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民的名義》沒看會後悔,這可能是寫李達康書記最好的一篇文章

身邊的男性友人關注《人民的名義》大都出於想一觀中國反腐生態的心態,而女性朋友就不同了。有的喜歡趙東來的男人味,有的鐘意“猴子”的鐵面無私,但討論的最多的是達康書記。

聽到女性友人討論達康,我不禁想問:你喜歡達康書記,為什麼不喜歡我?帶著這個問題,我反復觀看了現在播出的劇集,終於找出了達康書記身上不一樣的閃光點。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後世概括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出自於此。雖然說達康書記不是一個臉譜化的人物,但是其身上也暗含著儒家君子的這四點品格。

01修身

顧名思義,即修身養性。在這裡,

我想從養生和正心兩個方面來談達康書記是如何做到修身的。

第一,養生。目前我們國人的狀況是“病前不養生,病後養醫生。”達康書記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不抽煙不喝酒,隨身帶水杯成了他的標配。有人說這是官員平易近人的表現,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水杯常伴身邊也體現了達康書記的養生觀念。大家應該還記得《歡樂頌》裡的安迪吧,她最常做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喝水!而且她喝的某高端品牌的礦泉水。

我們要追求的並不是達康書記用的某品牌的保溫杯,更不會是安迪喝的價值18元一瓶的礦泉水,應該追求的是他們身上折射出來的健康理念。

那麼如何喝水才是正確的呢?北大的馬冠生教授認為,

在溫和氣候條件下從事輕度身體活動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水1500~1700毫升。當我們活動量較大時丟失的水分增加,應該適當增加飲水量。短時間的運動,可額外補充400~600毫升液體即足以彌補丟失的水分;但若進行持續1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則需補充更多的液體。

喝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原則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夜的睡眠會丟失不少水分,儘管在起床後沒有口渴感,

但體內仍然會因為缺水出現血液粘稠。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迴圈血容量。

各種場合達康書記都帶著水杯

第二,正心。所謂正心,即端正其心思,剛正不阿。這點恰恰在達康書記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對比出差距。撇除大反派祁同偉不說,我們來看看區長孫連城和“老狐狸”高育良。

孫連城,可以是當代部分官員的真實寫照。他碌碌無為,進一步說,他就是不作為。在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高壓態勢之下,不做事當然也不會出事,這樣慵懶的官員可謂大有人在。他深知自己升遷無望,竟成天守著望遠鏡探索宇宙之奧秘。悲哉!探哉!

高育良,深諳中國政治生態的“太極”高手。本來為人師表,更應該正心。誰料他竟然搞起來小團體——漢大幫。對圈子裡的人極力照顧,尤其是對祁同偉,那更是不留餘力地推薦。作為一個學者型官員,他極力想擺脫自己的“書生氣息”,想在政治場上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看到後面才知道,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還記得高育良跑到沙瑞金書記面前告達康的狀,說在他的手下有好幾個官員潛逃,企圖讓達康背鍋。好在沙瑞金其實早已看穿一切,不僅沒有責備達康,反而讚揚他是一員幹將!

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上面兩位都是心術不正的官員代表。說回達康書記,他的正心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求真是為正心。要還原事物本來的面目,“丁是丁卯是卯”,只有做到求真,心術方能正。試想:如果都像祁同偉那樣見風使舵,心術能正嗎?求真最大的表現是敢說真話。達康書記在開常委會之時,非常勇敢地提出漢東政治生態的不平衡,甚至質疑政治生態的合理性。他還反對高育良搞團體主義,把政治生態搞得烏煙瘴氣。達康絲毫不用所謂的“政治智慧”去考慮問題,難道他是傻子?明顯不是。他的初心就是想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想有個良好的政治生態和合理的晉升制度。知世故而不世故,這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其二,奉獻是為正心。如果說說真話體現了一個人正心的內在維度,那麼奉獻則是正心外在維度的最好體現。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年遊樂于山水竹林之間,當然這是他們的人生態度。他們對於“自然、自我、自由”的追求對後世文人有著巨大的影響,其魏晉風骨已成為時代的絕響。然而,對於他們的行為,我是極不認同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才是俠之大者。李達康便是這樣一位人物。儒家思想高揚“積極入世”的奉獻精神正在他身上得以體現。作為一個“鳳凰男”,他懂得感恩,懂得奉獻。他和沙瑞金書記騎自行車在環湖考察的時候,談及了自己的履歷。他出生於農村,沒有忘記組織的栽培。用他自己的話說,組織培養他這麼用心良苦,他必須好好幹才對。農村的出身並沒有讓他和趙德漢處長一樣墮落,更沒讓他對權、錢、色動心,而是將我們中國農民任勞任怨、默默奉獻的精神根植於自己的工作當中。

