的山民於春天“發青”時節,從山上採集“神仙葉子”製作而成的。傳統作法是將鮮嫩的葉子用清水浸泡撈水,放到鍋里加少許食用堿熬煮、過濾之後,形成粘稠的糊糊兒,然後涼冷凝固,再用清水漂一天左右,切成塊或條放在碗裡,澆上備好的調料湯即可食用。

正宗的神仙涼粉是不摻其它佐料的。它的色澤呈棕褐色,剔剝透亮,略帶苦味卻苦得可口。吃神仙涼粉,不但能清熱、消暑,還具有治便秘、降血壓之食療功效。之所以稱之為“神仙涼粉”,是因為過去到了青黃不接的季節,窮苦人沒糧吃,用它來保命度饑荒,意為神仙相助。現在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提倡綠色食品,神仙涼粉又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這種神奇的神仙葉是分佈在商南山林裡的一種灌木,忍冬秋,六道木屬,學名為二翹六道木。忍冬秋的根、枝、葉可祛風濕,消腫毒。在醫學上用於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其花和果可祛風濕,解熱毒,具有重要的醫藥價值。

商南時蔬類菜品,綠色、新鮮、健康、美味!

此行也探訪了走出家鄉的靖邊人在商南創辦的兩個企業:

參觀位於商洛市商南縣富水鎮的靖源燃氣有限公司LNG加氣站,該公司由走出家鄉創業的陝北靖邊人蘇總等創辦,為走出家鄉創業的他們點贊!

參觀商洛市商南縣天然氣有限公司,走出家鄉創業的陝北靖邊人高總等創辦!

當然,此行也要走村串戶,體驗瞭解當地民俗民風,瞭解百姓生活生產狀況。


我國著名的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在富水鎮知青茶園,採茶體驗之旅!

富水是商南茶的主產區,現有茶園1萬畝,年產量可達12萬公斤。富水茶葉具有“氣香、色清、味酣”的品質,主要品種有“富水春毫”、“富水炒青”,數以千計的茶葉專業戶依靠種茶脫貧致富。

商南青山鎮,隨處可見的牡丹花、油菜花!

青山鎮位於商南縣東部。面積119.8平方千米,人口10802人(2008年)。轄10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青山街村,距縣城18千米。金紅石、水晶儲量豐富,素有“水晶之鄉”之美稱。商鄖公路過境。景點有朝陽洞、望雲觀月等溶洞群。

文碧峰生態旅遊景區:文碧峰距商南縣城19公里,距滬陝高速公路商南縣出口12公里。峰巔海拔近千米,四季常青,有娘娘洞、朝陽洞、獅子洞等諸多溶洞,登至峰顛可憑眺商南縣全貌,峰腰諸多溶洞幽深莫測。相傳北宋名儒邵堯夫在此地安頓八年,在文碧峰腳下創立了“青山書院”,其手植的堯夫古柳腰圍7.5米,高近30米,遮陰近畝,距今有900多年歷史。青山、筆峰山、朝陽洞、堯夫柳,數景融聚,列為《商南八景》之一,曰:“文筆柳青”。為了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努力打造“美麗鄉村”,青山鎮政府擬對文碧峰景區實施開發,建設內容包括山門、游步道、公路拓寬、觀光台、娘娘廟並配套建設探險、拓展訓練等設施;在堯夫柳周圍恢復青山古街,建設青山書院,將文峰峰打造成以生態旅遊為先導、以現代農業為補充、以旅遊產品為特色,集旅遊度假、休閒養生、文化藝術交流及旅遊地產開發為一體的綜合開發專案。

陝西省商南縣城東的黑漆河畔,兀立著一座700多米的高的山寨,名叫闖王寨。山不大,但高崖峻壁,山勢奇峭,周圍皆峰岩流水,三面無路,只有西邊山后,有一曲徑,勉強可以攀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曾在此屯兵待時,取妻生子,迄今這裡還流傳著許多有關闖王的鐵聞故事。出於對李自成的懷念,當地群眾主動集資,在寨頂上修“闖王宮”一座,大殿三楹,中間供“闖王”畫像,宮門兩側撰有一副藏頭抑尾對聯:生在豪傑,死也鬼雄,覆滅朱明在乎闖;龍非帝胄,虎非名門,均田免賦稱順王。

