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們應該怎樣讀書?我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我宣導閱讀單本書,甚至是有一定厚度的書,像《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這些書在小學高年級就應該整本閱讀完畢的,或者說應該整本“吞噬”掉的

接下來再介紹一種讀書方法,我稱之“順藤摸瓜法”,如果有互聯網思維,還可以稱之為“超級連結法”。這種讀書方法,就是“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作者,然後從他的書裡挖他喜歡提到的人”,然後再挖這個人都寫了什麼書。一個叫張佳瑋的80後作家在知乎裡介紹了這種方法,這個方法也是我一直採用的。

看王小波,他就喜歡那麼幾個人,卡爾維諾、杜拉斯,莫迪亞諾,奧威爾。一個人一生之中會閱讀很多很多的書籍,但最喜歡的其實就那麼幾本,就如同認識很多很多的人,其實最喜歡的就是那麼幾個人。一兩位自己喜歡的人,一兩本自己喜歡的並且是可以反復閱讀而且保證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收穫的書,足夠了。人的一生還奢求什麼?一百多年前,
福樓拜就在給高萊夫人的一封信裡說過這樣的話,誰要能熟讀五六本書,就可稱為大學問家了。

這種順藤摸瓜的方法其實也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選擇圖書的方法。你喜歡的這個作家,如果是公認的好的作家,那麼他的眼光就是值得信賴的,他喜歡的人也極有可能成為我們所喜歡的人。你我——我們喜歡的作家以及他喜歡的作家、思想家,其實我們是同路人,或者同貌人。美國超驗主義哲學家愛默生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精闢的話:最好的書,

“以這樣一種信念感動我們,也即同一種天性寫,同一種天性讀。”說的太好了!我們喜歡一個人和他的書,其奧秘就在於我們和作家的天性是一樣的。我們讀他的書是在讀什麼?其實是在閱讀我們自己。我們在尋找書籍的時候,書籍也在尋找我們。因此,閱讀是自我認知的一條可靠的途徑。

王小波喜歡卡爾維諾,

那我們能不能從卡爾維諾的書裡發現自我呢?卡爾維諾的書我首先推薦《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騎士》。關於他的書,卡爾維諾自己是這樣介紹的:“故事的起點都是非常簡單、非常鮮明的意象或情境:劈成兩半的男子,兩片人體各自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爬到樹上的男孩不願意下來,一輩子在樹上度過;一具中空的甲胄自認為是一名男子,
不斷貫徹它自己的意志力。”“《分成兩半的子爵》討論了缺憾、偏頗、人性的匱乏;《樹上的男爵》的題旨則包括孤立、疏遠、人際關係的困頓;《不存在的騎士》探索空洞的形體以及具體的生命實質,自我建塑命運以及入世的意識,還有出世的全然撤離。”歸結起來,這三部小說講的就是“該如何面對我的時代、我的生命裡的難題。”其實,我們不是也一樣面臨著同樣的困惑嗎?倘若大家覺得這個話題太過沉重,想要輕鬆一下,那就去讀一下他的三卷本《義大利童話》好了。

當然通過讀書來進行自我認知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因為這裡有可能會遇到非常可怕的幻影,某一處可能還暗藏著直達深淵的陷阱。堂吉訶德掉進去了,女堂吉訶德包法利夫人也掉進去了,他們兩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讀書喜歡到了癡迷瘋狂的程度。包法利夫人喜歡閱讀的“書裡講的總是戀愛的故事,多情的男女,逼得走投無路、在孤零零的亭裡暈倒的貴婦人,每到一個驛站都要遭到毒害的馬車夫,每一頁都疲於奔命的馬匹,陰暗的樹林,內心的騷動,發不完的誓言,剪不斷的嗚咽,流不盡的淚,親不完的吻,月下的小船,林間的夜鶯,情郎勇敢得像獅子,溫柔得像羔羊,人品好得不能再好,衣著總是無瑕可擊,哭起來卻又熱淚盈眶。”