環湖考察時達康向沙書記談及自己的履歷

02齊家

這裡的家可以指家庭,也可以指家族。就《人民的名義》給出的有限資訊而言,筆者想談談達康書記與妻子歐陽菁(京州市城市銀行副行長)的關係。

還記得歐陽菁為什麼在諸多追求者中,選擇了李達康嗎?因為李達康知道歐陽菁喜歡吃海蠣子便不怕髒臭為下河為她撈了一袋子!可惜現在的達康書記已經不是當年的他了。達康現在是一條鯨魚,而歐陽菁還盼望著達康可以遊回自己的小魚缸。在歐陽菁眼中,達康無疑是冷酷無情的。光明區專案不給管道,自己的弟弟找工作也無動於衷,這就是歐陽菁眼裡的達康。

李達康鐵面無私,卻不失柔情。丁義珍潛逃之後,李達康回到家裡和歐陽菁談話,歐陽菁埋怨他怎麼都不肯答應為自己和丁義珍牽線好讓自己可以參與光明峰項目,李達康告訴她丁義珍出事了,歐陽菁這才驚訝閉嘴。這就是兩者間的差別所在,達康知道什麼東西不能碰;而歐陽菁則不然,仿佛掉進了欲望的漩渦。本來對老婆不待見的達康書記可選擇不說,但他還是善意給歐陽提了醒。這也算是一種底線思維吧。

還有最讓我最動容的一幕!歐陽菁在李達康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李達康專車及李達康的“掩護”趕往機場,在被攔截下車時,他們有了這麼一段對話。

“出什麼事兒了,心裡有數嗎?”

“就算有什麼事兒也和你沒關係,我們離婚了。”

歐陽菁停頓片刻,接著說。“達康,謝謝你送我到機場,你保重吧。”歐陽菁說完這句話,他本能的伸手試圖最後拉了一下前妻的手,眼睛裡充滿不舍。雖然達康不能給歐陽菁家庭的溫暖,但他並沒有毀掉對方,而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出了提醒,就連最後的道別也充滿著人情味。

達康書記依依不捨

03治國

結合該概念提出的語境,這裡的治國,指的是治理一個小小的諸侯國。具體而言,就是對京州的社會治理。

達康書記的社會治理理念無疑是超前的,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戰略思維和底線思維。

戰略思維,這需要領導者需要高屋建瓴看待事物,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達康書記時任縣長時,該縣為貧困縣。他為了改變面貌,提出“想要富,先修路”。冒著政治風險,強力集資。更令人稱道的是他做林城市委書記時候的“礦區改造”,把煤炭塌陷區該造成風景區(環湖風光帶)。我問過搞專案開發的朋友,這樣的成本是否增加?他停頓了大概十秒告訴我,實際上所需要的石料並不會減少,然後這樣可以降低投資預算,拆遷的難度也會大大降低。加上中央補貼的財政,這個項目所帶來的附加值將會超過預期。你以為這樣的例子只存在於小說電視劇之中?非也。徐州的煤炭塌陷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從2009年開始,經過近10年的治理,當年的“潘安煤礦塌陷區”已經變身為“潘安湖濕地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

底線思維,這需要領導者面對諸多誘惑而不動心,其中包括權錢色。發生在李達康身上的事蹟太多,在此我就說說他與環保的事情吧。現實中很多官員都是唯GDP論,達康書記則不然。在呂州從政時,他不給趙大公子(高官之子)面子,堅決反對在月牙湖上邊建美食城。在強壓之下,能保持自己的底線實屬不易。在林城開發區的環保事業上,達康書記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李為民(時任副市長兼開發區主任)被抓引發開發商大規模撤職的情況下,達康書記堅決杜絕一切有重度污染的企業入駐,這需要何等的勇氣。要知道,拒絕一些企業的入駐就等於和GDP的快速提升絕緣,也就意味著仕途不能得到快速提升。這不,時任呂州市委書記的高育良進入了省委常委班子,他卻在原地踏步。