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簡稱“金絲峽”,是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 “峽谷之都”、“中國奇峽”、“天下奇峽”、“中國最美的大峽谷”,景區位於陝西東南門戶商南縣境內。園內南北植物交匯,既有溫帶、暖溫帶落葉闊葉樹種,又有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樹種,森林覆蓋率達98%,2009年8月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是陝西第二個國家地質公園。

金絲峽地區地處秦嶺南麓連接巴山北坡,居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區。境內地勢起伏,穀嶺相間,主要屬低山和丘陵地貌。


園內風光秀麗,風格獨特,風景如畫,具有有窄、長、秀、奇、險、幽的特點,集峰、石、洞、林、禽、獸、泉、潭、瀑等自然景觀于一體,步移景異,景象萬千。被譽為“峽谷奇觀,生態王國”。2002年7月1日成為省級森林公園,2002年12月躋身國家森林公園行列。

金絲峽森林資源多彩多姿。南北植物交匯區,既有溫帶、暖溫帶落葉闊葉樹種,又有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樹種。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達89%。石燕寨周圍保存有300多畝短柄枹櫟原始森林,它是秦嶺地區面積最大、最古老、鬱閉度最高的短柄枹櫟原始森林。蘭科植物隨處可見,林間的苔蘚、蕨類等低等植物十分豐富,形成獨具特色的峽谷生態系統。公園內有森林植物1696種;已經證實的有紅豆杉、大果青樹、香果樹、朵椒、蘭科植物等珍稀植物30餘種,還能見到亞熱帶罕見的植物“絞殺”現象。


山峰溶洞別有洞天。有龍頭峰、獅子峰、蠟燭峰、牛角峰、三才峰、駝峰、旗杆峰等形狀似獸、似物,姿態萬千。有的似龜、有的似兔、有的似瓜,在峽谷裡橫臥有不少形態各異的玩石,如飛來石、連心石、仕女獻瓜,貴樹石生、塞峽石、南天石鼓、仙人橋、仙人石、馬蹄石、二仙石等都是美妙絕倫、惟妙惟肖。在山峰不同部位兀起有20多座刀削斧劈般的險岩絕壁,潑墨山、螺旋崖、羅漢崖、七星崖、貓耳崖、雞冠崖、摸耳崖等氣勢雄偉,險峻異常,垂直高均在千米以上,坡度在80-120度之間。有“峭壁則無蛇鼠路,山雀進峽也不飛”之險。在絕壁山峰之間有各種溶洞20多處,具有較高觀賞遊覽價值的有蓮心洞、穿山洞、穿心洞、蓮花洞、金獅洞、蟒洞、昭陽洞、吊罐洞。其中金獅洞中一“方解石”石質石獅睡臥洞中,形象畢真。主洞寬50米,高約30米,總面積10畝之多,清朝已建造30多間木制房屋,遺跡尚存。


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的流泉眾多。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流量較大的泉水有黑龍泉、水簾泉、馬刨泉等泉眼5處,構成峽谷的主要水源。這些泉水流進峽谷形成黑龍瀑布、魔女瀑布、雙溪瀑布、拂塵瀑布、鎖龍瀑布、連環瀑布、彩虹瀑布等14處瀑布, 氣勢磅礴,在瀑布之間形成了深淺不一,形狀各異的30多個碧潭。


石燕寨:

真武祖師張三豐,自從看破紅塵,不作人間皇帝後,外出修道,得賜倚天劍,來到深山老林的“石燕寨”,搭起茅庵,隱居深山潛心修練,隨著功力的加深,領悟到“前山煉功,後山修道”的真諦。他發現石燕寨是習武之地,後山便是武當。要成道成仙必須移居武當。隨既南下武當山,修道成仙。成仙之前,他常來石燕寨練功,賑濟黎民,有祖師廟為證。石燕寨,南北走向,東、西、南三面均為懸崖絕壁,只有北坡狹路一條。山寨由五大臺階構成。第一臺階高崖峻壁,兩面臨空,是上山道路的關隘。人稱南天門主寨在第二臺階,是道教聖地。第五臺階為玉皇頂,峽區數十裡山水風騷各異,這裡還有數百種野花。