最後,喜歡讀書的男堂吉訶德與女堂吉訶德都死掉了!那我們是不是一定要說:這是書之罪呢?某種意義上,倘若一部書籍不能使讀書的人分清幻境與現實的界限,那麼書的確是有罪的。在賽凡提斯和福樓拜各自生活的時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分別沉湎于氾濫的騎士小說和浪漫主義小說而不能自拔。一位希臘詩人說:“一部大書便是一項大罪。”一部大書,不知有多少幻境與玄機,每個閱讀者都要認真動一動腦子,不然就會如入迷宮而不知所向。這不就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嗎?正因為對書之罪有刻骨銘心的體會,賽凡提斯寫《堂吉訶德》終結了騎士小說一統天下的局面;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則終結了浪漫主義小說的氾濫。兩個人都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說書有罪,那麼我們是束之高閣,還是繼續捧讀。遇到這個問題,且聽楊絳先生怎麼說。說有一青年十分崇拜楊絳。高中快畢業之時,給楊絳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楊絳回信,淡黃色的豎排紅格信紙,工整娟秀的小楷。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勵晚輩的句子外,楊絳的信裡其實只表達了一個意思:“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思而不學則殆”。如是看來,書還是要多讀的。

然而光知道讀書是遠遠不夠的,一味地傻讀只能把人越讀越傻,越讀越呆,當然也有可能把人讀瘋讀癲。因此,讀書要講究方法,“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除了剛才提到的“吞噬法”和“順藤摸瓜法”,我再總結一下我認為有價值的閱讀方法。

(一)有選擇的閱讀——提倡閱讀經典

數千年來人類積累的圖書如浩瀚的海洋,一個人即使傾其一生也只能閱讀其中的一小部分,況且每一天都有大量新的書籍誕生。人生有限,我們不能把有限的光陰浪費在無價值或價值低廉的讀物上。因此,讀書是一定要有選擇的。

首先,大眾喜歡閱讀的書未必是好書,因為大眾的眼光總是趨於流行的和平庸的。有關成功學、人生勵志、心靈雞湯類的書籍盡可以不讀,因為90%以上都是精神垃圾。那些心靈雞湯類的文章看似語句優美精緻,其實表達的是庸俗的生活哲學,甜得發膩,令人反胃。如果不想盲從,又不想跟著感覺走,那就選擇公認的經典圖書來讀,這樣選擇至少沒有風險,因為經典意味著對時間的征服,對平庸品味的過濾。

至於什麼是經典,為什麼要讀經典?推薦大家閱讀卡爾維諾的《為什麼讀經典》,裡面有許多獨特的思考。文化學者朱大可說“經典與靈魂密切相關”,他還說經典已經佔據了他個人閱讀的三分之二的容量,如果可能,剩下的三分之一,也應該完全交給經典。這可以算是骨灰級的經典擁躉者了。

以下是我推薦的一些書籍,不同專業和愛好的網友可根據需要選擇。

讀國學,找梁啟超開列的國學入門書目(附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不過,在我眼裡,只有人學,而沒有國學。學術乃天下之公器,真正的學術應該為全人類服務,非要畫地為牢,強以為特色,豈不怪哉!

讀歷史找何炳棣,不妨先讀一下回憶錄《讀史閱世六十年》,然後是史景遷歷史研究系列,黃仁宇歷史研究系列;讀經濟學,找楊小凱,此人差一點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可惜英年早逝;讀新儒家,找熊十力《新唯識論》;讀行銷學,找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力浦•科特勒的《行銷革命3.0:從產品到顧客,再到人文精神》;讀抽象藝術,找康定斯基;讀藝術設計,找原研哉;讀藝術心理學,找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讀精神分析學,找榮格的《紅書》,這是一部生命之書;讀教育學,我首推著名實業家盧作孚,其人有言:“學校不是培育學生,而是教學生如何去培育社會。”初聞此言,可令人做驚呆狀。讀理工的,找《愛因斯坦文集》《波爾哲學文集》;讀傳播學,找尼葛洛龐帝的《數位化生存》,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如果你孤獨寂寞難以排遣,請讀叔本華。等等,不一而足。