沙書記怒贊李達康

04平天下

對於這條的解讀,學界尚且存在爭議。部分學者認為應取“平定天下”之意,而筆者以為是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之意。“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是儒家政治思想最核心的價值。這一思想認定民眾是國家的根本,要求統治者關注民生,實施惠民政策。

回到達康書記身上了,他身上滲透著濃重“民本”因數。在處理群體性事件上,達康書記處理得不恰當,於是他當著大風廠全體職工給大家鞠躬道歉。在員工的安置問題上,他把4500萬元分攤在三個收益良好的部門頭上,最後還要求資金必須一個星期到位。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符合程式正義的,甚至可以說達康書記缺乏法治思維,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他心目中始終是裝著老百姓的,否則他也不會如此急切地把資金分攤到幾個部門。在處理低矮視窗的問題上,達康書記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再次體現。李達康聽到群眾反應後,急忙跑去信訪局視窗一探究竟。一看,逆天了!還真的不是一般的矮。正好區長孫連城來了,於是他們在視窗內外的對話構成了一副頗具諷刺意味的政治漫畫。讓孫區長充當“百姓”角色,就讓他半蹲半跪著說話,這一幕充滿著諷刺和戲謔。然而,孫區長居然敷衍了事,最後還讓李達康背了黑鍋。和煤炭塌陷區該造成風景區一樣,低矮窗口的例子在現實中也找得到相應的例子。鄭州市社保局辦事大廳視窗設置的很低,這不就是“孫連城”們不作為的表現嗎?要改變這種現狀,真心需要像李達康似的領導來推動。

達康書記體驗低矮小窗口

05結語

總結了上面幾點,我終於知道她們為什麼達康書記,不喜歡我了。一個非臉譜化的政治人物能夠成為熱搜詞彙,並受到各個年齡層次的歡迎,我最根本的原因是把百姓放在了心中。當然自身品性的耿直真誠、工作時的雷厲風行、作風上的兩袖清風、生活上的清心寡欲這都給他加了很多分。有優點必然也有缺點,人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體。達康書記的自大獨斷、生活情趣缺失和情緒管理不當等這些都是他的缺點,當然這也是在我們普通百姓身上也有的。

如果達康書記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身邊人溫柔一點,那不就是活脫脫的男神嗎?但話說回來,世界上哪裡有十全十美的男神呢?金城武?楊洋?吳秀波?這不過是我們想像中的罷了。

最近有一句流行語:女生,汙一點才可愛嘛。而我想說:達康書記,發發脾氣才萌嘛。

萌萌的達康書記

[李達康、丁義珍、季昌明、陳岩石、趙東來、高育良、陳清泉等老戲骨已發佈,點擊我的頭像查看,每天更新]

撇除大反派祁同偉不說,我們來看看區長孫連城和“老狐狸”高育良。

孫連城,可以是當代部分官員的真實寫照。他碌碌無為,進一步說,他就是不作為。在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高壓態勢之下,不做事當然也不會出事,這樣慵懶的官員可謂大有人在。他深知自己升遷無望,竟成天守著望遠鏡探索宇宙之奧秘。悲哉!探哉!

高育良,深諳中國政治生態的“太極”高手。本來為人師表,更應該正心。誰料他竟然搞起來小團體——漢大幫。對圈子裡的人極力照顧,尤其是對祁同偉,那更是不留餘力地推薦。作為一個學者型官員,他極力想擺脫自己的“書生氣息”,想在政治場上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看到後面才知道,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還記得高育良跑到沙瑞金書記面前告達康的狀,說在他的手下有好幾個官員潛逃,企圖讓達康背鍋。好在沙瑞金其實早已看穿一切,不僅沒有責備達康,反而讚揚他是一員幹將!

