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討論」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對待炒股中技術指標的應用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所謂技術分析的本源無非就是四個字---“量、價、時、空”,

所有技術指標都是從這四個字衍生而來,這四個字是所有技術分析的“祖宗”!明白了本源,那麼我們平時用的最清爽最經典的幾個技術指標就應該是MA(均線)、VOL(成交量)、MACD、KDJ、BOLL等,再用畫線工具畫畫趨勢、壓力,畫畫江恩角度,關注一下斐波拉契數列(時間窗口),足夠啦!這些就是我平時看盤,分析大盤、個股所用到的手段,沒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指標。

既然大家喜歡,我就會繼續為大家尋找和分享。

那為什麼老司機會表達不屑的冷嘲熱諷?因為老司機和新韭菜所處的階段不同,老司機經驗豐富,

不用指標也已經可以判斷出股價的趨勢。其實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對花裡胡哨的技術指標失去了興趣,因為劍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招勝有招”。

但最近幾年市場的格局和特徵發生變化,一是新股越來越多,多到連名字很多都不眼熟,這和原來我幾乎可以背下兩市那一千多隻個股的股票代碼的年代,

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二是資金操作的手法越來越隱秘或越來越兇悍,可能是與不斷加強的監管有關,也與遊資資金實力迅速壯大有關,不用選股指標預警的話,很難盯住個股的變化,即便是自選股裡百餘隻比較熟悉的個股,靠一人之力是很難盯盤的,盯一天下來,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累的腦仁兒疼!為了應對這些變化,
相信很多老司機與我一樣,把自己的盯盤技巧轉變成各種盤中預警指標,讓電腦自動為我們盯盤,有符合條件的就跳出來,我們再手動篩選一下即可。這就是成熟投資者利用技術指標的手段,是完全不同于新手應用技術指標的階段。

那麼未來的交易會變成什麼樣?我認為在AI不斷升級的情況下,

未來程式化交易必然越來越多,像國外已經實戰了好多年,國內只要是T+0和沒有漲跌停板限制的市場,相信程式化量化交易已經有很多應用了;A股經常會看到拖拉機單,一定是電腦程式輔助掛單的結果。這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最後奉勸新韭菜們,不要過分依賴技術指標,指標僅僅起到提示的作用,判斷還需要自己的腦袋;也奉勸老司機們一句,對我冷嘲熱諷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為別人做過什麼?自己認為沒用的東西,對別人是否會有一點點用處?

---------------------------------------------------

如果我的文章對股友的有所幫助,請給予打賞,不論多少,心意我都能GET到;或者動動小手轉發文章和點擊文章下方的頭條廣告圖片,也是對我的支持!謝謝!

對我冷嘲熱諷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為別人做過什麼?自己認為沒用的東西,對別人是否會有一點點用處?

---------------------------------------------------

如果我的文章對股友的有所幫助,請給予打賞,不論多少,心意我都能GET到;或者動動小手轉發文章和點擊文章下方的頭條廣告圖片,也是對我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