白龍峽:俗稱七裡峽、北峽。峽口左側的山峰叫鳳山,猶如鳳凰展翅;右側山峰叫猴山,山頭有一石猴,有仙猴戲鳳之說。左側山坡上還有一個拔地而起的奇石叫仙人石,亦稱仙人峰。

青龍峽:俗稱東峽,險峻異常。峽谷兩面,絕壁千仞,藤蘿搖綴。更為奇特的是兩面的懸崖峭壁上,茂密地生長著海桐、樟樹、鐵杉等珍貴的常綠喬木。

黑龍峽:位於大峽谷的西端。沿石燕寨西進,就是奇險、神秘的黑龍峽,全程約10公里.因峽谷窄長,水在石槽中湍流,人稱金絲峽黑龍峽段。金絲峽的景觀特色主要是:穀深狹窄,壁絕峰險,瀑群奇幻,溪潭珠連,原始幽深。


馬刨泉:

白龍峽的名景之一,有神泉之名馬刨泉是白龍峽的名景之一。過了仙人石,行百余米轉過一個怪石,突聞流水譁然,如同掌聲,就見一眼泉水從巨石下噴湧而出,泉水清冽。這就是有名的“馬刨泉”。相傳秦漢時期有一位蘇娘娘,身懷有孕,躲難請命剿滅義軍,路經此地,天熱地旱,人困馬乏,饑渴難擋,將士傷病過半。蘇娘娘初生太子,身體虛弱,加上暑氣襲人、饑渴難耐,弦暈落馬。在此危急之際,娘娘座騎烏龍馬引頸長嘶,奮蹄刨地,刹時,一道白光閃過,一眼清泉噴薄而出,娘娘大喜,與眾將士痛飲,此泉清涼甘甜,將士飲後饑渴頓消、病痛全無,士氣大振。泉水汩汩不絕,爽涼純清,看一眼使人留戀往返,喝一口令人回味無窮,故有神泉之名。娘娘登石上馬,揮兵與王、盂大戰。後人就將此泉叫馬刨泉,泉邊巨石一為落馬石,一為上馬石。


石生樹:石生樹距峽口三華里,在兩塊五噸大小的巨石上生長著兩棵樹,其中一棵樹是名貴植物金錢槭,屬於重點保護樹種。


鎖龍瀑布:因瀑布兩邊的山崖,如兩扇厚厚的門,鎖住了去路而得名。我們費了勁終於租上竹排,沿竹排擺渡之瀑布近處,抬眼望去:瀑布飛流直下,十分壯觀。


白龍湖:越過幽暗的人工隧道,便來到了白龍湖。眼界頓時寬闊,青山疊翠,綠蔭蔥蔥。

可憐的猴子金絲猴。來的金絲大峽谷,就瞭解下金絲猴。

金絲猴:仰鼻猴屬(學名:Rhinopithecus):有5種,川金絲猴(模式種)、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緬甸金絲猴。體型中等,51-83釐米不等,尾長與體長等長。毛色以金黃或黑灰色為主。鼻孔與面部幾乎平行,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樑骨的退化有利於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

棲息于2000-3000高海拔地區,植食,有垂直遷徙的習性,群居,有豐富的社群行為,有多種的喊叫聲。它們生活環境隱蔽,不易被人發現,孕期約200多天,5-7年性成熟。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和捕殺,數量均稀少,均為瀕危珍稀保護動物。

由於世界上最早發現的仰鼻猴是生活在中國的四川、陝西、甘肅的川金絲猴,這一屬的動物通常被稱為金絲猴,它的英文名字直譯成中文是仰鼻猴。這一屬共有五種動物,都分佈在亞洲。