(二)有思考的閱讀——運用批判性思維

孔子雲:學而不思則罔。這一句是強調思考之於閱讀的重要。然而如何思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個人贊同讀書一定要運用批判性思維。在美國,批判性閱讀是天賦教育計畫的第一個目標。不僅要求學生從閱讀中吸收性地學東西,更重要的是從閱讀中批判性地學東西,並使之成為一種習慣。這裡的“批判性”是中性的,不是那種所謂的意識形態批判和道德批判。有研究者指出:“它更是指一種對事物進行客觀評估與思考的能力。換句話說,它要求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客觀辯證地去看待同一事物並且提出質疑和獨立的觀點,同時尋找出足夠的證據作為支撐。”顯然這是一種高級的閱讀方法。

(三)沉浸式閱讀——通感式閱讀

通感,用錢鐘書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在日常經驗裡,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線……”,是“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

像法國大文豪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大量採用“通感”手法去寫,而我們作為讀者也完全可以採用“通感”的方式來讀。不僅要運用“通感”,而且還要像納博科夫所認為的那樣,心靈,頭腦,敏感的脊椎骨並用。倫理學家何懷宏教授曾自述其在哈佛大學奉導師之命閱讀《卡拉馬佐夫兄弟》,一邊讀一邊背後透涼氣。

(四)縱橫式閱讀——平行比較與影響比較

平行比較也好,影響比較也好,可以是學術性的研究,但就一般性的閱讀來說,也不必太學術化。讀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他為什麼會落淚呢?聯繫一下詩人自己的人生際遇,我們覺得他是在抒發“懷才不遇”“知音難覓”的鬱悶、寂寞與淒涼,但似乎又不止於此。如果暫時想不通,沒關係,橫著讀。閱讀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著作。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看著自己的百萬雄師,想到百年之後竟沒有一個人能倖免黃土一抔的命運,感慨之餘不禁潸然淚下。

再讀《紅樓夢》第27回末至第28回初“黛玉葬花”。林黛玉邊哭邊吟葬花詞,“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寶玉在一旁偷聽。曹雪芹先後用了兩個情態動詞“癡倒”和“慟倒”來描寫賈寶玉偷聽後的精神狀態。

緊接著是一段非直接引語的心理描寫:“試想林黛玉的花顏月貌,將來亦到無可尋覓之時,寧不心碎腸斷!既黛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推之於他人,如寶釵,香菱,襲人等,亦可到無可尋覓之時矣。寶釵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則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則斯處,斯園,斯花,斯柳,又不知當屬誰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復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時此際欲為何等蠢物,杳無所知,逃大造,出塵網,使可解釋這段悲傷。”如果說林黛玉的傷感還只是顧影自傷自憐自悼,那麼賈寶玉的境界顯然要比林黛玉深廣多了。賈寶玉的“癡倒”“慟倒”所表現出來的情懷絕對是超越宇宙洪荒的大悲憫。

一般情況下,我們一想到“悲劇性衝突”往往就會聯想人與人之間、人與命運之間的衝突,實際上最深刻的衝突是生命本身的衝突,陳子昂也好,希羅多德也好,曹雪芹也好,面對生命本體的思考是一樣的,即生命的有限性與無限性的衝突,這是人類一切悲劇與莫名傷感的的最深根源。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試圖解決這一悖論。一個人,當他面對生死玄想而無解之時,不可避免地要“愴然而涕下”。對於生命的悲劇意識,西班牙哲學家烏納穆諾做了如是分析:“人類思想的悲劇性歷史,根本就是理性與生命之間的鬥爭的歷史:理性固執地要把生命理性化,並且強化生命屈從於那不可避免的最後死亡,而生命卻執意要把理性生命化,而且強迫理性為生命的欲望提供支援。”表達的正是有限生命與不朽渴望之間的矛盾衝突。

(五)創造性閱讀——將寫作、影視、戲劇表演、繪畫、音樂打通

閱讀不一定以寫作或其它實踐活動為終極目標,因為閱讀本可以以其自身為目的。當我們說閱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那麼它就獲得了獨立的品格。一個人終其一生可能一個字都不寫,但這並不妨礙他享受閱讀帶給他愉悅和思考,也不妨礙他成為最會讀書的人。然而從完美主義的角度,既能閱讀,又能寫作,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這時,我們會把寫作視為閱讀的一個必然的結果,除非此人是橫空出世因而能夠無所依傍、無所憑藉而戛戛獨造。在經驗世界當中,我們尚未聽聞有這樣的人存在。