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上面兩位都是心術不正的官員代表。說回達康書記,他的正心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求真是為正心。要還原事物本來的面目,“丁是丁卯是卯”,只有做到求真,心術方能正。試想:如果都像祁同偉那樣見風使舵,心術能正嗎?求真最大的表現是敢說真話。達康書記在開常委會之時,非常勇敢地提出漢東政治生態的不平衡,甚至質疑政治生態的合理性。他還反對高育良搞團體主義,把政治生態搞得烏煙瘴氣。達康絲毫不用所謂的“政治智慧”去考慮問題,難道他是傻子?明顯不是。他的初心就是想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想有個良好的政治生態和合理的晉升制度。知世故而不世故,這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其二,奉獻是為正心。如果說說真話體現了一個人正心的內在維度,那麼奉獻則是正心外在維度的最好體現。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年遊樂于山水竹林之間,當然這是他們的人生態度。他們對於“自然、自我、自由”的追求對後世文人有著巨大的影響,其魏晉風骨已成為時代的絕響。然而,對於他們的行為,我是極不認同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才是俠之大者。李達康便是這樣一位人物。儒家思想高揚“積極入世”的奉獻精神正在他身上得以體現。作為一個“鳳凰男”,他懂得感恩,懂得奉獻。他和沙瑞金書記騎自行車在環湖考察的時候,談及了自己的履歷。他出生於農村,沒有忘記組織的栽培。用他自己的話說,組織培養他這麼用心良苦,他必須好好幹才對。農村的出身並沒有讓他和趙德漢處長一樣墮落,更沒讓他對權、錢、色動心,而是將我們中國農民任勞任怨、默默奉獻的精神根植於自己的工作當中。

環湖考察時達康向沙書記談及自己的履歷

02齊家

這裡的家可以指家庭,也可以指家族。就《人民的名義》給出的有限資訊而言,筆者想談談達康書記與妻子歐陽菁(京州市城市銀行副行長)的關係。

還記得歐陽菁為什麼在諸多追求者中,選擇了李達康嗎?因為李達康知道歐陽菁喜歡吃海蠣子便不怕髒臭為下河為她撈了一袋子!可惜現在的達康書記已經不是當年的他了。達康現在是一條鯨魚,而歐陽菁還盼望著達康可以遊回自己的小魚缸。在歐陽菁眼中,達康無疑是冷酷無情的。光明區專案不給管道,自己的弟弟找工作也無動於衷,這就是歐陽菁眼裡的達康。

李達康鐵面無私,卻不失柔情。丁義珍潛逃之後,李達康回到家裡和歐陽菁談話,歐陽菁埋怨他怎麼都不肯答應為自己和丁義珍牽線好讓自己可以參與光明峰項目,李達康告訴她丁義珍出事了,歐陽菁這才驚訝閉嘴。這就是兩者間的差別所在,達康知道什麼東西不能碰;而歐陽菁則不然,仿佛掉進了欲望的漩渦。本來對老婆不待見的達康書記可選擇不說,但他還是善意給歐陽提了醒。這也算是一種底線思維吧。

還有最讓我最動容的一幕!歐陽菁在李達康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李達康專車及李達康的“掩護”趕往機場,在被攔截下車時,他們有了這麼一段對話。

“出什麼事兒了,心裡有數嗎?”

“就算有什麼事兒也和你沒關係,我們離婚了。”

歐陽菁停頓片刻,接著說。“達康,謝謝你送我到機場,你保重吧。”歐陽菁說完這句話,他本能的伸手試圖最後拉了一下前妻的手,眼睛裡充滿不舍。雖然達康不能給歐陽菁家庭的溫暖,但他並沒有毀掉對方,而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出了提醒,就連最後的道別也充滿著人情味。

達康書記依依不捨

03治國

結合該概念提出的語境,這裡的治國,指的是治理一個小小的諸侯國。具體而言,就是對京州的社會治理。

達康書記的社會治理理念無疑是超前的,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戰略思維和底線思維。