小熊貓(學名:Ailurus fulgens)外形像貓,但較貓肥大,全身紅褐色。圓臉,吻部較短,臉頰有白色斑紋。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為黑褐色。尾長、較粗而蓬鬆,並有12條紅暗相間的環紋;尾尖深褐色。蹠行性;前後足均具5趾;無性二型。頭骨高而圓;聽泡相對扁平;眶後突不完全發育或缺失;矢狀脊低;具翼碟骨;上齶高聳拱形,中間凹陷;中翼骨齶縊縮;冠突明顯呈鉤狀。

一線天:白龍峽最窄處,兩邊懸崖峭壁,危岩聳天經過清澈的月牙潭,來到了白龍峽最窄處。依稀留有古人修的棧道。兩面峭壁松柏繁茂,從棧道行走,只能看見一條線,故被稱為“一線天”。


翰墨岩:一面非常壯觀的岩石黑如墨潑,故為翰墨岩。

金獅洞:金獅洞中一“方解石”石質石獅睡臥洞中,形象逼真。主洞寬50米,高約30米,總面積10畝之多,清朝已建造30多間木制房屋,遺跡尚存。

丹江一源。

徒步約5小時,從山頂入口出,不枉此行。

青山綠水,天然氧吧,遊人不多,清淨自然,休閒好去處,我感覺還行,門票120,自駕遊拿過路費單免司機門票!

到一個地方,肯定不能不嘗當地美食,商南美食——剪刀面,神仙葉子涼粉,時蔬類菜品,真是人間美味!

雖然按地理來說商南縣屬於南方不產小麥,但轉了縣城一圈大多是在哪裡都能看到的火鍋、湘菜、川菜什麼的。只有這個在濱河路濱河公園旁邊的剪刀麵館人氣非常旺需要排隊。推薦:涼菜木耳,當地特產很好吃很新鮮,商南豆腐乾也是特產,主菜就是剪刀面了。像火鍋一樣低下有火加熱,真的很香很美味。推薦臘肉綠豆剪刀面,不僅麵湯鮮美還能喝出淡淡的綠豆香。

神仙涼粉又叫神仙豆腐,是陝西秦嶺山區獨有的風味吃食,神仙涼粉既能當主食充饑,又是一道特色菜,備受青睞。

神仙涼粉是秦嶺大山裡的山民於春天“發青”時節,從山上採集“神仙葉子”製作而成的。傳統作法是將鮮嫩的葉子用清水浸泡撈水,放到鍋里加少許食用堿熬煮、過濾之後,形成粘稠的糊糊兒,然後涼冷凝固,再用清水漂一天左右,切成塊或條放在碗裡,澆上備好的調料湯即可食用。

正宗的神仙涼粉是不摻其它佐料的。它的色澤呈棕褐色,剔剝透亮,略帶苦味卻苦得可口。吃神仙涼粉,不但能清熱、消暑,還具有治便秘、降血壓之食療功效。之所以稱之為“神仙涼粉”,是因為過去到了青黃不接的季節,窮苦人沒糧吃,用它來保命度饑荒,意為神仙相助。現在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提倡綠色食品,神仙涼粉又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這種神奇的神仙葉是分佈在商南山林裡的一種灌木,忍冬秋,六道木屬,學名為二翹六道木。忍冬秋的根、枝、葉可祛風濕,消腫毒。在醫學上用於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其花和果可祛風濕,解熱毒,具有重要的醫藥價值。

商南時蔬類菜品,綠色、新鮮、健康、美味!

此行也探訪了走出家鄉的靖邊人在商南創辦的兩個企業:

參觀位於商洛市商南縣富水鎮的靖源燃氣有限公司LNG加氣站,該公司由走出家鄉創業的陝北靖邊人蘇總等創辦,為走出家鄉創業的他們點贊!

參觀商洛市商南縣天然氣有限公司,走出家鄉創業的陝北靖邊人高總等創辦!

當然,此行也要走村串戶,體驗瞭解當地民俗民風,瞭解百姓生活生產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