由閱讀激發靈感,從而進入創作狀態,依然是閱讀的持續過程,然而此時的閱讀已然是創造性的閱讀,倘若轉化為其它形式,如影視、戲劇表演、繪畫、音樂等,也同樣視為創造性閱讀。如《長恨歌》之于《長生殿》,《鶯鶯傳》之於《西廂記》,《舊約·詩篇》之於聖詠,中世紀騎士傳奇《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之於瓦格納同名歌劇,《哈姆雷特》之於電影《獅子王》,梅特林克《佩雷阿斯與梅麗桑德》之於德彪西同名歌劇,列斯柯夫《姆欽斯克縣的馬克白夫人》之于肖斯塔科維奇的同名歌劇,等等。就連《資本論》這樣艱深的理論著作也不止一次被搬上舞臺(日本、德國和中國),人類的創造能力真是神鬼莫測。

許多大音樂家、戲劇家、畫家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廣泛的閱讀。這些人已經打通了書籍與藝術之間的界限,使閱讀與藝術創作二而合一,真正實現了讀書生活、創作生活與精神生活的自由與超越。這裡不妨讀一下清代著名筆記作家梁章钜《浪跡叢談》所記的一則典掌:一先生名龔海峰者有哲嗣四人,平日皆隨其讀書,一日,偶以音觴召客,此四人皆躍躍作看戲之想。先生遂飭之曰:試問讀書好乎,看戲好乎?一曰:看戲好,先生怫然斥之退;一曰:自然是讀書好,先生以為此老生常談也,誰不會說;再一曰:書也須讀,戲也須看,先生曰此調停兩可之說,恰似汝之為人。末為三子小峰對曰:讀書即是看戲,看戲即是讀書。先生聞之掀髯大笑:得之矣。“讀書即是看戲,看戲即是讀書”,這是讀書人的最高境界:愉悅,自由。

最後,我還要談一談很重要的一項,即閱讀一定是有目的的閱讀。這個目的不一定是純功利性的,也可能是非功利性的,非功利性的閱讀也就是康得所說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先來說功利性。我們中國人很早就把讀書看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為什麼重要?三句老話可以概括: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話是誰說的呢?北宋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趙恒《勸學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我概括一下:居有豪宅,家有美妻,入則衣食富足,兒孫繞膝,出則車馬相隨,八面風光。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想法嗎?但即便是這樣一個標準,古代的中國人只有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富商土豪等少數人才能達到,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為了實現“小康”的理想,中國人從古至今一直拼命渲染“十年寒窗苦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什麼“鑿壁偷光”,“頭懸樑錐刺股”,“焚膏繼晷”等等,把讀書視為很苦的事情。

讀書本應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但是中國兒童在最應該無憂無慮的年代卻過得苦不堪言。這一痛苦的過程要持續很長時間,幾乎伴隨著一個人的成長史。這是幾千年來我們中國讀書人的真實寫照。 我個人以為,讀書而沒有功利性是不可以的,但是倘若為了某種非功利性的目的而讀書也是不錯的。讀書人應該能夠“盡力登上雲外的高處”,而不應該把自己弄得俗不可耐,僅僅定位在“為稻粱謀”上。

王小波曾經說過:“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個詩意的世界。”在我看來,詩意世界的營造有賴於對人類經典的深度閱讀。我們不應該讓深度閱讀成為一件奢侈的和無限延宕的事情。我堅信,我們每一個人都與經典有一份美麗的心靈之約。讀與不讀,經典都在那裡靜靜地守候與等待。

想要輕鬆一下,那就去讀一下他的三卷本《義大利童話》好了。

當然通過讀書來進行自我認知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因為這裡有可能會遇到非常可怕的幻影,某一處可能還暗藏著直達深淵的陷阱。堂吉訶德掉進去了,女堂吉訶德包法利夫人也掉進去了,他們兩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讀書喜歡到了癡迷瘋狂的程度。包法利夫人喜歡閱讀的“書裡講的總是戀愛的故事,多情的男女,逼得走投無路、在孤零零的亭裡暈倒的貴婦人,每到一個驛站都要遭到毒害的馬車夫,每一頁都疲於奔命的馬匹,陰暗的樹林,內心的騷動,發不完的誓言,剪不斷的嗚咽,流不盡的淚,親不完的吻,月下的小船,林間的夜鶯,情郎勇敢得像獅子,溫柔得像羔羊,人品好得不能再好,衣著總是無瑕可擊,哭起來卻又熱淚盈眶。”