戰略思維,這需要領導者需要高屋建瓴看待事物,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達康書記時任縣長時,該縣為貧困縣。他為了改變面貌,提出“想要富,先修路”。冒著政治風險,強力集資。更令人稱道的是他做林城市委書記時候的“礦區改造”,把煤炭塌陷區該造成風景區(環湖風光帶)。我問過搞專案開發的朋友,這樣的成本是否增加?他停頓了大概十秒告訴我,實際上所需要的石料並不會減少,然後這樣可以降低投資預算,拆遷的難度也會大大降低。加上中央補貼的財政,這個項目所帶來的附加值將會超過預期。你以為這樣的例子只存在於小說電視劇之中?非也。徐州的煤炭塌陷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從2009年開始,經過近10年的治理,當年的“潘安煤礦塌陷區”已經變身為“潘安湖濕地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

底線思維,這需要領導者面對諸多誘惑而不動心,其中包括權錢色。發生在李達康身上的事蹟太多,在此我就說說他與環保的事情吧。現實中很多官員都是唯GDP論,達康書記則不然。在呂州從政時,他不給趙大公子(高官之子)面子,堅決反對在月牙湖上邊建美食城。在強壓之下,能保持自己的底線實屬不易。在林城開發區的環保事業上,達康書記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李為民(時任副市長兼開發區主任)被抓引發開發商大規模撤職的情況下,達康書記堅決杜絕一切有重度污染的企業入駐,這需要何等的勇氣。要知道,拒絕一些企業的入駐就等於和GDP的快速提升絕緣,也就意味著仕途不能得到快速提升。這不,時任呂州市委書記的高育良進入了省委常委班子,他卻在原地踏步。

沙書記怒贊李達康

04平天下

對於這條的解讀,學界尚且存在爭議。部分學者認為應取“平定天下”之意,而筆者以為是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之意。“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是儒家政治思想最核心的價值。這一思想認定民眾是國家的根本,要求統治者關注民生,實施惠民政策。

回到達康書記身上了,他身上滲透著濃重“民本”因數。在處理群體性事件上,達康書記處理得不恰當,於是他當著大風廠全體職工給大家鞠躬道歉。在員工的安置問題上,他把4500萬元分攤在三個收益良好的部門頭上,最後還要求資金必須一個星期到位。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符合程式正義的,甚至可以說達康書記缺乏法治思維,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他心目中始終是裝著老百姓的,否則他也不會如此急切地把資金分攤到幾個部門。在處理低矮視窗的問題上,達康書記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再次體現。李達康聽到群眾反應後,急忙跑去信訪局視窗一探究竟。一看,逆天了!還真的不是一般的矮。正好區長孫連城來了,於是他們在視窗內外的對話構成了一副頗具諷刺意味的政治漫畫。讓孫區長充當“百姓”角色,就讓他半蹲半跪著說話,這一幕充滿著諷刺和戲謔。然而,孫區長居然敷衍了事,最後還讓李達康背了黑鍋。和煤炭塌陷區該造成風景區一樣,低矮窗口的例子在現實中也找得到相應的例子。鄭州市社保局辦事大廳視窗設置的很低,這不就是“孫連城”們不作為的表現嗎?要改變這種現狀,真心需要像李達康似的領導來推動。

達康書記體驗低矮小窗口

05結語

總結了上面幾點,我終於知道她們為什麼達康書記,不喜歡我了。一個非臉譜化的政治人物能夠成為熱搜詞彙,並受到各個年齡層次的歡迎,我最根本的原因是把百姓放在了心中。當然自身品性的耿直真誠、工作時的雷厲風行、作風上的兩袖清風、生活上的清心寡欲這都給他加了很多分。有優點必然也有缺點,人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體。達康書記的自大獨斷、生活情趣缺失和情緒管理不當等這些都是他的缺點,當然這也是在我們普通百姓身上也有的。

如果達康書記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身邊人溫柔一點,那不就是活脫脫的男神嗎?但話說回來,世界上哪裡有十全十美的男神呢?金城武?楊洋?吳秀波?這不過是我們想像中的罷了。

最近有一句流行語:女生,汙一點才可愛嘛。而我想說:達康書記,發發脾氣才萌嘛。

萌萌的達康書記

[李達康、丁義珍、季昌明、陳岩石、趙東來、高育良、陳清泉等老戲骨已發佈,點擊我的頭像查看,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