最後,喜歡讀書的男堂吉訶德與女堂吉訶德都死掉了!那我們是不是一定要說:這是書之罪呢?某種意義上,倘若一部書籍不能使讀書的人分清幻境與現實的界限,那麼書的確是有罪的。在賽凡提斯和福樓拜各自生活的時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分別沉湎于氾濫的騎士小說和浪漫主義小說而不能自拔。一位希臘詩人說:“一部大書便是一項大罪。”一部大書,不知有多少幻境與玄機,每個閱讀者都要認真動一動腦子,不然就會如入迷宮而不知所向。這不就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嗎?正因為對書之罪有刻骨銘心的體會,賽凡提斯寫《堂吉訶德》終結了騎士小說一統天下的局面;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則終結了浪漫主義小說的氾濫。兩個人都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說書有罪,那麼我們是束之高閣,還是繼續捧讀。遇到這個問題,且聽楊絳先生怎麼說。說有一青年十分崇拜楊絳。高中快畢業之時,給楊絳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楊絳回信,淡黃色的豎排紅格信紙,工整娟秀的小楷。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勵晚輩的句子外,楊絳的信裡其實只表達了一個意思:“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思而不學則殆”。如是看來,書還是要多讀的。

然而光知道讀書是遠遠不夠的,一味地傻讀只能把人越讀越傻,越讀越呆,當然也有可能把人讀瘋讀癲。因此,讀書要講究方法,“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除了剛才提到的“吞噬法”和“順藤摸瓜法”,我再總結一下我認為有價值的閱讀方法。

(一)有選擇的閱讀——提倡閱讀經典

數千年來人類積累的圖書如浩瀚的海洋,一個人即使傾其一生也只能閱讀其中的一小部分,況且每一天都有大量新的書籍誕生。人生有限,我們不能把有限的光陰浪費在無價值或價值低廉的讀物上。因此,讀書是一定要有選擇的。

首先,大眾喜歡閱讀的書未必是好書,因為大眾的眼光總是趨於流行的和平庸的。有關成功學、人生勵志、心靈雞湯類的書籍盡可以不讀,因為90%以上都是精神垃圾。那些心靈雞湯類的文章看似語句優美精緻,其實表達的是庸俗的生活哲學,甜得發膩,令人反胃。如果不想盲從,又不想跟著感覺走,那就選擇公認的經典圖書來讀,這樣選擇至少沒有風險,因為經典意味著對時間的征服,對平庸品味的過濾。

至於什麼是經典,為什麼要讀經典?推薦大家閱讀卡爾維諾的《為什麼讀經典》,裡面有許多獨特的思考。文化學者朱大可說“經典與靈魂密切相關”,他還說經典已經佔據了他個人閱讀的三分之二的容量,如果可能,剩下的三分之一,也應該完全交給經典。這可以算是骨灰級的經典擁躉者了。

以下是我推薦的一些書籍,不同專業和愛好的網友可根據需要選擇。

讀國學,找梁啟超開列的國學入門書目(附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不過,在我眼裡,只有人學,而沒有國學。學術乃天下之公器,真正的學術應該為全人類服務,非要畫地為牢,強以為特色,豈不怪哉!

讀歷史找何炳棣,不妨先讀一下回憶錄《讀史閱世六十年》,然後是史景遷歷史研究系列,黃仁宇歷史研究系列;讀經濟學,找楊小凱,此人差一點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可惜英年早逝;讀新儒家,找熊十力《新唯識論》;讀行銷學,找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力浦•科特勒的《行銷革命3.0:從產品到顧客,再到人文精神》;讀抽象藝術,找康定斯基;讀藝術設計,找原研哉;讀藝術心理學,找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讀精神分析學,找榮格的《紅書》,這是一部生命之書;讀教育學,我首推著名實業家盧作孚,其人有言:“學校不是培育學生,而是教學生如何去培育社會。”初聞此言,可令人做驚呆狀。讀理工的,找《愛因斯坦文集》《波爾哲學文集》;讀傳播學,找尼葛洛龐帝的《數位化生存》,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如果你孤獨寂寞難以排遣,請讀叔本華。等等,不一而足。

(二)有思考的閱讀——運用批判性思維

孔子雲:學而不思則罔。這一句是強調思考之於閱讀的重要。然而如何思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個人贊同讀書一定要運用批判性思維。在美國,批判性閱讀是天賦教育計畫的第一個目標。不僅要求學生從閱讀中吸收性地學東西,更重要的是從閱讀中批判性地學東西,並使之成為一種習慣。這裡的“批判性”是中性的,不是那種所謂的意識形態批判和道德批判。有研究者指出:“它更是指一種對事物進行客觀評估與思考的能力。換句話說,它要求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客觀辯證地去看待同一事物並且提出質疑和獨立的觀點,同時尋找出足夠的證據作為支撐。”顯然這是一種高級的閱讀方法。

(三)沉浸式閱讀——通感式閱讀

通感,用錢鐘書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在日常經驗裡,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線……”,是“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

像法國大文豪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大量採用“通感”手法去寫,而我們作為讀者也完全可以採用“通感”的方式來讀。不僅要運用“通感”,而且還要像納博科夫所認為的那樣,心靈,頭腦,敏感的脊椎骨並用。倫理學家何懷宏教授曾自述其在哈佛大學奉導師之命閱讀《卡拉馬佐夫兄弟》,一邊讀一邊背後透涼氣。

(四)縱橫式閱讀——平行比較與影響比較

平行比較也好,影響比較也好,可以是學術性的研究,但就一般性的閱讀來說,也不必太學術化。讀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他為什麼會落淚呢?聯繫一下詩人自己的人生際遇,我們覺得他是在抒發“懷才不遇”“知音難覓”的鬱悶、寂寞與淒涼,但似乎又不止於此。如果暫時想不通,沒關係,橫著讀。閱讀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著作。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看著自己的百萬雄師,想到百年之後竟沒有一個人能倖免黃土一抔的命運,感慨之餘不禁潸然淚下。

再讀《紅樓夢》第27回末至第28回初“黛玉葬花”。林黛玉邊哭邊吟葬花詞,“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寶玉在一旁偷聽。曹雪芹先後用了兩個情態動詞“癡倒”和“慟倒”來描寫賈寶玉偷聽後的精神狀態。

緊接著是一段非直接引語的心理描寫:“試想林黛玉的花顏月貌,將來亦到無可尋覓之時,寧不心碎腸斷!既黛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推之於他人,如寶釵,香菱,襲人等,亦可到無可尋覓之時矣。寶釵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則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則斯處,斯園,斯花,斯柳,又不知當屬誰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復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時此際欲為何等蠢物,杳無所知,逃大造,出塵網,使可解釋這段悲傷。”如果說林黛玉的傷感還只是顧影自傷自憐自悼,那麼賈寶玉的境界顯然要比林黛玉深廣多了。賈寶玉的“癡倒”“慟倒”所表現出來的情懷絕對是超越宇宙洪荒的大悲憫。

一般情況下,我們一想到“悲劇性衝突”往往就會聯想人與人之間、人與命運之間的衝突,實際上最深刻的衝突是生命本身的衝突,陳子昂也好,希羅多德也好,曹雪芹也好,面對生命本體的思考是一樣的,即生命的有限性與無限性的衝突,這是人類一切悲劇與莫名傷感的的最深根源。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試圖解決這一悖論。一個人,當他面對生死玄想而無解之時,不可避免地要“愴然而涕下”。對於生命的悲劇意識,西班牙哲學家烏納穆諾做了如是分析:“人類思想的悲劇性歷史,根本就是理性與生命之間的鬥爭的歷史:理性固執地要把生命理性化,並且強化生命屈從於那不可避免的最後死亡,而生命卻執意要把理性生命化,而且強迫理性為生命的欲望提供支援。”表達的正是有限生命與不朽渴望之間的矛盾衝突。

(五)創造性閱讀——將寫作、影視、戲劇表演、繪畫、音樂打通

閱讀不一定以寫作或其它實踐活動為終極目標,因為閱讀本可以以其自身為目的。當我們說閱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那麼它就獲得了獨立的品格。一個人終其一生可能一個字都不寫,但這並不妨礙他享受閱讀帶給他愉悅和思考,也不妨礙他成為最會讀書的人。然而從完美主義的角度,既能閱讀,又能寫作,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這時,我們會把寫作視為閱讀的一個必然的結果,除非此人是橫空出世因而能夠無所依傍、無所憑藉而戛戛獨造。在經驗世界當中,我們尚未聽聞有這樣的人存在。

由閱讀激發靈感,從而進入創作狀態,依然是閱讀的持續過程,然而此時的閱讀已然是創造性的閱讀,倘若轉化為其它形式,如影視、戲劇表演、繪畫、音樂等,也同樣視為創造性閱讀。如《長恨歌》之于《長生殿》,《鶯鶯傳》之於《西廂記》,《舊約·詩篇》之於聖詠,中世紀騎士傳奇《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之於瓦格納同名歌劇,《哈姆雷特》之於電影《獅子王》,梅特林克《佩雷阿斯與梅麗桑德》之於德彪西同名歌劇,列斯柯夫《姆欽斯克縣的馬克白夫人》之于肖斯塔科維奇的同名歌劇,等等。就連《資本論》這樣艱深的理論著作也不止一次被搬上舞臺(日本、德國和中國),人類的創造能力真是神鬼莫測。

許多大音樂家、戲劇家、畫家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廣泛的閱讀。這些人已經打通了書籍與藝術之間的界限,使閱讀與藝術創作二而合一,真正實現了讀書生活、創作生活與精神生活的自由與超越。這裡不妨讀一下清代著名筆記作家梁章钜《浪跡叢談》所記的一則典掌:一先生名龔海峰者有哲嗣四人,平日皆隨其讀書,一日,偶以音觴召客,此四人皆躍躍作看戲之想。先生遂飭之曰:試問讀書好乎,看戲好乎?一曰:看戲好,先生怫然斥之退;一曰:自然是讀書好,先生以為此老生常談也,誰不會說;再一曰:書也須讀,戲也須看,先生曰此調停兩可之說,恰似汝之為人。末為三子小峰對曰:讀書即是看戲,看戲即是讀書。先生聞之掀髯大笑:得之矣。“讀書即是看戲,看戲即是讀書”,這是讀書人的最高境界:愉悅,自由。

最後,我還要談一談很重要的一項,即閱讀一定是有目的的閱讀。這個目的不一定是純功利性的,也可能是非功利性的,非功利性的閱讀也就是康得所說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先來說功利性。我們中國人很早就把讀書看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為什麼重要?三句老話可以概括: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話是誰說的呢?北宋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趙恒《勸學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我概括一下:居有豪宅,家有美妻,入則衣食富足,兒孫繞膝,出則車馬相隨,八面風光。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想法嗎?但即便是這樣一個標準,古代的中國人只有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富商土豪等少數人才能達到,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為了實現“小康”的理想,中國人從古至今一直拼命渲染“十年寒窗苦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什麼“鑿壁偷光”,“頭懸樑錐刺股”,“焚膏繼晷”等等,把讀書視為很苦的事情。

讀書本應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但是中國兒童在最應該無憂無慮的年代卻過得苦不堪言。這一痛苦的過程要持續很長時間,幾乎伴隨著一個人的成長史。這是幾千年來我們中國讀書人的真實寫照。 我個人以為,讀書而沒有功利性是不可以的,但是倘若為了某種非功利性的目的而讀書也是不錯的。讀書人應該能夠“盡力登上雲外的高處”,而不應該把自己弄得俗不可耐,僅僅定位在“為稻粱謀”上。

王小波曾經說過:“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個詩意的世界。”在我看來,詩意世界的營造有賴於對人類經典的深度閱讀。我們不應該讓深度閱讀成為一件奢侈的和無限延宕的事情。我堅信,我們每一個人都與經典有一份美麗的心靈之約。讀與不讀,經典都在那裡靜靜地守候與等待。